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凝心聚力奋发进取 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明确了新时期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决定》既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这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既回应了社会公众的期盼,又体现了中共中央的深谋远虑,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部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下一步我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努力,推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地落实:
一是抓学习宣讲,增进共识。在抓好自己深入学习领会、带头宣讲全会精神的同时,要认真组织好贵州民革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贵州民革各级组织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通过深入学习,广泛宣讲,全面解读,让干部职工真正学懂弄通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凝聚各界人心,增进各方共识,提振发展信心,汇聚改革合力,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要求上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画同心圆。坚持守正创新抓改革,增强改革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创新思路方法,注重改革措施配套,促进各方面同向发力,探索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认同度,为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减阻力、增活力、强动力,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二是抓改革落地,体现实效。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也要靠改革开放。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措施、工作要求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贯彻落实。我们要根据全会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贵州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盼,制定改革措施。要着力在全面、深化上下功夫、用实劲,着力解决制约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贵州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重点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机制。要运用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加强对改革的设计谋划,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和改革落实执行力。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出现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保持改革定力,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力争做到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贵州民革各级组织和党员要积极参政履职,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跟踪实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难点痛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三是抓细化措施,重点突破。《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这需要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细化具体化的措施,注重先立后破,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各项改革实现重点突破,落地见效。比如,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论断,这就需要针对当前制约我国科教领域和创新创业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出一揽子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措施,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又如,企业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点,是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条的关键环节。科技领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市场主体和创新联合体的主导者,要从制度层面出台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其承担起核心技术问题出题者和研发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建设者的双重职责。科技管理部门要改变“一刀切”的量化评价思维,尊重科技人才的差异性和特色,改革人才分类评价体制。要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又比如,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再比如,针对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地区差异,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合理划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当前,西部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面临困难。应适度加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责任,有效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建立健全省级以下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提升省级和地市级财政对区县财政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作者系民革贵州省委会主委)
作者 _ 王世杰
本期编辑 _ 黄昌盛 张翕然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