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质污染?华水学子有新方法!

融媒体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4-04-29



你知道吗?
我国每年因螺害和藻害问题
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60亿元!



在自然水体和输水工程中
藻类生物和螺类生物的大量繁殖
严重影响水质,破坏水生态环境
藻类生物和螺类生物具有繁殖速度快
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且现阶段
没有能够生态高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螺害和藻害治理迫在眉睫!



水体富营养化


福寿螺大量繁殖

针对以上问题
华水学子提出了
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跟随华仔的视角
来看看实际的效果演示吧!




接下来
让华仔为你介绍
这个创新项目吧

⬇⬇⬇
水之盾

项目名称:水之盾一一基于现代物理技术的生态友好型螺藻共治系统

项目成员:马洪东(负责人)、靳凌霄、沈小杙、曹可涵、李星驰、及雯斐、王家琪、李阳汶荻

指导老师:张建伟、宋刚福、徐立鹏、孔祥瑞、杨大鹏

项目介绍: INTRODUCTION

本系统利用电磁波生物效应驱赶螺类生物,采用紫外线杀菌、智能通风与烘干、自动化收集的手段,对螺类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改变藻类生物适宜生活的缓流环境,抑制藻类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捕获,控制藻类生物的原生种群数量;利用超声共振技术,超声波发生器发出接近于被控藻类生物固有频率的超声波,激励藻体产生共振,破坏细胞结构,抑制藻类生物的代谢和繁殖,从而实现对藻类生物数量的控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远程操控,系统整体采用太阳能供电,实现能源的独立供应,大幅提高系统的适用性。针对不同应用环境特点,选择使用不同的装置组合,以达到生态高效治理螺害和藻害问题的目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抑制自然水体和输水工程中藻类和螺类的群落数量,生态高效地解决了藻类生物和螺类生物对水体质量的消极影响,最终实现生态护水的目的。







项目的实施也是充满挑战的过程
奋斗中攀登高峰
研究中探寻价值
漫长的研究之旅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
也是一种独特的乐趣

电磁波对螺类生物的影响和分析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个好的项目也是在不断的打磨中
焕发真正的风采
项目历经三代团队
成员累计26
在反复的磨合中
终见成果







该项目先后获得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
第十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省级一等奖
2022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
省级铜奖
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两项
省级奖项四项
校级奖项十余项

2020年和2022年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优异的成绩背后
是不懈的努力
是老师悉心的指导
是丰富的参赛经验
让华仔采访下这些优秀的同学们
为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感受吧!


马洪东


从专利申请到模型设计,从实验探究到装置完善,作为团队学生负责人,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其实并不是登上领奖台时的喜悦,而是迎接失败时的勇毅。我深刻记得三年前第一代团队满怀热情却在院赛便被淘汰时的失落。我始终坚信被困难压倒的永远是不值得同情的人,站在顶峰的人都经历过风雨。我重新唤起大家的热情,了解每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点,团结合作发挥各自的长处,在过程中总结其他团队的亮点,终于在2022年团队成为华水第一支入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决赛的队伍,今年获得国际赛道铜奖。比起捧在手里的奖状,我想更有意义的是过程中的点滴。

三年竞赛让我学会很多,成长很多,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亦师亦友的老师。我感谢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在这些过程中大家付出的努力不可磨灭,我们经常会讨论一个问题到凌晨,经常会将写好的本子修改一遍又一遍,正是有了大家忘我的投入、不畏困难的拼搏,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同时,也要感谢学校搭建的平台和老师的辛勤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靳凌霄


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一路以来,我们团队成员经常熬夜到凌晨对计划书进行修改,一起讨论模型制作的尺寸和所需要的材料,一起在办公室亲自动手将不同材料零件组装成美观的模型,虽然辛苦,但我们总是能在一次次的努力中得到收获的满足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在屋外等待答辩的时候,既紧张又兴奋,大家围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气,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对我来说,竞赛的意义就是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许多,可以遇见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可以遇见很多厉害的老师,大家一起熬夜,无数次的修改和无数次的排练真的是一段非常难忘且美好的经历。

始终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能在大一就遇到一群优秀的人,珍惜这份幸运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注重提升自己,因为幸运总是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




沈小杙


首先,参加竞赛真是一项持久战。大学三年的超长战线只为精心打磨一个项目。不断有新的想法火花的碰撞,每一级比赛的推翻重写,多个比赛同时进行,多线作战的巨大压力,迷茫的时候总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很幸运,坚持走到了最后,也收获了还不错的结果。

最深的感触就是竞赛真是一项团结战。那是一个个熬到凌晨狂敲键盘的夜晚,那是聚在会议室从白天到黑夜逐字逐句审稿的日子,那是改了又改的ppt,那是涂涂改改的演讲稿,那是雨天在校园里推着模型来回穿梭的时候。还有许多一路走来点点滴滴,以上种种最终成就了我。回首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爱每一位团队成员。郑重感谢我们项目指导老师和项目负责人。于我而言,遇到大家是比获奖更幸运的事情。





曹可涵


参加竞赛确实让我感受很多也收获很多,通过竞赛的锻炼我从一个新手小白逐渐成长为有一定参赛经验的选手。其实比赛的过程是很辛苦的:我们经历过修改项目计划书到凌晨;经历过为了优化作品模型推着车子在瓢泼大雨中来来回回;经历过等待比赛结果的焦虑时段等等。但同时这个过程又是快乐的,因为它让我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参加这么正规且盛大的赛事;第一次和许多优秀的参赛选手深入交流相互学习;第一次和团队成员以及指导老师们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虽然我们也经历过失败但我们团队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而是相互鼓励奋勇直上愈难愈强,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取得了令我们比较满意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团队每位成员的合作和努力;离不开团队负责人的精心领导;更离不开每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其实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只要我们努力过,经历过就不会留有遗憾,回想起比赛的点点滴滴我觉得真的是人生中美好的一段回忆。




李星驰


在比赛的初期,我和其他团队成员积极讨论,不断地对项目内容进行改进,最终确定了我们的项目构想。整个过程使我认识到,一个好的项目不仅需要充分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虽然在项目筹备和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团队成员间的密切合作,彼此间意见的交换,最终都顺利解决了问题,同时,我们互补的技能和不同的视角也使得项目变得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总的来说,“挑战杯”的经历不仅培养了我的创新、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激发了我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尝试不同思路的勇气,以及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坚持的信心。无论未来我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相信“挑战杯”带给我的启发和成长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





这个团队始终
坚持着华水的办学理念
情系水利
自强不息

对于关于水的事情
华水人都是认真的!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


监制:龙腾云

责编:刘 冉编辑:何宏伟校对:李佳柔

审核:毛梦珂

投稿邮箱:NCWUhuazai@163.com -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