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庆丛书 | 走进王亚南故乡——《王亚南传》采访手记(二)
地处长江北岸的黄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首任校长王亚南的故乡。初夏时节,为了采访王亚南在故乡的足迹,我踏上了这块英雄的土地。
黄冈古称黄州,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号称“吴头楚尾”。历史上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罗田、黄安、蕲水、广济、黄梅8县和蕲州,有“鄂东明珠”之誉。
在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不仅孕育了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而且培育出共和国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以及李四光、闻一多、胡风、王亚南、熊十力、黄侃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崇敬之情。
6月13日,由武昌开往黄冈的城际列车沿着长江南岸一路东去。不到一个小时,就越过鄂州长江大桥,抵达了长江北岸的美丽城市黄冈。一下火车,安顿好住宿,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王亚南的小学母校——黄冈实验小学。
(王亚南小学母校——黄冈实验小学的图书馆)
坐落在市中心的黄冈实验小学原为黄冈县文庙旧址,后几经扩建,成为一座占地数十亩、拥有3000多名学生的市重点小学。朴实憨厚、穿着朴素的陈副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简要介绍了黄冈实小的概况。提起王亚南,他连说“知道,知道,是我们学校的著名校友!校园里的校友墙上,还有他的图像呢。”
1913年,当王亚南走进黄州高等小学堂(黄冈实验小学的前身)时,还是一个年仅12岁的懵懂少年。自幼丧母的王亚南在这一年又失去了父亲,好在有大哥的鼎力相助,他才得以进入这所黄州最好的小学读书。
遭遇丧父之痛后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的大哥对他说:“全家就数你最爱读书,今后家族振兴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大哥虽然是个本分的庄稼人,但辛亥革命时也参加过几天学生军,有点“新头脑”。他迅速安排了全家人的角色:自己和小弟弟在家种田,送两个妹妹去当童养媳,而省下的钱让大弟弟再读一年私塾,以便争取考入县城的高等小学堂。
王亚南果然没有辜负大哥和全家的厚望,他一心苦读。冬天依偎在灶前,借着火光取暖、读书;夏天就在打谷场上或屋顶上,借着月光读书。此后他不仅顺利考入了黄州高等小学堂,而且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学校毕业,并考入省城的“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今武汉十四中)。在二十世纪风云激荡的年代,他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陈副校长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那宽阔的运动场、高低错落的教学楼、整齐的宿舍楼以及保护完好的文庙建筑令人羡慕不已。尤其是运动场边上那排校友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上面不仅有王亚南戴着黑框眼镜的图像,还有其不平凡的人生简历。
(王亚南图像和事迹)
粉刷得雪白的校友墙上,还有三位在中共党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图像,他们是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陈副校长介绍说,他们三位都是党的一大代表,也都是我们学校的校友。董必武曾在学校担任教员,陈潭秋、包惠僧曾在学校读书。后来董必武成为开国元勋,并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陈潭秋则在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斗争,抗战时期出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1943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包惠僧1921年作为陈独秀的代表出席了党的一大,1925年曾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
真没想到,在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中,黄州的这座小学堂就走出了三位党代表。这在中国的千千万万所小学中,可以说绝无仅有,堪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红色传奇”。而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成长起来的王亚南,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也就毫不奇怪了。
到黄冈的第二天,我们来到王亚南的家乡——团风县王家坊村采访。这是一个地处长江边的风光旖旎的村庄,也是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全村有401户村民、1774人;1600多亩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300余亩水面;主要生产粮棉油等农产品和鱼类水产品。
一走进村委会的村民服务大厅,“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当服务群众的带头人”的红色标语便扑面而来。村书记和村长都外出了,留在服务大厅值班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立斌接待了我们。
(本书作者林间先生采访黄冈市团风县王家坊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立斌)
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一边联系村长,一边向我们介绍起王家坊村的前世今生。这个革命老区村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就有党的地下组织活动,群众基础较好;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我党领导的鄂东游击大队的抗日根据地。
从1939年10月到1945年8月,它一直是中共黄冈中心县委、黄冈军事指挥部驻地。1940年12月黄冈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在这里成立。根据地军民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先后建立了医院、军械厂、被服厂、卷烟厂、印钞厂等,为新四军五师筹集了大量枪支弹药、粮食布匹、食盐、药品和现款,补充了大量兵源。王家坊根据地不仅成为新四军五师的主要后方基地之一,同时也是鄂豫边区挺进鄂南的桥头堡和东进皖中的走廊。
朱队长告诉我们,在抗战烽火岁月中,鄂豫边和黄冈中心县委负责人方毅、刘西尧、张体学等长期在这里领导革命斗争。1942年后,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中共鄂豫边党委副书记陈少敏多次到王家坊根据地指导对敌斗争。1944年和1945年,王震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在南下和北上途中,也在这里补充给养。
此时,王亚南虽然不在家乡,但他同样在敌机狂轰滥炸的大后方,在烽烟滚滚的西南、华南和东南土地上,从事着文化教育战线的救亡图存斗争,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抗战后备人才;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作刀枪,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恶,勇敢无畏地进行抗日宣传……
朱队长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参观了村里的抗日纪念碑,这是团风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7月在这里竖立的。高高的石碑上镌刻着刘西尧题写的“王家坊抗日根据地纪念碑”11个大字,碑文上记载着王家坊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从1939年至1945年,王家坊根据地经历了百余次大小战斗,共毙伤日伪军1200多人;有300余名抗日战士英勇牺牲,520余名抗日战士家属及群众被敌人杀害;600余间房屋被烧毁。可以说,王家坊为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家坊抗日根据地纪念碑)
听着朱队长的介绍,看着纪念碑上“王家坊抗日根据地的革命先辈功炳千秋!”的碑文,我默思良久。和许多革命老区一样,由于种种自然的、历史的原因,王家坊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没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
从外地赶回来的村主任告诉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三年“困难时期”,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身为厦大校长的王亚南得知后,便经常从自己的工资、稿费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家乡的亲人。如果没有他的资助,恐怕有多位族亲活不下来。
1980年,黄冈县把王亚南在村里的故居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后来黄冈县被分拆为黄冈区和团风县后,这座故居也被拆掉建了新房。旧址只留下一块字迹已模糊不清的石碑诉说着往日的沧桑。直到本世纪初,作为革命老区村的王家坊仍未摆脱贫困。
为了尽快摆脱贫困面貌,村委会发动全体村民,按照县委、县政府“精准脱贫”的要求,自力更生,抢抓机遇,定向施策,经过三年不懈努力,终于在2018年实现了基本脱贫,全村人均收入由不到7000元提升到近万元,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同时,村里还完善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了自来水厂,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垃圾池,为下一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站在高高的纪念碑前,眼前是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绿油油的、长势良好的庄稼,绿色的山坡、青翠的树林,环绕村庄的清澈的溪流,还有那新落成不久的彩虹般的王家坊大桥……我想,看到这一切,长眠在这里的抗日英烈和先师王亚南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一部荆楚史,半部黄冈书。在黄冈这片英雄的土地上,1927年11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黄麻起义”,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并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两百将军同一故乡”的传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冈中学更是成为湖北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高考名校,黄冈“高考秘籍”几乎影响了一整代中国的高考考生。
我相信,黄冈这块染遍了烈士鲜血的红土地,这块孕育了王亚南等众多风云人物的神奇土地,她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