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强大力量。
▲5月2日,游客在位于合肥市的安徽博物院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立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特征。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讲人民性。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维度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密结合。必须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作为文化活动和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出可以提升人民精神品质的文化精品。把作为服务主体的人民群众当作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
坚持文化主体性和包容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着文化主体性和多样性相互促进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也是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所具有的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标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就是文化主体性最有力的体现。坚持文化主体性,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在全球文化交流中保持中华文化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自然结果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文化主体性和包容性相统一,需要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人类文明新形态,持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深厚文化底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注重加强同世界上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在向世界叙说中国故事、中国价值、中国理念的过程中,助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坚持文化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文化继承性和创新性有机统一的发展规律。文化的继承性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体现为动态的历史过程,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文化的创新性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革故鼎新的创造,表现为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特质,也是贯穿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的精神底色。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坚持文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要赓续历史文脉,以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推动中华文化焕发新的光彩。大力发扬开拓创新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推动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迈上新台阶。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既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文化的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着文化的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一方面,文化所具有的经济属性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中所具有的商品性以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产品,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加快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特别是针对互联网这个新阵地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问题,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快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立风清气正的新阵地。坚持文化的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相统一,就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现代化,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加速新型文化发展方式和传播渠道的生成,激发文化产业内生动力,推出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文化要求。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以高质量文化建设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坚持明体与达用相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体”一般是指事物的本质、核心,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明体”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是功用和方法,“达用”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明体”主要强调的是对新时代文化理论与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就文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达用”主要强调的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的系统谋划和具体部署,即“七个着力点”的实践要求。“明体”与“达用”在文化建设进程中相辅相成,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运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现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强大思想武器,又是科学行动指南。在落实“七个着力点”的实践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政策,持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张万玉 陈思洁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往期精选
正确认识“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王晓晖在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扎实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奏响西部奋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