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甘世恒 | 中小型出版社的学术品牌之路——以厦门大学出版社法律品牌为例

甘世恒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2-09-23


◆ ◆ ◆ ◆

中小型出版社的学术品牌之路

——以厦门大学出版社法律品牌为例

甘世恒

◆ ◆ ◆ ◆




  2018年11月9日下午,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2018年年会分论坛——编辑论坛上,厦门大学出版社甘世恒作“中小型出版社的学术品牌之路”主题演讲。以下是他演讲内容的分享。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品牌之路,当然,限于本人的经验和专业方向,我仅仅以我们厦门大学出版社的法律品牌举例说明。但我相信,对于大学出版社而言,学术品牌建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方向和发展路径之一,因此虽然各社所属的大学和社情各有不同,但努力的方向和出版工作内容,还是有值得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之处。


一、厦大出版社和法律编辑室简介


  可能在座的各位有些对于厦大出版社的情况还不大了解,在这里请允许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厦大出版社和大多数大学出版社一样,成立于大学社风起云涌的1985年,于2011年完成企业化改制,是厦门大学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厦大出版社以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和台湾研究为特色,以经管 和法律为主要品牌,年出书量三四百种,90%为学术著作和教材。厦大社规模不大,现有员工八九十人,年生产码洋一个多亿,是比较典型的中小型出版社。厦大社自2000年前后正式涉猎法律专业图书的出版,法律编辑室则正式成立于2006年,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三四个法学专业编辑的规模。但经过近20年的积累,法律编辑室已出版各类法律教材、专著、普法读物近千种,高峰期年均出版六七十种法律类新书,年生产码洋近千万。其中,柳经纬教授主编的《商法》、齐树洁教授主编的《民事程序法》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田平安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原理》获得国家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农村法律小帮手系列》入选全国“农家书屋”推荐目录;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主编的《家事法系列》、邓瑞平教授主编的《金砖国家法律报告》等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由我社申请的多部学术专著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等。根据武汉卷藏微信公众号的统计,厦大社法律图书馆配数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国前20名。可以说,厦大社的法律图书品牌已经在法律图书出版领域确立了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然,和专业法律出版的大社以及人大社、北大社等的法律图书的量级相比,我们区区三四个人的编辑团队和千种的法律图书的量级还是小巫见大巫的。但我相信在座的大多数出版社也都是综合性出版社,如何以较少的人数创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我想我今天的分享应该会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提示,或者说少走一些可能的弯路。如果能实现这个小目标,那么我的分享也还算有一些价值了。


二、学术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品牌定位需明确


  作为中小型出版社,我以为,如果想要将某一个学术品牌做大做强,除了在出版社层面的定位要清晰之外,对于想要做大做强的品牌,也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和清晰的定位。众所周知,在我国,专业出版的强社往往都是那些部委所属的专业大社,比如法律类就有法律出版社,财经类有财经出版社等。这些大社往往拥有着较多的行政资源和更加精细的专业分工乃至学科分工。反观大学出版社,除非是理工科院校的出版社,一般来说都是综合性出版社,在专业性上自然无法与专业大社相匹敌。因此,这里说的定位,除了专业上的定位外,专业之下的出版方向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我社法律图书为例,众所周知,除了法律出版社等法律专业出版社外,北大社、人大社的法律图书在出版业内也是较为突出的。我们也去过这两家大学社调研,不论是从事法律图书出版的历史还是专业编辑人数,都遥遥领先于我们社,也一直是我们社学习的榜样。比如人大社法律专职编辑就有十几人,是我们的四五倍。但全国有六百余所的法学院校,还有众多的研究机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等,有着庞大的法律图书的潜在作者和读者,很难说被某一家出版社全覆盖。因此,找准自己学科和出版方向的定位,寻求可能的突破口,就是我们中小型出版社尤其是综合性出版社树立自己的专业品牌的立足点。那种盲目组稿拉稿出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出版方式,显然是不利于最终的学术品牌的建设的。


  2.学术品牌建设也需要“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是大多数大学出版社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作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品牌建设,也必须在这四个字上做足功夫。毕竟中小型出版社的人力和财力有限,而专业图书虽然看上去范围很窄,但深入研究下去,在细分学科上仍然有着巨大的出版空间和出版需求。例如,法学专业看上去仅仅是一个专业,但在其二级学科中,仅仅法学核心课程就有十六门,也就是说至少可以区分出宪法、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十六个学科,且大多数学科都有专门的学术研究会。不同的研究会下甚至还有分会。因此,其中可以深入挖掘的出版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于是我们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是广泛涉猎所有二级学科学术图书的出版,还是重点选择某几个二级学科进行深度开发?从出版社的角度看,大包大揽地将所有二级学科中有价值的专业图书都加以出版,固然可能在短期内树立起一定的声誉,但从学界角度看,则会给学者们一种杂而不精的直观感受。而我们的做法则有所差别。自我社法律编辑室成立以来,我们只重点开发了法学专业中的民商法方向、民事诉讼法学方向和国际经济法学方向。之所以选择这三个重点方向,一是与厦大法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同步,二是把握住了我们当时仅能抓住的主要作者资源。其中,国际经济法和民商法是厦大法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依托厦大法学院,我们协助策划出版了多套民商法学的教材和专著系列;同时,国际经济法学也是厦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排名中的优势学科,我们也策划出版了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文库等。这两个主要学科方向的法律图书,奠定了厦大出版社法律图书品牌的基础,同时最重要的,是大批厦大的中青年学者成为了与我们长期合作的作者。从年轻博士,到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我们的法律图书品牌,也随着许多年轻老师快速成长而逐步壮大。而在民事诉讼法方向,我们更是与厦大的民诉老师一起,将组稿和出版范围拓展到了全国的知名法学院校,比如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并成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长期合作单位,为学校和学会策划和出版了大量的专业教材和专著系列。据不少年轻民事诉讼法学者亲口所述,厦大出版社的民事诉讼法方面的专业图书,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因此,我们认为,“专精特新”不仅仅是出版社的发展方向,也是专业品牌建设应该努力的方向。如果暂时做不到“百花齐放”,那么争取做到“万绿从中一点红”,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吧。


  3. 坚持,坚持,再坚持:保持学术品牌建设的连续性


  众所周知,学术品牌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品牌建设之路也并非一路坦途,而必然是荆棘丛生。外有专业大社品牌竞争力的实力碾压,内有出版社经济效益的整体考量,一个全新的学术品牌从创立到形成一定影响力,其过程必定是艰难的。必须承认,作为学术图书,其经济效益难言最好,甚至有些图书由于策划或营销等失误,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出现。因此,对于负责学术品牌创建的团队而言,其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出版方向出现动摇或转向也是大概率事件。但正如国家的经济建设要算“总账”一样,学术图书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确,在业内产生足够影响力,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好的资源、越来越高水平的作者向出版社聚集,出版社的整体声誉的提升,也会对其他图书乃至出版社的外部评价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出版社的学术品牌也会因此形成雪球效应,不断地发展壮大。但质变前的量变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专业品牌建设的方向不动摇,年复一年地坚持出版专业图书,为学术品牌的形成奠定数量基础,是学术品牌创建团队必须面对的。而适时地为品牌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也是出版社层面应该提供的基本支持。


  4. 学术品牌的建立需要顶尖学者和顶级学术产品的支持


  学术品牌的树立,无疑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的积累,这是品牌建设的基础。然而只有树干和树叶,却缺乏引人注目的鲜花或者令人垂涎的果实,那么再强壮的树木也只能被淹没在茫茫林海之中。而专业领域内的顶尖学者和顶级学术产品,就是学术品牌之树上的鲜花和果实。例如,我社于2009年策划出版的江平教授总主编、各大法学院校知名学者担任各分卷主编的《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便是其中的代表。江平教授在法学界乃至中国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而分卷的作者也是法学二级学科研究领域的翘楚,如宪法卷的韩大元教授便是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的会长,行政法卷的主编是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等等。该系列丛书的隆重出版,契合了我国纪念建国60周年的主题活动,获得了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同时,该系列丛书也是中国法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法学思想的高度浓缩。时至今日,该系列仍被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诸多著名法学院校当作研究生教材和教辅资料使用。此外,由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总主编的《家事法评注系列》,被中国法学会张文显常务副会长评价为中国法学界第一套评注丛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本系列也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当然,高端学术系列的策划难度也是可以想见的。我们的经验是:


  (1)需要有完整的策划流程和出版规划;


  (2)充分利用已有的作者资源,并依托已有资源挖掘潜在的资源;


  (3)发挥强势作者的号召力,聚集更多的高端作者;


  (4)需取得出版社领导层实际行动上支持,以诚动人;


  (5)严格依照出版规划执行催稿和出版工作。


  (案例:《共和国六十年法律论争实录》《家事法评注系列》)策划出版过程)


  可以说,此类汇聚中国法学顶级学者编写的极具中国特色法律图书系列,为我社法律图书品牌在全国法律图书出版领域打造出了鲜明的特色,进而为法律图书品牌奠定了基础,并为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当然,此类重量级的系列图书不大可能每年都策划一套或者几套,而是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利用若干年时间逐步培育,并寻找适当的时间和契机隆重推出,以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5. 专业品牌的创立和坚持,需要出版社的全力支持


  大学出版社依托母体大学,并在为母体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学术和科研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和支持。这是大学出版社设立的初衷。而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品牌的创立,不仅有利于大学社实现这一初衷,也是大学出版社应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在厦大出版社法律图书品牌创立的这些年里,我们很庆幸得到了社领导和全社员工的大力支持。这一支持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体现在具体的编辑出版工作的日常中。品牌创立初期,往往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策划大型和重点专业出版项目时,经济效益较低也可能持续数年的时间。因此,对于财力有限的中小型出版社而言,还是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甚至舆论压力的。而在专业图书的数量积累阶段,也可能会占用较多的出版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也需要得到出版社其他专业编辑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因此,统筹安排专业品牌建设和保障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关系,协调好出版社内部各部门对于专业品牌建设的支持,需要出版社领导层的思想统一和最终决策的魄力。例如,在法律品牌创立初期,我社以法律类教材的出版为主。但教材出版的时间性要求很强,一般来说每年九月是新学期教材使用的高峰,因此大批的法律教材就必须在暑假期间完工。记得某一年的暑假临近结束时,由于作者交稿较晚,为了保证教材的及时出版避免教学事故,很多流程都不得不同步进行。从编辑到美编到校对到排版人员,几乎半个社的员工一直加班到了深夜。彼时正值台风登陆前夕,窗外呼呼作响,社内灯火通明。那一幕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最终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十几本法学教材的及时出版。


  专业品牌的建设固然会占用一定的出版社资源,但品牌建设并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摧”的残酷斗争,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为出版社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占据更高平台和更有利的地位的可能,也必将有利于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型出版社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品牌建设固然难度很大,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型出版社而言。但大学出版社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秉持大学出版的初衷,必须迎难而上,为学术服务,为高校服务,进而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支持。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见“阅读原文”)




扩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