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红·守千年”浮梁百村过大年系列活动正式发布
12月21日,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节日创意大赛主题发布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召开。发布会以“中国节日新文创”为主题,清华大学校方领导代表、清华大学校友代表及关注、支持和参与文创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共同探讨文创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
其中,由清华C-LAB“中国节日创意发展计划”助力浮梁县联合发起的“浮梁红·守千年”浮梁百村过大年系列活动也做了重磅发布。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殷秩松,浮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伟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沙垚,SMART 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清华C-LAB美好食品实验室执行主任褚洁,崐鹏汇体育 CEO 吴刚,原乡映客 CEO 李燕宁等领导嘉宾参与发布环节。
“浮梁红·守千年”浮梁百村过大年系列活动将于2021年2月14(大年初三)至2021年2月18日(大年初七)举行,旨在激活和推广自然人文资源极其丰富的浮梁北部乡村地区,活动集合多支国内优秀文创团队,以浮梁县港口村、沧溪村、严台村为主会场,发起“百村召集令”、“百村年味展”、“百村齐发声”等年味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在浮梁亲身感受春节的浓厚文化氛围,共创乡村春节焕新体验。
主题对话:“浮梁红,守千岁”浮梁百村过大年
郑伟秀
浮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我用一组数字——五四三二一,简要介绍一下浮梁:
五个千年,浮梁有着千年的瓷茶文化、千年的县衙文化、千年的农耕文化、千年的理学文化、千年的商业文化;四个好,好看、好听、好味道、好托付;三种颜色,浮梁红、青花蓝、山水绿;两个有,有底气,有底蕴;一是塑造一品新生活。
这次“浮梁红·守千年”浮梁百村过大年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浮梁的一品新生活,通过文化艺术促进乡村振兴,创新乡村的新IP,打造乡村的新资产,转变村民的新观念,通过传统节日活动激活农村沉睡的人文与自然资源。
殷秩松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清华C-LAB执行主任
浮梁乡创基地主任
通过焕新的过年体验,我们希望让日渐空心化的乡村被更多的人关注,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乡村。我们做乡创非常重要的一点:人才的导入、新农人的导入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我们这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想法,这对于城里人来讲都是潮流的消费形态,即过年可以离开家外出休闲的形态,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形态带到乡村去。过年的时候返乡青年回到家里,除了跟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以外,没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跟家人一起做。希望把一些新文化、新样态送下乡,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丰富过年的体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城市里的人在无聊的假期中,可以到村里去过大年。这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的。
沙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最近国家在提乡村振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乡村都没有人了如何振兴,如何才能吸引人才回流,增加乡村的凝聚力?
以“年”作为突破口很好,因为“年”是中国最大的节日,大家都会回来聚一聚。听说这次要办乡村春晚,我特别开心,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我也想分享一点自己关于乡村春晚的感受:搞一场乡村春晚,不能只是请来文艺工作者在那里唱唱跳跳就结束了,应该通过乡村春晚这一文化形式,完成乡村的总动员。通过春晚这个形式,外出务工的人、幼儿园的老师、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乡镇的文化员和从村里出去的老板,让他们回来服务乡村,增加乡村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而现在下一个“年”终于快来了,我们无比期待。“年”象征着我们对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褚洁
清华C-LAB美好食品实验室执行主任
除了过大年的活动之外,我们希望给浮梁留下更多软性和硬性的资产。
硬性资产,如露营平台、孩子无动力乐园、3D狩猎,让城里的孩子们能去户外体验真实的场景;在一个一千多年的古老水道,我们留存了水上的市集和水上的平台;另外是茶文化和百工坊的留存。
软件资产,如当地的IP标识和民俗伴手礼,还有乡食盒、乡快餐、村里一桌菜;汉服主题活动、夜游活动、村民联欢会;状元文化体验活动,包括村学堂、谢师礼;还有一些文创的开发、乡村的微纪录片、融媒体的联动;最后是整个乡村的微信公众号。
吴刚
崐鹏汇体育CEO
浮梁当地的竹产业不发达,但是竹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希望通过露营地的建设,大量利用当地竹材作为营地搭建的建材,包括户外地板、户外游乐设施等。将当地资源用在文旅项目上,通过产业融合、文旅拉动,使在地资源对外发声,通过窗口性的活动形成营销价值,即通过文旅拉动当地产业。
露营地也可以结合当地文化,包括节气文化等,做一些在地的、比较生动的、接地气的活动。虽然露营地更多的是西方带来的户外概念,但应该看到,在浮梁有大量的中国文化遗存,有很多节庆内容在里边,能够生长出很多在地的、有活力的内容。如果能够让这个项目持久地运营下去,对市场将会有更大的持续吸引力。
李燕宁
原乡映客CEO
美丽乡村这个概念之于我们,绝不是物理空间上的规划设计或是提升改造。它之于我们,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关系的重构。我希望用影像来重构美丽乡村,利用新媒体传播的方式让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对村落产生向往感。
希望能够把人带进来,把文化和货送出去,实现地方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村民多方共赢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种包装的方式,把线下事件打造成网上盛宴,真正做到曲终人不散的局面,为美丽乡村积蓄强大的流量市场,通过流量市场的稳定变现,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或是营造一种全新的场景。
- End -
/学术支持/
/协办单位/
/承办单位/
/联合承办/
标个星标,让我们常常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