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厦大 | 《陈景润传》——来自校友的报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凤凰树下的守望者 Author 王鹭鹏


▲点击购买《陈景润传》


时间飞逝,陈景润逝世(一九九六年的一月)已经二十五年。

刻写陈景润苦攀数学高峰事迹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一九七八年一月,也已经过去四十三年。

《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迟逝世,和陈景润逝世同一年,十二月。

 

▲陈景润


当年《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立即引起极其热烈的反响,各地的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包括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国各界读者,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都找来一遍又一遍阅读,有的人甚至能够背诵出来。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景润几乎家喻户晓,成为巨星般的存在。


▲陈景润和徐迟


人们被陈景润征服,首先因为他天纵的数学禀赋。陈景润一九三三年出生,他二十四岁时证明“他利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堆垒素数论》中的结论,此后不久进入中国数学的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院研究所。他三十三岁就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九六六年第十七期《科学通报》),陈景润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今天,他也是天才型的数学家。


▲《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除了在《堆垒素数论》一书中进行探讨外,还曾在一九五二年六月份出版的《数学学报》上发表过《等幂和问题解数的研究》一文,专门讨论“他利问题”。这个问题归结为对指数函数积分的估计。华罗庚满怀期望的写道:“但至善的指数尚未获得,而成为待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终于被陈景润攻克了。


▲陈景润、华罗庚、王元在一起


但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之间的陈景润,被人们所认识并受到震撼的是他以天才的禀赋艰苦环境中坚持科研奋力耕耘成果丰硕而坚韧不拔。宣传他的事迹,在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动员和鼓舞科学家投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陈景润,成为科学春天来临之际被解破的第一块冰凌。《哥德巴赫猜想》也成为时代的记忆。



美中不足的是,那样一篇小小的报告文学,难以收容更多的细节,人们看见了数学天才的高光形象,也知晓荣誉和成果获得的不易,但无法进入这个天才的内心,观察他的行为,真正把他接纳进自己的生活,作为鼓励自己的模范。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在陈景润逝世后一年有余,我厦门大学出版社联系校友、知名作家沈世豪撰写了人物传记《陈景润》深入陈景润故乡、母校、工作单位等等,补充了丰富的细节,高度还原了陈景润生活和工作原貌,刻画出一个血肉饱满、性格丰富的人物形象。该书出版后,又掀起“阅读”陈景润的高潮,当时携子回厦门参加《陈景润》一书首发式的英雄的夫人由昆见证了景润母校厦门大学和厦门人民的热忱。


此次重版, 增补了许多当时没有的照片和内容,更生动展示了伟大数学家,杰出校友陈景润的风采。对原书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修订,对陈景润逝世后,他的乡亲、他的校友和社会各界对他的重大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正如丛书总序所说:“新版《陈景润传》,把这位‘ 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令厦大人骄傲的杰出校友、世界著名数学家不平凡的人生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


▲《陈景润》首发时作者沈世豪在签名售书


▲陈景润首发时的合照(从左到右分别为陈由伟、陈福郎、由昆、沈世豪、王依民)


主编 | 洪秋霞、施高翔                    策划 | 蒋东明

供稿 | 王鹭鹏        编辑 | 林志玄      审稿 | 黄茂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