查看原文
其他

终结者《风筝》 | 毛尖

2018-01-13 毛尖 文汇笔会

《风筝》剧照


担架抬入重伤的将军,医生紧张地手术,其中一个护士却脸色越来越奇怪,突然,她掏出刀,捅向医生。对着血泊中的医生,护士挥泪:对不起,我是卧底,我不能让你救活他。

    

不要笑,这是我们谍战剧的基本套路,电视剧中替核心人物先死个几回的便当群众,加起来,也是一支文艺大军。不过,正在热播的《风筝》尽力避开了这种脑残路线,而且,很显然,编导柳云龙是怀着谍战之父的自我人设投入此剧的,时不时地,《风筝》还调戏一下之前的高分剧集,男主郑耀先教育手下宫庶如何布防,“家门口撒灰有个屁用”嘲笑了《潜伏》中的余则成,“明月几时有”暗讽了《北平无战事》,同时,柳云龙也毫不手软地借鉴了这些剧的好口碑,比如余则成读《为人民服务》,比如《北平》中的国军顶层人物设计。甚至,我觉得,柳云龙一定是看过刘小枫的《暗算》评论《密……不透风》,整个故事按照刘欣赏的“密”“谜”之辨展开,在剧中,戴笠和毛人凤都用刘小枫的语气说了遍“密……不透风”。

    

当然,柳云龙再三“透风”,是要用《风筝》接力他的“风”字号。创下中国谍战剧新起点的《听风》《看风》《捕风》,确属教材级神剧,但《风筝》的抱负更大,从1946年拍到1978年,力图史诗般展现打入军统内部的我党特工,代号“风筝”的军统六哥郑耀先炼狱般的三十年,以及在这三十年中,和他构成镜像关系的国民党卧底,深扎在我军高层的“影子”。《风筝》以对称方式展开,各路人马,拥有相似的激情,风筝行走无间道,多次依赖军统兄弟保全性命,而国民党特务刻苦钻研我方革命理论以及临危不惧的场面,也令人印象深刻,到终了,地下党变成地上党,地上党变成地下党。

    

剧中,“风筝”和“影子”的互文关系,是全剧政治和情感逻辑所在,他们相爱相杀,彼此设局,可惜这些局都不及《捕风》精彩,两人的神鬼境界,一靠队友猪,二靠编导夸,搞得上司毛人凤给郑耀先布置工作,毛人凤只能在沙发上坐半边屁股,郑耀先却老蒋似的泰山压顶。众星拱月的效果是,风筝和影子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语文化学物理,都达魔境,而看到郑耀先设套抓捕敌营兄弟宋孝安和宫庶,把《悬崖》中的“杀友”难题更加虐心地打开,屏幕内外流下一吨眼泪。

    

但问题重重漏洞多多的《风筝》,依然值得我们付出时间,因为在最终的意义上,《风筝》还是一部时代剧,整个剧的重点也在解放后,剧中所有的虐情,所有的机锋,都事关未来。就此而言,柳云龙既是新时代谍战的开创者,也是终结者,因为谍战剧已经不能准确地命名此剧,风筝和影子彼此身份揭露时刻,以往谍战剧的快感荡然无存,历史的债务淹没了谍战剧的终点,或者说,《风筝》之后,谍战剧该有新名称了。


本文刊2018年1月13日《文汇报 笔会》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今生一盅茶》购买网页


【笔会上月好文推荐】

王安忆:她那么爱生活,爱得太多太多

周克希:好在哪里

骆玉明:旧作往事

毛尖:排队上思南

刘庆邦:用一根头发做手术

田洪敏:纪念H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