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华水学子手绘英雄!
今年,是抗美援朝的第七十周年
值此之际,让我们以国之名,回望那个时代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无数中国人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这一天
而他
选择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
向我们展示他眼中的“抗美援朝”
↓↓↓
这幅画出自
我校2018级核工程专业的赵晨曦同学
他从小就喜欢用炭笔画画
艺术与爱国的热情
自始至终伴随着他的人生
在第一次见到
《志愿军战士坚守在上甘岭阵地上》照片时
赵晨曦同学就被它深深打动
于此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要把它画下来”
《志愿军战士坚守在上甘岭阵地上》
我要画下来这幅
《志愿军战士坚守在上甘岭阵地上》
他利用边边角角的课余时间
仅仅利用一支炭笔
就绘出如此这般恢弘的炭画
“看似简单的灌木丛
却花费了足足八个小时”
这是赵晨曦同学创作时所说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他坚持了下来
为了完成这副纪念之作
他花费了无数心血
从他的创作分享仍能一窥当时的汗水
持一只炭笔
画英雄人物
这便是他对抗美援朝最独特的纪念方式
普通的炭笔在他手中
变得那么不一样
炭笔被赋予生命
被赋予革命精神的光芒
在他的画纸上诉说着抗美援朝的革命故事
他画的
不仅仅是一幅画
更是对英雄的敬畏
对国家的赤诚爱意
一个华水的娃娃,从下午两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连续十八的小时,用自己手中的炭笔,把这个不知道姓名的志愿军战士的光辉形象重现出来,不为别的,只为牢记那段艰辛但光荣的历史,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中国有这样的后浪
着实让人欣慰
中国又怎能不越来越强大呢?
你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接触到炭画的?
A:我是在大量使用黑笔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炭画的,也就是小学四年级,那时候在学校,不管是什么时候,只有有笔有纸我就会乱涂乱画,然后把乱涂乱画的内容修改成规则图案,可能是形状都像山川,所以我更倾向于把他们改成山水画,渐渐的就会用黑笔画画。
A:炭画,是用黑色水笔画的,我准备的水笔有三种(圆珠笔,针管型和1.0的签字笔),由于黑笔不能被擦拭,但不代表不能修改,我会先用圆珠笔(这种笔下水慢,握笔方式稍微倾斜),这样画出的的线条断断续续,出现问题可用其它笔进行更改。所以炭画更讲究的是层次和布局,原本空白的地方是不能出现黑体的。黑色水笔画出来的黑白对比比炭笔画的素描画更具有对比度和真实性。
A:动机涉及很多因素,最初是因为学校组织的“学业学风展”,注意到有绘画这一项,毕竟我大概已经6年没有画过完整的作品了,想回味一下。在涉及到创作方向的时候,考虑到疫情方面,想去画抗击疫情工作者,考虑到抗美援朝70周年,画中国人民志愿军。搜集了很多的素材,直到10月2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打了一辈子仗,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的推文,当翻到第十五张照片的时候,我一眼就相中了它,当时我心里还在思考,这张原图片是拍的还是画的?于是,我当时就决定,要把这张照片画下来。
A:万事开头难,最下方的志愿军的帽子是我最先动笔的地方,画了我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然而,最初我认为最简单的灌木丛的部分是最简单的,但是没想到单单左下角的灌木丛就用了我六个小时。很多东西只有做了才知道,事实上,仅仅当我画到志愿军双手的时候,才发现志愿军的右手不仅扶着枪托,而且还握着一颗长柄手榴弹。并且我还注意到志愿军左手不仅握着弹夹,弹夹的左边还附带了一条东西(我在这儿估计是备用弹夹)。
A:因为冬天,或者说因为志愿军的这顶帽子,我自看到这张照片的那一刻起,眼睛里一直盯着这顶帽子,它太可爱了。宏观上来说,志愿军战士通过黑色的区域仿佛是从白雪皑皑的北朝鲜的丛林里冒出来似的!与环境融为一体,又同时构成了环境。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画人物,之前的所有绘画全都是静物的。那为什么我能画出来呢?我想应该就是我眼前的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一动不动,彷如静物般匍匐在原野灌木之间,随时将手中的手榴弹投递出去,将冲锋枪中的子弹打到敌人的身上。
A:就我绘画的时候所表现的心情而言,就如同那一股黑潮,看似我表面平静的作画,实则内心深处汹涌澎湃。就像李雪健老师出演的《横空出世》里的那段话:“我忘不了,我们的士兵,被凝固汽油弹炸成了火人,他们挣扎着,喊叫着,喊着爹喊着娘,伤员更是可怜那!没处躲没处藏,就在我的身边,我救不了,救不了他们,尽管这样,咱屈服了吗?没有”……
正如赵晨曦同学所说“万事开头难”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
敢于奋斗、不放弃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学习
他所刻画的不单单是一幅画作
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 · · 要 不 再 看 看 · · ·
快来点击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
pick你最爱的华水美食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
监制 韩玉洁
责编 刘 冉
编辑 张程嘉(电力)
校对 栗浩洋(电力)
审核 王鹏崴(地科)
供图 微信部
人民画报
- 投稿邮箱:NCWUhuazai@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