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又有新突破!
近日
教育部公布了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
我校共有8门课程入选
截止目前
我校国家级一流课程门数达到18门
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实现零的突破
5个类别全部覆盖
总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门
线下一流课程2门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积极响应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对标一流、统筹规划,强化经费投入、平台搭建等建设保障,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进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扎实推动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将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立健全本科课程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适应数字教育新形态,探索开展基于知识图谱的教学资源建设,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
乘坐华仔号一起去看看
这次入选了哪些
国家级一流课程吧
01
拱坝结构模型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介绍
《拱坝结构模型虚拟仿真实验》是水工建筑物及水工模型实验等课程的主要实验环节。
本实验结合西部地区某200m级高拱坝工程,在虚拟场景中,学生可以通过拱坝工程的浏览,充分认识拱坝的结构形式及运行情况;在实验环节中,学生可自主设计拱坝模型实验,通过模拟上下游水压力、泥沙压力、温度作用等荷载组合,完成对拱坝模型的加载模拟,从而观察、分析拱坝工作状态及运行情况,得到拱坝的应力分布特点。
实验可较好的解决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拱坝结构理解认识、认真困难的问题。
02
概率统计
课程介绍
《概率统计》课程2016年获批校级微课立项建设,自立项建设以来,团队教师在左卫兵教授带领下,秉承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授课模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成绩显著。
2020年荣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二等奖、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2021年获批河南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2年获批河南省第三批线上一流课程,2023年入选国家级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
03
物理化学
课程介绍
品魅力化学,享美好人生!物理化学中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知识与人们生活及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本课程主要解决物质系统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问题、方向问题、变化具体途径中遵守的规律,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或浓度)、催化剂、时间等因素对于变化的影响状况等基本理论。
本课程把握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系统性,结合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简洁明了地阐释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使你轻松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建立“生活无处不化学”的理念,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程已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河南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获得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04
统计学
课程介绍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数据的科学,能够帮助人们更为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洞察事物关联本质、发现数据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
以卢亚丽教授为负责人的《统计学》国家级课程建设团队深耕细作,踔厉奋发,丰富课程体系,夯实课程内容,课程涵盖讲授视频、软件实操、习题练习、在线答疑等诸多元素。线上线下受众近万人,评价良好,影响广泛,适用于人文社科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
05
Photoshop图像处理
课程介绍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类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技术训练、能力提升和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理念,混合式教学聚焦3个教学目标:
技术训练:通过讲授操作技能和平面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应对工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平面设计相关的问题。
能力提升:通过主题实践课程和开放性课题,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
人格养成:重视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在学习和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的培养,符合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06
锅炉原理
课程介绍
《锅炉原理》是学校热能动力专业开课历史最长的核心专业课程,基于OBE理念,以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培养要求,践行课程思政,重构知识体系和课程大纲,创新教学模式,讲授锅炉基本工作原理,炉内燃烧原理及锅炉传热过程、锅内水动力、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和先进锅炉技术;要求掌握锅炉工作过程基本理论及锅炉设备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
课程教学总体达到”掌握原理方法,明晰系统结构,精于设计制造,熟悉监造建造,长于操控诊断,敢于管理销售”能力目标。
07
水泵与泵站A
课程介绍
《水泵与泵站A》是国家一流专业农业水利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核心专业课,在农业水利、城市给排水、环境工程、化工等部门都有广泛应用。该课程负责人为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汪顺生教授,团队成员包含高世凯、刘新阳、张昊、龚雪文等老师。课程建设始于1951年,在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课程教学条件完善,团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高,教材及教辅资料完整、规范,教学效果优秀。
本课程内容包括泵的基本理论、泵站工程、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四个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泵站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实践性、逻辑性强,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学团队从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科研引领教学,教学融合实践,匠心成就初心”的教学特色。
课程主要创新特点为:一、科研引领教学,创新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二、教学融合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三、课程融入工匠精神,匠心成就初心。本课程教学一直广受学生好评,团队教师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讲课三等奖、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08
社会实践课之“美丽中国看黄河”
课程介绍
社会实践课之“美丽中国看黄河”立足专业优势、结合学校定位、体现时代要求,以认识、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美丽中国看黄河》是我校“水”特色实践课程,源于我校10年来暑期社会实践常态化项目“节水护水志愿行动”。据统计,我校每年有千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该项目,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深入开展节水护水志愿活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校积极贯彻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号召,于2012-2013学年起,聚焦黄河流域,系统梳理教学内容,科学制定教学大纲,严格规范考核标准,增设了《美丽中国看黄河》社会实践精品课,现有专兼职教师30余人。
到目前
我校已有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快来跟华仔一起找找
有没有你上过的课吧
建设一流学科
培养一流人才
为砥砺奋进的华水点赞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
监制:梁丽丽
责编:刘 冉编辑:梁嘉文 刘慧阁校对:付银杏
审核:张子涵
海报:吕芊芊
来源:一流专业建设办公室
点分享
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