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好每个人心中的“塞罕坝”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考察时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从1962年369人豪迈上坝,到如今近2000人的创业者。三代人用55年的时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塞罕坝精神,最好方式就是守好自己心中的“塞罕坝”。

守好自己心中的“塞罕坝”,就要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塞罕坝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坚定必胜的信心,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代接着一代干。面对一次次苗木大面积死亡,塞罕坝人没被击垮,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一次次从头再来。实际上,矢志不渝的拼搏和奉献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密码”。“铁人”王进喜、“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新时代雷锋”徐虎、“马班邮路”王顺友、“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时代楷模”王继才,无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拼搏和奉献,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着、奋斗着。

守好自己心中的“塞罕坝”,就是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林场始终不变的职责使命。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塞罕坝人从一开始坚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辉样板。

守好自己心中的“塞罕坝”,就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塞罕坝的每一棵树木都蕴含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每一片绿叶都见证着生态文明的进程。从单一的销售木材,到现在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40亿元,每年旅游门票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塞罕坝的发展书写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之无愧的范例,走出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深刻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论断。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坚定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扛起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和担当。

弘扬塞罕坝精神,赓续塞罕坝人的精神血脉,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住、经营好心中那座“塞罕坝”,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长征路上再立新功!

来源:中国环境、荆楚网


🔹 “一把手”现场督促,四川各地边督边改,获群众点赞!

🔹 守护绿水青山的忠诚卫士

🔹 她们已入围全国“环保设施讲解员PK赛”!请您支持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