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化刚性要求为柔性服务——四川省排污许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迎难而上,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基层意识,一手抓环评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一手抓排污许可核发工作,积极探索全省排污许可柔性服务企业工作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顺利完成33个行业31773家排污单位清理整顿任务,并为第二阶段发证登记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用柔性服务的速度、广度、温度、力度,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有速度,在“快”上下功夫



启动快。厅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排污许可工作组,组建非常时期非常任务的工作专班,为全年工作开局服务打好提前量。

部署快。及时印发《四川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国家要求,为市(州)业务开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落实快。全省21个市(州)参照省厅模式迅速成立排污许可工作组,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服务理念逐级向纵深发展。





服务有广度,在“面”上全覆盖。



点击图片查看《排污许可证服务指南》全文

媒体同频共振。运用官微、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关于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通告》、“排污许可云解读”系列短视频、《排污许可证服务指南》宣传手册等;利用官网开设排污许可专题专栏,发布各类信息70余篇,全方位多媒介提升社会公众对排污许可制度的知晓度。

部门联动发力。联合经信、民政等省直部门印发《致行业协会、商会的一封信》,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联动作用和行业协会、商会桥梁作用,加大对排污许可政策宣传解读,增强排污单位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地协调联动工商、税务、电力、住建、水务、民政摸清底数,积极动员依靠县、镇、街道、园区排查无证、分类处置。

培训多种多样。克服疫情影响,全省各地灵活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培训,采取下沉到区(县)、乡镇集中培训,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培训等,手把手指导填报。





服务有温度,在“帮”上添举措



现场指导。根据工作需求、轻重缓急,开展分批分类现场指导服务,由分管厅领导带队到市(州)开展督导帮扶,与地方党委、政府深入交流,化解攀枝花市、凉山州、资阳市等10个市(州)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和痛点,激发地方排污许可工作“新动力”。

分片帮扶。制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片区帮扶工作机制》,成立帮扶工作组,安排帮扶牵头人下沉21个市(州)采取全覆盖帮扶服务,温馨提示注意事项。

环评豁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关系民生且实施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相关行业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办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排忧解难。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微信群,采取全天候全过程解惑答疑,一对一帮扶,对帮扶对象做到“情况清、问题清、特点清”。各地结合实际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网上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集中组织填报等方式免费指导企业填报。





服务有力度,在“实”上见成效




聚焦目标任务。紧盯国家政策要求,把好“风向标”,当好“领头羊”,坚持每周例会,细化周任务,绘制“作战图”服务指导地方实施。

聚焦督促调度。坚持日调度和周调度相结合,实行挂图作战,加强数据进度分析,及时会商研判,查找滞后原因。通过电话督办、领导督促和现场督导等方式,对进度较落后的市(州)进行督促,压紧压实地方职责。

聚焦进度质量。建立从排污许可清单来源到分类管理再到发证登记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执行报告、自行监测质量及信息公开情况抽查等方面,通过“专班成员+专家”做好技术支撑,确保进度、质量“双控”。






🔹 速看,5月政务双微排行榜新鲜出炉!

🔹 都江堰摘得桂冠,四川占百佳20席!“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榜单发布

🔹 四川又有4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验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