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中国感动了我——潘维廉《我在厦大三十年》出版侧记

蒋东明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2-09-23


出版手记 

在这里,你能从一位出版人的角度,看到一个选题最终变成一本图书的过程;你能与我们一起感受约稿、编书、设计、销售的酸甜苦辣,一起与作者“面对面”地交谈……让我们共同走进图书背后的故事吧!

BOOK



潘维廉的故事广为传颂,他用“老内写老外”的生动笔触,写出了一位“不见外”的厦大人对中国真诚的热爱。20多年来,他在厦大出版社出版了“魅力老潘”系列图书,真实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他的回信,称老潘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份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让我很感动。老潘还获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这是老潘在中国的最为荣耀时刻。

2019年,我们正在策划“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出版物”之“精神文化系列”,毫无疑问,请老潘写一本迎百年校庆的书,自然是我们的重点策划目标。其实早在2006年厦门大学85周年校庆时,老潘就同费霏同学、郑启五老师合著《魅力厦大》,老潘曾说那本书是他最喜欢的书之一。当我们把这个策划设想与老潘沟通时,他有点精疲力尽的样子。彼时,他正戴着巨大的荣耀光环,请他演讲、约他写书、记者采访,还有领导布置任务,接待宾客,见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我们虽然是多年的老朋友,见面时他也是唉声叹气,不敢应答,正在承受“名人之累”。作为百年校庆的献礼之作,他内心深知这是不容推脱,但面对这项任务,他对能否如约完成心中无数,其复杂焦虑的心情我是深深理解。


按照惯性的思维,百年校庆图书,应如同《魅力厦大》一样,从自己的视角赞美厦大,介绍厦大,但当年写作《魅力厦大》时所遇到的艰辛和难题,令他信心不足。2019年5月的一天,我如约和他在管院咖啡厅见面。当时,他正和一位学生交谈,希望这位学生帮他到各个学院收集资料。见我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大BOSS,要帮我向各个学院打个招呼,提供方便,当年我们写《魅力厦大》,有些学院就不配合,非常难啊!我们坐下聊了一会儿,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其实也是我读了他的书《我不见外》产生的),我说,老潘,现在资讯如此发达,用您的书介绍厦大的方方面面,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人们想了解厦大,手机打开,顷刻之间便一目了然。我想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厦大,更有故事,更生动,更具说服力。书名就叫“我在厦大三十年”。


 “哇!可以这样啊!太好了!这样我可以很放松地写。”老潘顿时喜上心头,笑容满面。马上,他又接着说:


 “可是,到了2021年,我在厦大快33年了。”老潘还是充满着西方人的精致刻板的习性。


 “没关系,在中国人的话语习惯中,三十年是个约数,代表一个不短的时间了。”我就我的理解向他解释,我也为自己的这一想法暗暗叫好。


 “OK,就按你的想法来,那我就有信心了。”他望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学生,两人都如释重负地笑起来。那位学生领会了老潘的心思,站起来告辞,说“潘教授,那我的任务就完成了,祝您出书顺利


接下来,我们就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我们按惯例用几句闽南话俏皮对答。对于即将问世的《我在厦大三十年》,我们双方都有了心灵的默契。因为老潘在厦大30年的故事早已在他自己的心中久久流淌着,正如他曾说过的,是中国感动了他。用自己的笔挥写心中的感动,是最畅快的事。


离开咖啡厅,我陪他走回凌峰楼,一路上他不停地咳嗽,我身上正好有瓶“清咽滴丸”,我让他含了几片,顿时,咽清气爽,虽然中午时分,爬着坡,但我们心中却无比轻松畅快。


 蒋东明

 2021年5月21日


扫描二维码购买本书



供稿 | 蒋东明

供图 | 蒋东明

编辑 | 张   怡

审稿 | 洪秋霞、黄茂林


扩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