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攻坚】从“坚决”到“深入” 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核心阅读✦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说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更高。也就是说,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数量大、分布散、隐藏更深且更不易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锚定精准治污的要害,深刻把握“科学治污”内涵,增强依法治污的保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科学治污新格局,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从“十三五”我国提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到“深入”,一词之差,将带来重大的转变。“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总体工作思路,深刻把握“科学治污”内涵,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污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科学治污新格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保障。
协同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三生”共赢发展之路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组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为此,在科学治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协同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发展之路。
顺应自然规律,守住自然系统生态安全边界。自然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过去人类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以环境污染换取经济发展,极大损害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基础。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要研究自然系统的演变规律和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自然自身的恢复力,借用自然的力量来修复自然,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要针对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性矛盾,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实现产业生态化、能源绿色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支撑引领作用,使绿色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激发经济转型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形成经济增长的绿色新动能。
培育绿色理念,构建生活系统的绿色模式。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释放强大消费潜能,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新动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铺张浪费、过度消费等现象依然存在,这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目前,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尚未普遍形成,还需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宣传教育、绿色文化建设等来引导正确的消费行为。要强化生态保护与资源节约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绿色旅游、有机农业、绿色建筑等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发展。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绿色生活成为新时尚。
强化系统治理 构建科学治污支撑体系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环境污染治理、保护修复、环境管理的科学水平不断提升。但总的来讲,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尚显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升。为此,急需建立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执法监督”的科学治污支撑体系。
加强源头预防。一方面弄清问题成因,对症下药。通过系统分析,开展机理和规律研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大气攻关项目精细化解析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每座城市的排放源,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另一方面通过规划环评、政策环评、资源利用评估等手段,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比如面源污染是一个系统性难题,要依靠源头的政策创新,借助生态学方法去解决,推进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保护性耕作等减源技术。全国14亿多人口,14亿多张嘴每年消费1.3万亿斤粮食,背后是数千万吨的化肥、农药消耗,从根上开展研究,研发使用绿色化肥农药,落实光盘行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进过程控制。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实行全过程控制,不仅可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污染物减排效率提升,还可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局面。通过清洁生产的“效益激励”机制,可有效化解环保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持续推动企业自我改进,实现绿色升级。以面源污染控制为例,要积极推进生态沟渠、生态干渠等过程拦截技术,以及人工湿地再处理等治理技术。同时要坚持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建立完善过程控制的指标体系,将绿色发展要求纳入生态环境标准中。
服务执法监督。研发信息化、高效化的监管执法工具,打造智能化监控预警和数据分析平台,用科技的手段化解基层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难题。一方面应用科技手段,在方便地方环保执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提升环境执法的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及其精准化水平。环境治理问题的本质是社会管理问题,需要平衡好各方的关系,着力打通机制,各方齐发力,强化联防联控,推动形成多元共治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社会组织的监督机制,使其在生态环境监督中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
统筹兼顾、系统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又将面临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为此,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协同治理,有效支撑科学治污。
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绿色科技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对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技术类型和产业形态进行全面的绿色改造。我国生态环境科研能力与减污降碳总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一大批核心瓶颈技术和适用可行技术亟待突破。鉴于此,一方面,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展开科技攻关,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的总目标与各项任务。另一方面,创新不只是科学原理、工艺技术、治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执法创新和绿色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等,要全面提高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效能。
加快现代化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坚持多元共治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鲜明特点。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就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促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各主体形成环境治理合力,实现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和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以共同推进区域环境的有效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触及的矛盾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范围更广,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数量大、分布散、隐藏更深且更不易发现。首先,要尽快构建全民共治共享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各方治理主体的积极性、自觉性,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其次,突出社会治理理念,更多关注城市和广大乡村社区层面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强化社区环保自治能力,将生态环境治理向基层下移。
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模式,以起到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结合“十四五”时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向中长期“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针对重大区域性、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组织科技攻关。一方面,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多技术多产业跨界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超前谋划,改变科研产出落后于治理需求、跑得慢的状况。促进科研成果集成转化落地,破解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孤岛现象”。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突破科研院所“单兵作战”的发展约束短板,形成支撑生态环境管理的整体合力,构建全国生态环境科技“一盘棋”格局。
来源:环境与法制 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