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生态环境

其他

这个冬季,见见“老朋友”吧

日前,成都观鸟会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四川多个地区的观鸟会组织,共同启动了第八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调查,旨在掌握成都平原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种群规模、分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保护候鸟及候鸟迁飞通道和越冬地。“截至2023年3月31日,成都平原范围内分布有鸟类22目79科566种,其中越冬水鸟9目18科130种。成都平原水鸟种数占四川水鸟种数的83.43%,占全国水鸟种数的52.03%。”成都观鸟会会长、四川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沈尤分享了一组数据。这些变化的数据都充分显示了四川河湖生物多样性资源增加和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赤麻鸭△白眼潜鸭△赤嘴潜鸭(左雌)(右雄)△中华秋沙鸭△普通秋沙鸭△凤头䴙䴘除了成都平原,遂宁、内江、广安、凉山等地的江河湖畔也进入观鸟季,下面,一起来见见这些“老朋友”吧~遂宁市河东新区永盛湖遂宁地区迎来了一年一度候鸟观赏好时节。近日,在市河东新区的永盛湖湖面上一群群“小精灵”正优哉游哉地游着,时而钻进水里,时而浮出水面。据了解,遂宁40多名爱鸟人士参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在五彩缤纷湿地公园、永盛湖公园、圣平岛、九莲洲湿地公园、赤城湖、螺湖、麻子滩水库等涪江流域8个调查点位共记录水鸟5300多只,水鸟分属26种,特别是在市河东新区永盛湖湖面越冬水鸟上千只,包括13种,水鸟数量、种类、活动区域较去年有较大增加,场面蔚为壮观。沱江内江市资中县明心寺镇宫皇坝段近日,沱江内江市资中县明心寺镇宫皇坝段,成百上千只候鸟在浅滩上嬉戏觅食,展现出一幅生态和谐的画卷。据了解,赤麻鸭、斑嘴鸭、绿翅鸭是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其中,绿翅鸭是《联合国环境署保护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定》(AEWA)保护的物种之一。广安市武胜县嘉陵江边入冬以来,在武胜县礼安镇越江村和沿口镇江家坝村的周边江畔,成群的水鸟瓢浮在水面,缓缓游动。它们随着波浪忽上忽下,显得悠然自得,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生态画卷。武胜县嘉陵江边环境优美,两岸植被茂盛,为大群水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之地。水鸟在水中自在地觅食嬉戏,让萧瑟的冬季变得诗意灵动起来。越来越多的水鸟来此栖息,得益于嘉陵江武胜段水质的不断提升。凉山州冕宁县宁源湖日前,在凉山州冕宁县宁源湖,摄影师拍摄到了一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数量多达25只。此前,2023年12月底,被称为“鸟界国宝”的两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首次现身宁源湖。这群灰鹤出现时,与东方白鹳同框,一起在湖边捕食。灰鹤是鹤形目鹤科鹤属鸟类,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冕宁县为中国鸟类六条迁徙通道之一,有“南北动物走廊”之称。宁源湖是安宁河的源头,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大批候鸟来此栖息越冬,目前已发现东方白鹳、黑鹳、灰鹤、绿头鸭等1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或重要野生鸟类。凉山州西昌市邛海冬日暖阳,凉山不凉。进入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人们纷纷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御寒。而地处四川省西南的凉山州西昌市却沐浴着冬日暖阳,通常白天气温达到20多摄氏度,邛海湿地、步道和沙滩,许多游人还身着短衫,享受着阳光。冬日暖阳不仅吸引着游人,各种珍稀候鸟也“向阳而来”。入冬之后,各种候鸟陆续飞来凉山越冬,红嘴鸥、赤麻鸭、赤嘴潜鸭等算是常见的,鸳鸯和各种潜鸭等也成群而来,甚至钳嘴鹳等鸟类贪恋阳光成为了邛海的留鸟。来源:川观新闻、全景遂宁、i内江、i武胜、封面新闻🔹
1月11日 下午 7:39
其他

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研究托底性帮扶石渠县有关工作会商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部署要求,细化帮扶石渠县工作举措,1月10日,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研究托底性帮扶石渠县有关工作会商会。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主持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勇,二级巡视员晋钢出席会议。会上,石渠县介绍了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需要帮扶单位解决的相关事宜,帮扶单位杭州市临平区、成都市金牛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了2024年托底性帮扶石渠县工作计划及远景帮扶规划。钟承林强调,开展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系统研究、狠抓落实,推动石渠县加快追赶、跨越发展。要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按照省级协调机制统一安排,严格对照十条措施、“六张清单”和县域年度发展目标抓落实,工作中既要明晰职责、压实责任,又要联动协同、合力推进。要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谋划实施项目,结合石渠县资源禀赋、优势特色等实际情况谋划产业发展,在整个产业链上下功夫。加快项目建设,努力破解石渠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瓶颈制约。钟承林表示,生态环境厅将从项目资金、环评服务等方面支持石渠县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石渠县需省直部门帮助解决的具体事项,搭建各方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提高托底性帮扶工作质量,让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石渠县和帮扶单位有关同志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推进会,四川作经验交流🔹如何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四川印发实施方案🔹强化“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来了
1月11日 下午 7:39
其他

生态环境部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推进会,四川作经验交流

1月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推进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有关同志参会并发言,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派出机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会议,并邀请省级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在分会场参会。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人民群众身边的清水绿岸明显增多,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水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局部地区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会议要求,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要突出工作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监管,抓好排污口排查整治重大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园区水污染整治,推动黑臭水体实现长治久清,积极稳妥做好长江水生态考核,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大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地市规划要点实施督导力度,确保规划任务措施落地落实。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围绕我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有关情况作经验交流。“十四五”以来,四川省严格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配套出台省级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推动规划落实的重要举措,“一盘棋”统筹推进,“一本账”精准管理,“一套拳”组合整治,“一张网”全面监管,为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优良率首次达到100%,较2022年上升0.5个百分点。来源:综合自生态环境部🔹如何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四川印发实施方案🔹我国已全面淘汰八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强化“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解读来了
1月10日 下午 8:07
其他

如何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四川印发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1月10日 上午 9:31
其他

我国已全面淘汰八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全面淘汰短链氯化石蜡等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这是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印发后取得的重要进展。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得克隆等工业添加剂曾作为增塑剂或阻燃剂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存在较大环境与健康风险隐患。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2022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对短链氯化石蜡等一批健康危害大且环境风险高的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印发后,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着力推动完成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淘汰。一是宣传引导行业企业有序转产。组织各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多渠道多领域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同时,加强技术帮扶,引导企业做好相关化学物质稳步退市淘汰工作。二是开展跨部门联合督导。排查全国范围内生产、加工使用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企业清单,推动纳入重点环境监管。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等部门赴浙江、山东、广东、广西等省份开展联合行动,强化督促指导,确保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落地。三是各地方严格执行淘汰任务。全国各省份印发省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南、广东、广西等重点省份严把重要节点,细化监管要求,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严格落实淘汰任务。此外,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有关管控要求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等,引导行业绿色发展,强化重点环境监管,以长效机制保障淘汰成果。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来源:生态环境部🔹
1月10日 上午 9:31
其他

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1330-2023)为首次发布,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氨和氯化氢的测定。与现行相关监测标准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快速监测,支撑《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月9日 下午 12:01
其他

卷羽鹈鹕,你认识吗?我省首次发现

2023年12月28日,一只卷羽鹈鹕在遂宁市涪江河段水中游弋。这是四川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近年来,遂宁市持续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力度,通过开展“加强遂宁市生物多样保护”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自觉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和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前来遂宁栖息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目前,遂宁市陆生野生动物野外调查队录得水鸟40种,多为冬候鸟。来源:全景遂宁、遂宁市林业局🔹
1月9日 下午 12:01
其他

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丨四川宜宾江之头

1月8日,生态环境部官微“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栏目发布《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㉖
1月8日 下午 10:20
其他

@最美基层环保人,快来申报→

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近日正式启动寻找“2023最美基层环保人”推荐宣传活动。从2017年开始,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网每年都发起“寻找最美基层环保人”推荐宣传活动,对鼓舞环保人士气、展示环保人形象、引领社会风尚、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生态环保铁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致敬最美基层环保人活动现场(左滑查看更多)寻找“2023最美基层环保人”推荐宣传活动有关事项如下:01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环境报社
1月8日 下午 8:36
其他

明晰各方责任!新修订《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2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全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省实际,修订《四川省农用地士壤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具体修订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修订背景2018年12月,生态环境厅会同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和省林草局联合印发《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据。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法》)颁布实施,2023年7月1日,《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土壤条例》)正式施行。为贯彻落实《土壤法》《土壤条例》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办法》细化了贯彻落实《土壤法》《土壤条例》的具体措施和程序。修订后,将为我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适用范围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活动,是指对农用地开展的土壤污染预防、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分类管理等活动。各方责任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全省农用地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统计工作,健全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档案,发布全省农用地土壤环境信息,持续推进农用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场等重点区域排查,建立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灌溉水水质监测等。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负责耕地、园地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和风险评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更新,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污染责任人灭失农用地修复,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农药、化肥使用指导和使用总量控制等。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林地、草地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土壤与林产品协同监测和风险评估,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污染责任人灭失农用地修复,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农用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企事业单位排放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农用地周边尾矿库、固体废物堆场、矿井的运营或管理单位,畜禽养殖的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周边农用地造成污染。修订内容修订后的《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共二十四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一是对章节和内容进行了精简。修订后的《办法》,将其他法规已有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将与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尾矿库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投入品污染防治、干湿沉降监测、涉镉排查、监测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二是强化了林产品质量监测与评估。《办法》在第五条、第十二条、第十六条对林产品产区土壤环境信息通报、林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与林产品质量监测等进行了规定。三是强化了从事农用地开发、经营的组织和个人的责任。《办法》在第四条中对从事农用地开发利用活动或者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规定。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关于印发《四川省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
1月8日 下午 8:36
其他

全链条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快递市场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行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避免过度包装。”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强调了绿色发展原则,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我国快递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已突破1200亿件。但随着快递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其中,快递包装除了包装材料的环保性之外,主要包括包装层数过多、胶带使用过多,空隙较大以及大箱小用等,另外,商品在快递过程中的二次包装问题也较为普遍,商品出售方包装一次,快递企业再包装一次。这些情况一方面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为废弃包装的后续处理带来不利影响。促进快递业绿色发展,需要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基于以上现实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制度设计提出了迫切要求。《办法》专门设立了绿色低碳发展章节,对快递企业践行绿色发展要求,落实环境保护义务作出规定。《办法》提出,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引导用户使用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运输、使用绿色能源;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加强包装操作规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包装结构,优先使用产品原包装,在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全链条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优先采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使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包装产品,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塑料制品,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不断提高快递包装复用比例,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快递包装。来源:中国环境APP🔹
1月8日 下午 2:47
其他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答记者问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新修订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环执法〔2024〕2号,以下简称《规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规范》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规范》修订的背景是什么?答: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事关生态环境执法效果,关系党委政府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修订出台《规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工作有关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对指导执法人员强化作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树立新时代执法队伍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执法机构名称和执法人员名称均发生了变化,执法机构由“环境监察”机构统一更名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由“环境监察”人员更名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改革也对执法人员全面统一着装、完善执法资格管理、强化纪律约束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就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印发的《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在规范现场检查、排污费征收、案件调查工作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原规范》已不能满足指导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人员行为的需要,需要修订出台新的《规范》。问:《规范》对于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是如何规定的?答:《规范》明确“执法人员”是指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中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人员。执法人员应当具备从事生态环境执法必要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问:与《原规范》相比,《规范》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修改?答:新修订的《规范》在适用范围、具体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在适用范围上,《原规范》规定“环境执法人员在实施现场检查、案件调查、排污费征收和督查时,适用本规范。”综合执法改革后,按照《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4号)等文件要求,执法人员工作职责发生了改变,将适用范围修改为“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适用本规范。”在具体内容上,一是增加了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执法工作中的规范着装、文明用语、接待群众、行为举止、规范用车进行了规范。二是对执法工作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按照亮证告知、现场检查、全过程记录、调查取证、执法公示、行政强制的顺序逐条进行了规范。三是增加了廉洁执法的要求。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在廉洁执法方面提出了不违规办案、不以权谋私、不收受财物、干预记录和保密的要求。四是增加了加强执法稽查的内容,明确将《规范》的执行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执法稽查范围。五是修改完善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对违反《规范》内容的,要求及时予以纠正,并由有管理权的部门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六是给予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一定的自主权,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也可参照制定辅助执法人员行为规范。问:《规范》施行后如何做好贯彻落实?答:一是要积极做好宣传解读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印制学习手册等方式,教育引导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规范》内容,严格落实相关要求。二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将《规范》落实情况纳入执法稽查范围,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检查。三是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监督,确保《规范》落地见效。下一步,我们将以《规范》的贯彻落实为重要契机,规范执法行为,强化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努力提升执法队伍作风形象和依法行政水平,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的通知》来源:生态环境部🔹
1月8日 下午 2:47
其他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稽查办法》答记者问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稽查办法》(环执法〔2024〕1号,以下简称《办法》)。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办法》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办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稽查工作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对执法行为监督的一种形式,也是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实施内部纠错的有力抓手。2014年8月,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环境监察稽查办法》(环发〔2014〕116号,以下简称《原办法》),《原办法》实施9年来,各地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但随着省以下环保垂改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推进,各级执法机构层级和执法内容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对稽查的主体、程序、内容进行调整。202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国办发〔2023〕27号),要求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优化执法监督职责、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程序、责任体系等。因此,需要修订出台新的《办法》。问:相比《原办法》,新修订的《办法》在稽查定义上有何区别?答:《原办法》规定,稽查是指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环境监察工作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省以下环保垂改后,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已调整为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因稽查定位于内部检查约束,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其派出机构进行内部稽查,符合稽查的职责定位。因此,《办法》对稽查的定义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其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派出机构以及其他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职能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履行执法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问:与《原办法》相比,《办法》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修改?答:在稽查内容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的主要职能是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开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等方面的日常监督检查。因此《办法》将稽查内容规定为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情况,实施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情况和执行生态环境执法相关政策制度情况等。
1月7日 上午 11:46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美丽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答记者问🔹
1月7日 上午 11:46
其他

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答记者问

2023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70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就《决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简要介绍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背景。答: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是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为推动保护臭氧层工作,国际社会于1987年达成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明确了受管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范围以及缔约国分阶段淘汰受控物质的目标要求。我国自1991年加入《议定书》以来,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积极采取措施淘汰受控物质,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替代技术,履约情况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树立起了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更好履行国际公约义务,2010年国务院制定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销售、回收、再生利用、进出口等环节的管理措施均作了明确规定,构建了全链条的管理制度。《条例》施行10多年来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力,成效更为显著。2016年10月,《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以下简称《基加利修正案》)。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已决定接受《基加利修正案》,同年9月15日《基加利修正案》对我国正式生效。为与国际公约对接,有必要对《条例》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通过修改《条例》,进一步完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措施,提升监管效能,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条例》修改后,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有力促进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的贡献。问:这次修改《条例》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这次修改《条例》的总体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坚持突出重点,聚焦与国际公约对接、完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措施、强化法律责任等问题确定修改内容,着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问:在对接国际公约方面作了哪些修改?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加利修正案》将氢氟碳化物纳入《议定书》受控物质范围。氢氟碳化物虽不直接破坏臭氧层,但具有高全球升温潜能值,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管控的温室气体之一。适应这一变化,这次修改将《条例》所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界定为“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化学品”,不再保留“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限定性表述,以便将氢氟碳化物纳入受控清单。二是《基加利修正案》对氢氟碳化物设定的目标是逐步削减而不是淘汰,据此将《条例》中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修改为“《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这样在表述上更具有包容性。问: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措施?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条例》授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单位不需要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情形,但对这类不领取许可证的单位如何管理,措施不够明确。有鉴于此,《决定》将这类单位纳入《条例》对消耗臭氧层物质销售单位等实行的备案管理范围。实际执行中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行线上备案,不会加重企业负担。二是对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明确要求其按规定对所产生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置,不得直接排放。三是为提升监管效能,规定生产、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以及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的单位应当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上述措施都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的实际需要作出的规定。问:在完善法律责任方面作了哪些规定?答:完善法律责任是这次修改《条例》聚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是对这次修改中补充规定的管理措施,相应明确了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例如,针对将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用于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膨胀剂等用途的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处罚种类,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对部分违法行为增加了责令停产整治或者停业整治的处罚。三是明确对因违反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记入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布。问:除上述主要修改内容外,对《条例》还作了哪些修改?答:除上述主要修改内容外,还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情况,对《条例》中有关部门名称等表述作了相应调整。比如,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修改为“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修改为“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修改为“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修改为“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等。问:在抓好《决定》的实施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安排?答:主要有以下考虑和安排。一是深入组织普法宣传和培训。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决定》的宣传解读和培训等工作,使有关各方充分知晓和准确掌握《决定》内容,为《决定》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完善有关配套规定。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履约国家方案和有关受控清单,制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办法,把《决定》的内容进一步落实落细。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决定》的贯彻实施。来源:生态环境部🔹
1月6日 下午 2:05
其他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决定》按照聚焦重点问题、着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总体思路,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主要作了4方面修改。一是落实党的领导要求,明确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二是对接我国接受的有关国际公约,将消耗臭氧层物质界定为“列入《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的化学品”,不再保留“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限定性表述,以便将氢氟碳化物纳入受控清单。同时,将《条例》中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修改为“《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三是完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措施,将按照规定不需要申请领取使用配额许可证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使用单位纳入备案管理范围;对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要求其按规定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置,不得直接排放;规定生产、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以及生产过程中附带产生消耗臭氧层物质数量较大的单位,应当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四是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处罚种类;对因违反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记入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布。来源:新华社🔹
1月6日 下午 2:05
其他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审议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等法律法规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审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会议指出,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密切相关。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协同配合,主动改革创新,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提高办事效率,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要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每年梳理一批重点事项,及时复制推广地方和部门探索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不懈,狠抓落实,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会议指出,春节前是农民工工资结算高峰期。要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要健全完善治理欠薪的长效机制,加强常态化监测评估和检查督促,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落实到位。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来源:新华社🔹
1月6日 上午 9:50
其他

如何推进“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川渝25个部门联合印发3个文件,一图读懂来啦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修订了哪些内容?🔹
1月5日 下午 9:31
其他

发挥协调机制统筹抓总作用,凝聚核安全监管合力!省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工作会议召开

1月4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核安全管理局)组织召开省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工作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部署及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工作要求。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和省委国安办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受生态环境厅厅长、核安全管理局局长、省核安全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组长钟承林委托,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主持会议,核安全总工程师罗秀兵出席会议。会上,协调机制办公室汇报了协调机制建设与运行情况,部分成员单位以及核设施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其余单位作了书面交流。会议指出,2020年四川省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国安委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尽责,相互配合支持,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核安全监管,有力推动全省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2020年以来,全省未发生辐射事故,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会议强调,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牢记“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核与辐射安全工作,全方位协同落实安全责任,坚决履行好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使命。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全省核安全风险严峻形势,认真履行核与辐射安全相关职能职责,进一步发挥好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凝聚核安全工作合力。要健全完善责任机制、强化协同配合和资源共享、做好全年工作谋划,有效应对我省潜在的各种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共同维护核与辐射安全,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提供坚强保障。省国防科工办等12家成员单位以及在川核设施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1月5日 下午 5:28
其他

生态环境领域十大热点发布!看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印记

2023年,我国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一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迎来一个又一个重要里程碑。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光明日报,通过分析主流媒体公开报道、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等权威信息,开展新闻媒体的词频和主题聚类分析,并根据词频热度和公众关注度,甄选出生态环境领域十大热点。让我们通过这十大热点,回顾绿色发展的时代印记,感受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力脉搏!0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一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方向。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全面总结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四个重大转变”的伟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项重大要求。相关讲话内容与大会精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02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擘画出更新画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通过标本兼治的具体行动,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8月5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召开,总结梳理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与经验。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建设美丽中国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0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一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利剑作用进一步彰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健全。随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向社会全部公开,一大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11月22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省的进驻工作。此后,通过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督察组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并分四批公开曝光20个典型案例,聚焦生态破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等典型问题,督促被督察地方精准、科学、依法推进边督边改。04全国生态日这一年,全国生态日设立并举办首个主场活动。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8月15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生态环境部发布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成果,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与此同时,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迎接全国生态日。05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一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更加健全。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要求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国划定了4万多个环境管控单元。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可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而把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环境“硬约束”落实到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将有效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留出更多空间。06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这一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进入治理新阶段。年底,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调整优化重点区域城市范围,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通过减煤、汰后、控车、治污、抑尘五大路径,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同时,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新版行动计划统筹兼顾空气质量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更加突出,释放出从发展路径上思考大气污染防治未来方向的强烈信号。07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这一年,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拉开水生态保护制度变革的序幕。6月,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明确2022年至2024年在长江流域17省(区、市)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社会关注度高的50个水体作为考核对象,根据各河流、湖泊、水库的不同特征,设置共同但有区别的指标体系和权重,综合考虑现状值、期望值、变化幅度等因素进行评价,力求客观反映水体水生态综合状况,构建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为支撑的考核指标体系。细则的试行,既为2025年在长江流域正式开展水生态考核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其他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经验。08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改革这一年,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改革迈出新步伐。科技创新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也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支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为做好新时期生态环境科技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10月,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新征程要以支撑保障美丽中国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目标,全面实施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增强生态环境科技有效供给,让生态环境科技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09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这一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正式重启。10月,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自愿减排交易及其相关活动各环节作出规定,明确项目业主、审定与核查机构、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等各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以及管理部门责任。根据上述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发布造林碳汇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明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方法学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管理实际,有助于产生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碳信用的特点,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10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这一年,COP28大会巩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我国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还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扎实推进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中美气候合作领域的第三份共识文件,为全球气候治理打开新局面。12月,我国全面深入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各项议题磋商,推动各方聚同化异,通过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的损失与损害基金以及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公正转型工作方案等重要决定,完成《巴黎协定》生效以来首次全球盘点,达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共识,释放出坚持多边主义、以更加团结的精神、更加积极的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来源:光明日报🔹
1月5日 下午 5:28
其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月4日全天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每年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安排有利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次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听取5家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目的就是要把这项制度坚持好、完善好。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履职尽责,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为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新一届中央书记处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指导群团建设和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最高政治原则,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敢作善为,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形成合奏,紧扣一个“实”字抓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会议强调,新的一年里,中央书记处要围绕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提高议事办事水平,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继续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来源:新华社🔹
1月5日 上午 9:43
其他

1月9日至22日!四川将启动省内绿电交易

今年,四川将启动省内绿电交易,交易时间为1月9日至22日。记者从2024年成都市企业绿电绿证培训交流会上获悉,经初步测算,2024年预计有65亿千瓦时电量用于全省绿电交易,且年内随着风光等发电企业投产后,还将逐步扩大电量规模。绿色电力产品(简称“绿电”),主要为风电、光伏等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是国家颁发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可对使用的绿色电力进行溯源。绿电交易主要包括省内绿电交易和省间绿电交易。前期,四川已积极探索省间绿电交易,自2022年四川参与绿证交易以来,省内共计67户电力用户根据自身绿色电力需求向西北、东北等区域新能源发电企业购买绿证56万张。2023年起,四川积极探索开放省内用户跨省购买绿电,参与省间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达158户,成交电量2亿千瓦时。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研究策划部负责人介绍,省间绿电交易受自身富余电量及外送电力通道等影响,供给电量与市场需求相差较大。为此,今年将启动省内绿电交易,客户可通过绿色电力交易平台,即“e-交易”APP、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PC端)进行绿电交易。生产和消费绿电是减碳的核心措施,拥有绿证的进出口企业在未来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据初步统计,成都地区80余户企业有共计约60亿千瓦时绿色用能需求,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电池、电子信息、医疗研发等领域。来源:四川日报🔹
1月4日 下午 8:46
其他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修订了哪些内容?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全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保障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安全,结合我省实际,修订了《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该办法适用哪些情形和管理对象?有哪些监督管理措施?一起来看。《办法》修订背景2018年12月,生态环境厅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印发《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我省工矿企业源头预防、风险管控、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工作依据。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法》)颁布实施,2023年7月1日《四川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土壤条例》)正式施行,为贯彻落实《土壤法》《土壤条例》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办法》细化了贯彻落实《土壤法》《土壤条例》的具体措施和程序。修订后,将进一步为我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适用情形和管理对象《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以下简称“重点监管单位”)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污染应急、风险管控和修复等活动,以及相关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矿产开采作业区域用地和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填埋场所用地,不适用《办法》。重点监管单位主要包括以下行业企业:(一)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化学制药、铅蓄电池、汽车制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行业企业;(二)位于土壤污染潜在风险高的地块,且生产、使用、贮存、处置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三)位于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突出地区的涉镉排放企业;(四)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企业。重点监管单位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其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活动及相关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可以参照《办法》执行。各方责任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工矿企业是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相关活动。造成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企业应当承担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主体责任。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办法》规定,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等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上传至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信息平台和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系统,向社会公开并定期更新。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防治义务《办法》关于重点监管单位全过程土壤污染防治主要有以下工作:(一)重点监管单位新、改、扩建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其用地应当符合国家、省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二)重点监管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回收、处置等过程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涉重金属重点监管单位落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区域、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较重区域执行颗粒物和镉等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三)重点监管单位有毒有害物质地下储罐备案。现有地下储罐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备案。新、改、扩建项目地下储罐在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备案。(四)重点监管单位每三年开展一次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新增重点监管单位在纳入名录后一年内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发现污染隐患的,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确保隐患排查工作质量,检查土壤污染隐患消除情况。(五)重点监管单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重点监管单位应当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六)重点监管单位在隐患排查、监测等活动中发现工矿用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的,参照《四川省在产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风险管控工作指南》《四川省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工作指南》开展详细调查、风险管控、效果评估等工作,消除或管控土壤污染。(七)重点监管单位拆除设施、设备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制定拆除活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在拆除活动前15个工作日报市级生态环境、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备案,并上传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系统。(八)重点监管单位(包含曾纳入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企业)终止生产经营活动前,应当参照《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活动。生态环境部门监督管理措施《办法》规定,生态环境部门监督管理主要有以下措施:(一)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定期对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开展监督性监测,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产业集聚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开展监督性监测。发现异常监测数据的,要求有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发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已经扩散的,责令其采取污染源整治、污染物隔离、阻断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二)生态环境部门定期组织对重点监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人员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业务培训。(三)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加强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对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进行“回头看”,对隐患排查报告、自行监测报告、超标企业详细调查报告和效果评估报告进行抽查,对报告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办法》与《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衔接《办法》规定,重点监管单位拆除活动时,应当做好拆除活动相关记录并长期保存,报市级生态环境、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备案,为后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以下两种情形参照《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活动。(一)重点监管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发现项目用地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省有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二)重点监管单位(包含曾纳入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企业),终止生产经营活动之前。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1月4日 下午 8:46
其他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凉山州反馈督察情况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2023年10月12日至26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凉山州开展了第三轮第二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2024年1月3日,督察情况反馈会在凉山州召开,会上播放了生态环境问题专题片,督察组组长、省政协副主席杜和平通报督察情况,凉山州委书记虞平作表态发言,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主持会议。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银昌及有关人员,凉山州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自进驻凉山州以来,督察组调阅文件资料506份,个别谈话党政领导干部41人,受理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254件,对16个县(市)实施下沉督察,现场核查点位169个,走访问询单位11家,专函督办突出问题1件。督察组认为,凉山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深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力度不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坚决、其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4个方面的问题。按照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凉山州应在督察情况反馈后30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任务清单,报省委、省政府,抄送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整改任务清单印发后6个月内报送整改落实情况。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调度、抽查整改进展情况,对重点整改任务实施盯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调查,将按程序移送省纪委监委机关处理。🔹
1月3日 下午 7:27
其他

四川这15个单位考核优秀!2023年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验室能力考核结果出炉

为掌握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持续监督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保证监测数据质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23年组织全国各级各类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水中总氮、电导率和粪大肠菌群等4轮次6个项目的实验室能力考核。其中,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攀枝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15个单位荣获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2023年能力考核统一定制考核样品,采用盲样测试的方式,依据《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CNAS-GL002:2018)《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GB/T28043-2019)等相关方法,对各单位考核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下一步,我省将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支撑美丽四川建设贡献监测力量。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1月3日 下午 4:50
其他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丨资阳:用心讲好生态环保故事,努力提升美丽资阳“颜值”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四川生态环境”开设了“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月2日 下午 8:13
其他

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使良好生态成为幸福生活常态(人民日报)

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广元市委书记何树平署名文章《使良好生态成为幸福生活常态》。全文转载如下:使良好生态成为幸福生活常态何树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近年来,四川广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全民行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让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提升。创新完善机制,助力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们,“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这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实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为每株古树定制“电子身份档案”,建立蜀道古树监测预警系统并接入地方森林公安监控平台;建立蜀道古树保护“林长+树长”模式,推行“一树一人”常态巡护;推动全民参与保护,建立古树认养机制,让“爱树护绿”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保护古树名木,增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全面系统治理,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我们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优先领域,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2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1%,22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7.69%,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断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禁止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最深。我们将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努力让良好生态成为幸福生活的常态。发展绿色产业,助力生态财富向经济财富转化。作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四川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我们抓住时机实施了两批次50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持续提升红心猕猴桃、黄茶生产基地等建设水平,依托“生态产品基地+产销平台”,打造“广元七绝”“广供天下”品牌,推动有机绿色产品产销两旺;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健全市场化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同步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改善环境质量,强化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让人们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高品质生活,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幸福和美好。来源:人民日报🔹
1月2日 下午 8:13
其他

出谋“划”策!《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试行)》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的重要论述,我省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不断健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体系。经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完善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定》在地方性法规原则性规定基础上,补充了保护区“撤销”工作环节,进一步完善了保护区划定、调整、撤销全生命周期决策程序,统一规范了勘界定标要求,明确了地方和部门职责,更加完整、准确、全面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管理制度体系。四川成为全国首个健全“地方性法规+配套制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省份。提高决策质量,筑牢生态防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调整、撤销)涉及社会公众利益,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必须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为此,引入重大行政决策“五步法”,明确市(州)人民政府必须履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确保科学划定、优化调整、合理撤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突出精准管理,保障水源安全《规定》充分衔接最新发布的《四川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技术指南》地方标准,在全国首创以制度形式固化勘界定标和边界矢量图的管理,两者有机结合,突出操作的实用性、程序的合法性、管理的规范性,形成从决策到执行、从平面到立体的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地一致、边界精准,有力有效保障全省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1月1日 下午 4:28
其他

共赴新程!2024次“生态环保专列”等您出发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当然少不了一场新年绿水青山之旅我们的2024次“生态环保专列”即将启程此列车开往全省21个市(州)上车后请您对号入座列车即将出发
1月1日 上午 10:41
其他

2023→2024 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

2023年,生态环境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文件?
1月1日 上午 7:35
其他

​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第一,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蓝天保卫战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降低细颗粒物浓度。强化源头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措施,继续抓好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降低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尽可能提高铁路运输、水运比例以降低运输业的能耗和污染。要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守护好美丽蓝天。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国风长卷|2023,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足迹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施行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年终盘点 | 2023年,生态环境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文件?

1299—2023),自2023年7月1日起实施。《技术规范》提出了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的方式与要求、核查准备工作要求、核查原则及核查内容、问题清单,为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提供系统全面的技术指导。▶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年终盘点 | 2023“地方版”生态环保大会都说了什么?

保护生态环境的路线图正在变成具体的施工图。时隔5年,今年7月,党中央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随后,各地陆续召开了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共谋生态建设大事,部署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党政“一把手”部署,越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些“地方版”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有什么特点?记者梳理发现,在已经召开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党、政两位省级“一把手”出席会议是“标配”,为未来5年生态环保工作标重点、指方向。除了会议规格高,记者注意到,各地“一把手”也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形容,良好生态环境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把美丽上海建设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施行

要求的行业领域所属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规则》规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的依据、基本程序和通用要求。审定与核查机构应依据《规则》要求编制审定与核查实施细则,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污水处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推动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强化源头节水增效、加强污水处理节能降碳、推进污泥处理节能降碳等重点任务,并明确了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实施意见》指出,污水处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领域。要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全过程污染物削减与温室气体减排,开展源头节水增效、处理过程节能降碳、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全面提高污水处理综合效能,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进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续提升。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为确保实现任务目标,《实施意见》从强化源头节水增效、加强污水处理节能降碳、推进污泥处理节能降碳等三方面明确了具体举措,并提出强化标准引导、加强科技支撑、完善激励政策、建设绿色低碳标杆厂等支持政策。近年来,我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近5000座,总处理能力超过2.5亿立方米/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8%,但污水收集效能偏低、污水处理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较多、能源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来源:中国环境🔹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探经济与环保双赢路径!2023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大会释放这些信号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我省还面临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局部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等多重挑战……”近日,2023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勇出席会议,并在致辞中表示,发展低碳循环的绿色经济不可或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理念与实践,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此次大会由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协办,大会以“发展循环经济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理响巴蜀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四川足迹——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一江春水

生态环境厅审议通过《市(州)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考核办法》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关举措,决定核准广东太平岭、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会议指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利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要求,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重要原则,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短板,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会议强调,核电安全极端重要,必须坚持安全第一,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和要求,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绝对安全、万无一失。要进一步加大核电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核电装备及相关产业竞争力。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草案)》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修订草案)》。会议强调,要推动各项法律法规落细落实,认真做好宣传解读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和企业关切,有效释放稳定预期、改善营商环境的积极信号。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深入细致谋划抓落实的具体工作方案,集中精力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来源:新华社🔹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趣”迎元旦,共话环保!这里的新年仪式感拉满~

谱写美丽四川新篇章”签名墙,机关食堂大厅里更是张灯结彩,目之所及皆是喜庆的中国红,营造出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活动现场,伴随歌曲《新年快乐》欢快的节奏,大家热情高涨参与抽奖,纷纷拿着印有“青山常在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全文实录丨生态环境厅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12月28日,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2023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情况。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作主发布,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张帆,省林草局宣传中心主任马朝洪介绍了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情况,阿坝州副州长朱锐,广元市副市长、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米易县委副书记、县长代坤宏,丹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樱介绍了各地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回答记者提问。厅宣教政研处处长曹小佳主持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全文实录。主持人: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生态环境厅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主要通报我省2023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情况。同时按照惯例发布全省11月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以及近期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今年,我省有9个地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六年西部第一。为全面介绍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到省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以及今年获得命名的阿坝州、广元市苍溪县、攀枝花市米易县、甘孜州丹巴县四个地方党政领导共同出席。下面,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嘉宾: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毅先生;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张帆先生;省林草局宣传中心主任马朝洪先生;阿坝州副州长朱锐先生;广元市副市长、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先生;米易县委副书记、县长代坤宏先生;丹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樱女士。列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生态环境厅19个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共21家。首先,请主发布人雷毅先生通报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开展情况。雷毅: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也是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政府扎实推动,部门强化过程指导,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连年取得佳绩。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今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命名情况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命名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有9个地区榜上有名,与浙江、山东并列全国第一。其中,阿坝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成都市青羊区、成华区、宜宾市南溪区、梓潼县、苍溪县、米易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天府新区直管区、丹巴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六年西部第一。全省已累计建成3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引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比学赶帮、齐头并进的局面初步形成,获得命名的区域,绿水青山向金山转化探索更加多元有力,经济社会整体美誉度和含金量进一步提升,也推动了生态本底进一步夯实,更好地维护了生态安全格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和势头越来越好。我省今年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命名地区主要特点从面上看,今年的创建有三个特点:一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热情高,全省共有140多个地区颁布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今年共有24个市县申请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考核验收。二是部门协作有力,生态环境厅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三是示范带动效果好。全省五个片区均有代表,其中川西北生态示范区阿坝州整体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全省已累计有巴中、阿坝2个市(州)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从点上看,创建成功的县(市、区)各有特点,充分体现了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特色。成都平原地区持续发力,以创促建成效明显。作为成都市主城区的青羊区、成华区环境保护压力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深入开展创建,环境质量改善纵向比成效明显,其中,青羊区2022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率较2020年增加6.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水环境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成华区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较2016年增加62天,PM2.5浓度下降31%,主要河道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以上,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梓潼县位于成都平原北部,是“两弹一星”精神承载地和中华文昌文化发祥地,是翠云廊古柏的重要区域。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88%,绿地率达32.08%,大力推动生态文旅融合,做靓生态康养旅游,获评全省首批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南溪区是川南地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的重要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保护长江,长江干流(南溪段)国考断面水质从Ⅲ类提升到Ⅱ类,建成环长江生态绿廊33.49公里、滨江湿地公园45公顷,成为沿江亮丽风景线、宜宾城市后花园,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米易县是攀西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有“颛顼故里·阳光米易”美称。米易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稻菜轮作、种养循环”种植模式,是全国最早熟枇杷、最晚熟芒果产地,“阳光米易”入选全国前20名最具影响力蔬菜公用区域品牌;大力发展阳光康养旅游,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被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县。苍溪县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被纳入全国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推广,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打造川北生态农居12.9万户,“生态庭园”被誉为“苍溪农民的创造”,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被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优秀案例”。天府新区直管区、丹巴县充分借力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首提地,全区70.1%被划入生态空间,建成连片绿地湿地、河湖水体、城市森林5万亩、天府绿道1200公里,人均公园面积达18.9平方米,聚焦现代建筑艺术、人工湖泊生态景观两大核心资源,打造麓湖生态城,以兴隆湖为核心,布局建设高端产业场景,形成区域竞争力。丹巴县是藏、汉、羌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范区,“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享誉海内外,民宿集群发展的“生态+文旅”模式和有机绿色蔬菜、水果、菌类等农产品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已形成品牌。阿坝州今年建州70周年,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大熊猫、若尔盖两大国家公园的重要区域,全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4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8%,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常年位居全省前茅并保持优良,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长足进步,林草综合覆盖度提升至85.6%,湿地面积由90年代的600余万亩增加到951万亩,沙化年递增率由5.32%下降为-1.36%。下一步工作打算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工作做法。下一步,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一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助力美丽四川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继续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引领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美丽四川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规范创建工作,提升创建质量。重点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特别是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板块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考核验收,发挥各方优势,真正做到好中选优,充分发挥命名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科学引导和推动各地结合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找准创建的途径和模式。对生态本底良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支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地区,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倒逼加大资源能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有进有出,强化动态管理。一方面,坚持以创促建、坚持示范引领,每年推荐命名一批。另一方面,指导获得命名的地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创建地区自我评估、自我监督,认真开展日常监管、年度评估和复核评估。对已命名地区每5年开展一次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地区,撤销其称号,不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媒体朋友们!生态文明建设永无止境。我们鼓励全省各地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创新实践,同时也欢迎记者朋友们深入已经建成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谢谢大家!主持人:下面,请张帆先生通报自然资源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情况。张帆: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交流。首先,我代表自然资源厅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两统一”职责,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一是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保障美丽四川建设。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性工程,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创新开展涵盖耕地、矿产、森林等多要素的自然资源综合动态监测,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岷江干流等重点区域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积极探索自然资源“三维登记”模式,全面摸清了自然资源家底,逐步实现“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其中,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6%;同时,加快推动全省“四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系统描绘国土空间“美丽蓝图”。二是牢牢守住资源安全底线,不断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根基。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严格实行“两平衡一冻结”,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充,连续两年实现全省耕地面积净增加;加快推进稀土、钒钛、锂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推动川南地区页岩气勘查开发试验区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页岩气产区,39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采取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严厉打击土地、矿产资源领域违法行为,“全链条”守护自然资源,“全要素”支撑生态文明。三是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切实筑牢巴山蜀水绿色生态本底。联合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域、跨流域的“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建共享;深入开展长江干支流历史遗留矿山“清零行动”,累计修复面积3778公顷;高质量推进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1.31亿元,生态保护修复面积19.15万公顷。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示范工程,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27亿元,生态保护修复面积716公顷。四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机制改革,更好激发美丽四川建设活力动力。稳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有序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印发四川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不断健全。主持人:下面,请马朝洪先生通报省林草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马朝洪:受省林草局李天满局长委托,首先代表省林草局向生态环境厅和新闻媒体记者长期以来对四川林草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新闻报道表示衷心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全省林草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近年来全省林草系统致力于在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稳步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下面,重点介绍三个方面情况: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获得首批设立,系全省首个成功设立的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对标对表落实创建方案,8个方面28项创建任务基本完成,目前待国家组织检查验收。我省还把贡嘎山国家公园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围绕实现自然保护地布局合理、面积优化、矛盾消减的目标,通过开展价值评估、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并衔接“三区三线”划定等工作,编制完成《四川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正等待国家批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保护范围涵盖了全省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生境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风景秀美的名山大川,为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先后大规模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大规模绿化全川等系列生态工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稳步增强。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持续加强草原鼠虫害等有害生物防治,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趋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2.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以上。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已建成若尔盖、长沙贡玛、色达泥拉坝等国际重要湿地3处、湿地自然保护区32个、湿地公园55处。荒漠化治理积极有为,较上一个监测周期,全省荒漠化面积减少99.31万亩,沙化面积减少277.41万亩,石漠化面积减少330.89万亩。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序推进。大力实施“生态旅游+”行动,推动生态旅游与自然教育、运动体验、森林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今年共举办花卉(果类)、红叶生态旅游节83场,参与人数突破1亿人次,拉动消费约280亿元,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综合产值预计达到400亿元。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原生态产品建设指南,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转型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大熊猫超级IP,全年近200万人次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开展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确定23个单位开展全省林草碳汇试点工作,组建四川林草碳汇创新发展联盟,推进我省林草碳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主持人:下面,请朱锐先生通报阿坝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建工作情况。朱锐:各位领导、各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就阿坝州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经验做法汇报如下。坚持生态建设“责任化”。阿坝州地处四川西北部,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水源补给区,为此,我们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的政治定力。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用力”系列指示要求,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纳入高质量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从战术安排上铆足了定力。始终保持高位推动的行动自觉。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双组长,严格落实“四个亲自”要求,高位推动创建各项工作落实,从贯彻执行上保证了效率。始终保持加压奋进的责任传导。细化制定《长江黄河上游生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出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以明确责任分工倒逼任务完成,从压力传导上倒逼了见行见效。坚持保护治理“多元化”。践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理念,紧扣省委“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实施全域共建共护共保生态。生态空间一体保护。围绕“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持续开展草原森林、湿地海子、雪山冰川、野生动物、珍稀植物、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七大保护”行动,深入打好“大气四控”“四水共治”“净土统筹”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州生态环境质量实现“5个100%”,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探索建立“河湖长+林草长+检察长+警长+家长”协同治理机制,全面实施草原“两化三害”、长江黄河上游干支流域、地灾、污染、增草增林增绿、森林草原防灭火、全域环境综合“七大治理”工程,“高山柳沙障+植灌+种草+施肥+围栏+管护”治沙,“填沟+治沙+灭鼠+泥炭”还湿等方法在全国推广,全州林草综合覆盖度提升至85.6%,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95%以上。生态问题持续整改。实施“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逐一制定“任务、责任、时限”3张清单,建立健全“调度、分析、督办”3项机制,持续整改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838项、完成率96.2%,达到了整改一个问题,避免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的效果。坚持生产生活“绿色化”。坚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围绕“一屏四带、全域生态”发展布局,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农牧业”引领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6+N”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果蔬药菌、牛羊猪蜂等基地建设,推广畜禽低碳循环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生态+工业”引领新型工业化。积极推进成阿、德阿、绵阿“飞地”园区和13个县域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建设,科学推进全州清洁能源开发,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成势见效,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居全省最低。“生态+旅游”引领旅游全域化。围绕大九寨、大熊猫、大冰川、大草原等9大生态资源,全力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逐步形成了春览格桑花开、夏游辽阔草原、秋赏层林尽染、冬嬉冰雪温泉的美好生态画卷。如今,绿色已成为阿坝州发展的“主色调”,生态环境是阿坝最显著的特色和最大的优势,天蓝地绿水净雪白是阿坝最亮丽的风景线。热忱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到阿坝走一走,看一看,实地体验“熊猫家园·净土阿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无穷魅力。主持人:下面,请张世忠先生通报苍溪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张世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交流,我代表苍溪县向大家长期以来对苍溪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苍溪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因“树浓夹岸、苍翠成溪”而得名,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保护地、中国雪梨之乡。在这里,爱国诗人陆游留下“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的念念深情,诗圣杜甫尽情抒发“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的洒脱豪迈。可以说,绿色是苍溪的最美底色,生态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富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制度基本健全、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状况指数全面提升的目标,先后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省首批生态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政策,用心呵护绿色家园。我们全力保障生态安全,实施全域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实施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行动,建成三溪口国家森林公园康养基地、5000亩梨仙湖湿地公园。我们全力保护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1.3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面积未减少、性质未改变、功能未降低。嘉陵江、东河、插江的河湖岸线保护率分别达到92%、91.9%、100%,河流水环境质量稳定在Ⅱ类以上,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入江水全部达标,实现了“一江清水出苍溪”。二是充分发挥独特资源禀赋,用心打造绿色产业。我们持续擦亮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两张国字号名片,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24个,特色产业规模34.2万亩,培育6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种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我们发挥清洁能源优势,亭子口水利枢纽累计发电量超266亿千瓦时,上缴税收21亿元;建成元坝大坪、新观、永宁等3个天然气净化厂,年产值达20亿元。我们挖掘“一江两岸”景观优势,打造梨仙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加快建设嘉陵江生态文化廊道、“月神部落”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文旅项目,生态康养旅游业实现年收入40多亿元。三是聚焦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用心构筑绿色生活。我们倡导生态生活,全县单位能耗下降12.5%,清洁能源气化率达95%以上。城镇污水综合处理率达89%,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被纳入全国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推广。我们共筑生态文化,持续开展“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美丽苍溪”主题宣传活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为91.85%,参与度达93.14%。我们打造宜居家园,建成嘉陵绿道35公里,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2.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17平方米,实现了“出门能进园、移步就换景”。如今的苍溪,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河湖绕城、充满活力,成为苍溪人民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每年3月18日,是苍溪梨花节开幕的日子,我们诚挚邀请各位领导、新闻媒体朋友们到苍溪走一走,转一转,呼吸梨仙湖花的芳香,品味嘉陵江水的甘甜。我们在“红色苍溪、醉美梨乡”等您来!谢谢大家。代坤宏:下面,请代坤宏先生通报米易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就米易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情况和大家作简要分享。米易,古称“迷昜”,意为被太阳迷恋的地方,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帝的诞生地,素有“颛顼故里·阳光米易”的美称,是一座“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市。近年来,米易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写好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奋力打造美丽四川建设的“米易样板”。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高水平编制《米易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米易县“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等综合性规划,积极推动出台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将全县14%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设立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白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3个。坚持把示范创建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市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格局,严格落实调度、通报、约谈等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创建。坚持系统治理,高水平厚植米易绿色生态本底立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和安宁河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营造林21万亩、生态修复2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被中国气象局评价为“超过全国90%的天然氧吧城市”。坚持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田长制、林长制,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32座,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1.2%,国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五年为“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米易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本底持续厚植。坚持融合发展,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园区建设相结合,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建成主题公园7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美丽庭院1200余家,建成农文旅融合百里环线,成为西南地区首个“盒马县”,获评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同时,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做强阳光康养产业,建成国家4A景区2个、A级景区6个,年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获评天府旅游名县。最后,诚邀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经常到米易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享受不一样的阳光康养之旅!我们在米易等您!谢谢大家!主持人:下面,请李樱女士通报丹巴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关工作情况。李樱: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此次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新闻发布会,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媒体朋友们对丹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宣传,非常高兴就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相关情况与大家交流。丹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是川西高山峡谷、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童话世界”和“地球之花”,“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享誉内外。近年来,丹巴县始终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务实举措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打造“两山”转化“丹巴样板”。一、坚持着眼长远发展,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力守护好丹巴绿水青山。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把健全完善创建制度和生态保护、开发利用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的闭环工作运行机制。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统揽,全力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9万亩、兑现退耕还林661.7亩,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和行政村垃圾转运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9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70.59%,完成100公里交通干线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50公顷,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52起,处罚金额1000余万元;空气环境质量连续四年排名全省前列,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Ⅰ类标准。二、坚持聚焦价值转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模式,全力维护好丹巴人民最普惠民生福祉。我们坚决锚定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生态价值转化,着力算好“生态账”和“经济账”。大力发展“生态+文旅”,充分挖掘利用丹巴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支持特色民宿集群发展,首创推出“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全域全季旅游营销模式,全力打造“美人谷·丹巴”特色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突破3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9亿元,群众因旅受益达70%以上。大力实施“生态+农牧”,立足“生态、绿色、有机”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持续上升!省林草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2月28日,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省林草局宣传中心主任马朝洪就省林草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通报及媒体问答全文一起来看!↓↓↓受省林草局李天满局长委托,首先代表省林草局向生态环境厅和新闻媒体记者长期以来对四川林草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新闻报道表示衷心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全省林草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近年来全省林草系统致力于在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稳步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下面,重点介绍三个方面情况: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获得首批设立,系全省首个成功设立的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对标对表落实创建方案,8个方面28项创建任务基本完成,目前待国家组织检查验收。我省还把贡嘎山国家公园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围绕实现自然保护地布局合理、面积优化、矛盾消减的目标,通过开展价值评估、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并衔接“三区三线”划定等工作,编制完成《四川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正等待国家批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保护范围涵盖了全省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生境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风景秀美的名山大川,为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先后大规模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大规模绿化全川等系列生态工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稳步增强。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持续加强草原鼠虫害等有害生物防治,有效遏制草原退化趋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82.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以上。全面加强湿地保护,已建成若尔盖、长沙贡玛、色达泥拉坝等国际重要湿地3处、湿地自然保护区32个、湿地公园55处。荒漠化治理积极有为,较上一个监测周期,全省荒漠化面积减少99.31万亩,沙化面积减少277.41万亩,石漠化面积减少330.89万亩。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序推进。大力实施“生态旅游+”行动,推动生态旅游与自然教育、运动体验、森林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今年共举办花卉(果类)、红叶生态旅游节83场,参与人数突破1亿人次,拉动消费约280亿元,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综合产值预计达到400亿元。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原生态产品建设指南,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转型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大熊猫超级IP,全年近200万人次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开展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确定23个单位开展全省林草碳汇试点工作,组建四川林草碳汇创新发展联盟,推进我省林草碳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新华社:在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建立国家公园,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事项,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请问省林草局在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显著性成效?马朝洪: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林草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为重要抓手,持续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林草力量。一是协同联动共建合力增强。坚持“一盘棋”思想,与国家林草局以及陕西、甘肃两省政府构建局省联席会议机制,与陕西、甘肃林草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司法协同保护的意见》。探索推动省内共建共管工作模式,成都、雅安等片区组建社区共建共管委员会81个,基层保护站所、乡镇人民政府、企业和群众等多方力量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二是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协同甘肃、陕西出台《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跨三省的协同立法,标志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正式进入三省协同法治保障新阶段。四川出台《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实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三是栖息地质量持续向好。着力维护国家公园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出台矿业权分类退出办法、小水电清理退出方案等,稳妥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矛盾处置。加大巡护力度,划定管理网格106个,设置固定巡护线路663条。聚焦大熊猫重要栖息地、重点生态廊道修复和野化放归基地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70.63平方公里,大熊猫野外年遇见率由178只上升到185只。四是保护基础不断增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川金丝猴、扭角羚研究中心和五一棚野外工作站、邓生生态定位观测站,埋设界碑、界桩、功能区桩3376个。推进数字化管理,启用巡护和地类变化监测APP,开展“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试点。强化科技支撑,聘请“两院”院士等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熊猫科学研究院,与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大熊猫学院”,开展野生大熊猫病毒分析、野化放归等多领域科学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等40余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申报实施基础科研项目300余个。🔹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生态环境厅审议通过《市(州)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考核办法》

近日,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市(州)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旨在全面压实市(州)生态环境局履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职责,切实保障全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办法》共10条,明确考核原则、考核内容以及结果运用。《办法》配套的实施细则设置了领导及管理、行政审批许可、辐射环境监测、辐射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执法等5大类25条具体考核指标,针对有创新和亮点的工作设置了12条加分项指标,指标涵盖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各方面,并根据各市(州)监管任务量不同突出差异化考核。🔹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开展述责述廉述党建

12月28日,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述责述廉述党建。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俞红梅通报2023年监督执纪执法工作情况,厅领导班子成员逐一向厅党组汇报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会议听取了审计处(巡察办)、生态处、大气处、土壤处、宣教政研处、第五监察专员办、大气中心、外合中心共8个单位党组织书记述责述廉述党建,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陈秋绿就抓党建工作进行点评,参会人员对述责述廉述党建对象进行民主测评。会议指出,一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驻厅纪检监察组有力监督下,厅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会议强调,要客观分析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形势,时刻保持一以贯之的政治定力,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加快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提供坚强保障。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防严控执法、环评、监测和资金分配等职能领域廉政风险,常态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提升巡察监督质效。要持续用力纠“四风”树新风,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要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抓好各级领导班子选配和年轻干部培养。要统筹谋划明年重点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厅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驻厅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厅机关各处(室)、监察专员办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机关纪委委员,厅管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和部分政风行风监督员参加会议。🔹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阿甘凉前三,眉泸宜后三!11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12月28日,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我省11月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甘攀绵前三,自内资后三!11月全省地表水排名公布

12月28日,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我省11月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未执行应急减排措施 生态环境厅通报2起执法典型案例

12月28日,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起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案例一自贡市富顺县兜山镇宝峰矸砖厂通过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方式逃避监管排放大气污染物案2023年7月18日,自贡市富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富顺县兜山镇宝峰矸砖厂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砖厂隧道窑正在生产,脱硫系统未运行,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通过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该砖厂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第四条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第三项的规定,自贡市生态环境局对该砖厂隧道窑实施查封,作出罚款34.81万元的处罚决定,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例二乐山市五通桥区恒之鑫木业有限公司未按照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案2023年12月3日至15日,乐山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12月12日,乐山市五通桥生态环境局根据区经信局提供的用电异常数据,对管控清单内的乐山市五通桥区恒之鑫木业有限公司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1台数控雕刻机、1台推台锯正在进行机加工作业,未落实《乐山市2023—2024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开料、机加工、打磨、施胶、调漆、供漆、涂装、干燥/烘干等涉气排放工序停产”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要求。该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民应当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的规定。依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乐山市生态环境局于2023年12月12日向该公司下达查封决定书,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查封。🔹
2023年12月28日
其他

生态环境厅审议通过《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近日,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务会,审议通过《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是对原试行《办法》的修订,旨在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提出的新要求,共有总则、职责分工、运行维护、资金保障、监督考核、附则等6章29条。该《办法》明确民宿及农村餐饮业产生的污水达到相关要求可进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等非生活污水不得进入,细化了合同签订、安全生产、进出水水质监测等条款,增加了群众参与等相关内容。🔹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资阳市反馈督察情况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2023年10月17日至31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资阳市开展了第三轮第二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12月27日,督察情况反馈会在资阳市召开,会上播放了生态环境问题专题片,督察组组长、省政协副主席杜和平通报督察情况,资阳市委书记元方作表态发言,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善平主持会议。督察组有关人员,资阳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自10月17日进驻资阳市以来,督察组调阅文件资料450余份,个别谈话党政领导干部14人,受理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413件,对3个县(区)和5个工业园区实施全覆盖下沉督察,现场核查点位103个,走访问询单位7个,专函督办突出问题3件。督察发现,资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水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明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力、其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4个方面的问题。按照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要求,资阳市应在督察情况反馈后30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任务清单,报省委、省政府,抄送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整改任务清单印发后6个月内报送整改落实情况。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调度、抽查整改进展情况,对重点整改任务实施盯办,直到问题彻底解决。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调查,将按程序移送省纪委监委机关处理。🔹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生态环境厅党组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有关重要会议精神

典型案例丨达州市万源市重发展轻保护,石材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02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