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周与梵高

莫一奥 LCA 2022-10-23

2022054


一种希望



《山海经》载:(灵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huò ),其木多桃、李、梅、杏。


这大致是有关杏树的最早记载之一。因与仙境的金玉、青色矿物同生于灵山,杏树自被记录之始,便沾染了一丝远古神韵。南宋马远曾写杏枝一段、杏花数朵,其《倚云仙杏图》的画题,正应合了古籍之意。


倚云仙杏图 南宋 马远


道家经典《庄子》言及杏树时道:孔子游乎缁帷( zī wéi )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春秋时期,孔子与众多弟子周游列国十四载,他的讲学之地,恰是繁茂杏树下的高台,此后,杏坛具有了授徒讲学的象征意义,杏树与杏花,也成为了隐含有传道解惑之意的特殊植物。


明代沈周取此释义,于 75 岁作《杏花图》一幅,赠晚辈刘布。沈氏与长洲(今苏州)刘氏家族,交往颇深。刘布曾祖父刘珏,为沈周初涉丹青时的老师,而沈周妹妹(一说姐姐),则与刘珏长子结为了夫妻,由此可知,不仅刘珏与沈周是师生,两个家族之间,更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杏花图 明代 沈周


沈周的《杏花图》,简洁雅致,透着淡淡的清香。


他以干笔勾杏树,杏树由一侧旁出,杏花以没骨法画出,色调淡然,天真烂漫。画毕,他在画作上部题道:尝有桂枝贺其秋闱( wéi ),兹复写杏一本以寄,俾( bǐ )知完庵遗泽所致也。


题跋中的秋闱,为乡试,因举行于秋季八月而得名。与之相对的更高一级的考试,为春闱,秋闱中试者,可参加次年的会试,因会试举办于二月,故名春闱。


沈周题跋


1501 年,刘珏已离世多年,其后人刘布聪敏好学,顺利通过秋闱,沈周高兴十分,作《桂枝图》(已不存)以作鼓励。第二年,刘布中得会试,并获殿试第三甲,沈周忆起与老师相处的往昔,感慨十分,随即为其曾孙画出了《杏花图》。


他接着写:杏花旧是完庵种,又见春风属后生。至此,赏画者方才读懂,沈周画中的杏树,竟有实际景物,它是刘珏于四十多年前种下的小树苗,今时,刘布初要入世,恰如这长成的杏树,枝干劲力,又如绽放的杏花,温润悦目。


《杏花图》局部


自古以来,杏花色调有两种。沈周画出的杏花,为粉色品类,其含苞待放或初开时,为淡粉色,随着花瓣展开,颜色逐渐变淡,直至为白色。沈周只取初上的杏花,将其绘出,一种期望与细腻,由此而生。


另有一种杏花,初开便是白色。而白色杏花的最好描绘者,是晚于沈周近四百年的梵·高( Vincent van Gogh )。


开花的杏树 梵·高 1890 年


至 1890 年 2 月,他已在圣雷米疗养院接受治疗十月有余。这个月月初,提奥( Theo van Gogh )在信中热情地告知梵·高,自己的孩子已经出生,他希望将梵·高当作孩子的教父,并延用其名字“文森特”。


梵·高喜出望外,不过,他也因冠以自己名字的新生命的出现,而不知所措。


他拿起画笔,回想起阿尔勒时期的杏花树,平静了许多。《开花的杏树》,是梵·高为小文森特准备的礼物,画中的杏花,淡淡地绽放,无所畏惧,它们在蓝色背景的映衬下,变得愈发纯洁。


《开花的杏树》局部


这个时期,梵·高的绘画风格已然成熟。他习惯用短促的线条与热烈的色彩再现眼前景致,以呈现内心图景。使人感到惊讶的是,梵·高在《开花的杏树》中,收起了显而易见的动势,他将笔触画得温和,把色彩画得安静,而温和与安静之下,则是淡淡的生命力。


《开花的杏树》局部


在东西方文化中,杏花的象征意义不尽相同。有趣的是,两位从未有过交集的创作者,共取杏花的积极意义,使彼此有了一种奇妙的连接。


梵·高在画出那幅著名画作《开花的杏树》之前,早已将这种植物搬上画布多次。1888 年,他去到阿尔勒,那里树木茂盛、花朵繁丽,使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活力。踏入这座城市之时,正是初春。梵高摘下一枝杏花,放入瓶中,静待其开放,之后便有了《瓶子里的杏枝》一画。


梵·高的《瓶子里的杏枝》与沈周《卧游图册》


晚年的沈周,在《卧游图册》里画了几个自我慰藉的珍贵瞬间,其中的《杏花图》,最是特别。图中,杏枝横出,向下生长,自然而然,他于一侧题道:老眼于今已欠华,风流全与少年差。看书一向模糊去,岂有心情及杏花。年事虽已高,沈周仍是以调侃的文字,写出了自己对少年之气与杏花之美的向往。


沈周与梵·高看过的杏花,与今日没有太大差别。它绽放时绚丽、初开时淡然,两位创作者多取后者,留下了一份安适。时过百年,花开花落,画的淡然,依旧。



你还可以看:沈周 | 清音:石涛与窦唯

▼▼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宋元明绘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