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安竹林村治水“一举多得”

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行走在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上,栩栩如生的彩绘墙画与绿意盎然的田野交相辉映。

△竹林村沃野展新颜。牛秋鹏摄

竹林村,是花桥镇2021年全国18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核心村之一。

花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雷波向中国环境报记者介绍,“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包大揽、不做表面文章”,近年来,竹林村对农房进行风貌塑造,同时对广场、廊桥、荷塘、河道等休闲场地及相应设施、景观进行修缮打造。

“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尊重本土的风格,坚持使用本土材料、尊重本土面貌、突出本地特色,像砖石也是从当地采石场直接拉出来的。”雷波指向荷塘,“这里的水捧起来是清亮的,老百姓都可以在里面洗菜。”

加快推进农村路、水、电、气、讯“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五大行动”……雷波介绍,竹林村持续推进“五类农房”改造,同步实施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和乡村旅游提质,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景色不错缘于竹林村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模式。

为更好推动散户污水治理,从2021年起,当地将“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结合,实施了“厕污共治”项目,采取“3+1+资源化利用”模式。

△竹林村实施的“厕污共治”项目。广安区人民政府供图

何为“3+1+资源化利用”模式?

雷波介绍,就是通过在室内建设厨房废水收集池、在厕所适当抬高蹲便器位置等方式,将“黑水”与“灰水”分开收集,“黑水”经三格式化粪池发酵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洗浴废水等“灰水”经隔油池、灰水池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2022年,竹林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20万元,完成农房改造103户,‘厕污共治’实施207户,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目前,全村75%左右的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雷波说。

村资源化利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既美化环境又带动“稻田+”综合种养,养殖稻鱼稻虾300亩,产业得到了发展,也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农村美、村民富。

△竹林村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邓前程摄

竹林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践,是当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

采访过程中,广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唐华告诉记者,广安区除场镇周边或新村聚集点(集中院落)外,农户居住多呈点状分布,农房间距远、地势高低不一,不利于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

唐华介绍,在对全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红线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现状、农村用排水方式、现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系统摸排的基础上,目前,当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分类施治,采取三种治理模式,即对场镇周边农户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场镇管网进行治理,对新村聚居点或集中院落通过修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收集治理,对农村散户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等设施收集处理后实现“资源化利用”。

“过去,我们农村污水治理是‘政府单打独斗’,现在是全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唐华说。

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行政村分别达到50.8%、62.5%和68.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逐年提高、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户治污治水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分类施策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辖区内水环境质量。尤其是采用‘3+1+资源化利用’对农村散户污水资源化利用,大大削减了化肥使用量,对水质、土壤改善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唐华表示。

来源:中国环境APP

🔹 王晓晖会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 翠云廊古柏为何长青?🔹 生态环境之星 | 饶瑶:勇挑重担,提升环保资金使用质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生态环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