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愤怒!手术刀下的谎言!

成道社 2022-05-05

动向观察,热点聚焦,每日中产微摘:



▲黄洁夫 原卫生部副部长 协和医院肝胆外科著名医生、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




····



01


无效的医疗

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




▲德国医生尤格·布雷希所著《无效的医疗》一书,揭开了医疗领域的“灰色面纱”。他在书中揭示了的医疗领域的种种“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常常无情的侵害着无助的患者和家属,在欧美,一些不透明、不清晰的治疗方法渐渐被民众所怀疑和屏弃。


在一次全国政协医卫组委员联组讨论上,

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黄洁夫说:

很多药不是该吃的,却在吃;

很多治疗是不需要的,却在做;

很多手术会使病人更痛苦,却也在做。

这是现在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美国,40%的医疗是无效的;

在我国,这种现象也已经非常突出。


《无效的医疗》一书,

给出了这样一组真相:

全世界25000种医学刊物,

每年发表200万篇医学论文,

但其中70%研究结果都不公之于众,

因为这些论文反映的是现代医疗的负面和弊端,

是医疗界的“雷区”,

一旦公布对医疗机构非常不利。 



以下,是各种常见疾病的“无效治疗”真相——



02



真实的癌症

可以和人共存,只有极少数才具危险


▲上海瑞金医院前院长朱正纲:医生们,肿瘤患者们,请不要开刀,开一个死一个


几乎所有年长者体内都会有若干肿瘤,

哈佛医学院的朱达•福克曼和拉格哈•卡卢里指出:

“大部分人都有些许肿瘤,而不自知。” 

但只有极少数肿瘤才具危险。

癌症并不像医生说的那么可怕,

即便晚期的癌症都有很多保持稳定不发的,

只要不去轻易“打搅”癌肿与免疫系统的“平衡对峙”状态。 


著名老中医李可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

《参考消息》曾登过:美国做过一个试验,

给一部分65岁到80岁年龄段

正常死亡的老人做尸体解剖。

解剖的结果是,这些人全部都有肿瘤,

有的肿瘤有拳头那么大,十公分左右。

但是本人在生前没有什么感觉,

一直到死都没发现自己长了肿瘤。

这个说明啥问题啊?

说明,肿瘤可以和人共存,

只要你不惊扰它,它也不能危害你。


在与肿瘤的过招中,外科已显露出它的极限。

近两年,国外提出一个“转化治疗”新概念。

颠覆了传统的肿瘤治疗观念,

认为肿瘤治疗应该是,

在手术前先把病灶控制好,

把转移灶缩小甚至消除。

来自上海瑞金医院据此发现了一种新方法:

“术前新辅助腹腔与全身联合化疗”。

该医院前院长朱正纲说,

一年多前,瑞金医院开始探索这种治疗方法,

结果令医生们吃惊:

原本大面积扩散的肿瘤细胞不见了,

腹水不见了,

拳头大小的肿瘤缩小到豆粒大小……

一批晚期患者在几个疗程后,

再接受肿瘤手术切除,存活至今。



03



子宫切除手术

坑了多少女人?谁割谁后悔


美国加州有将近一半的妇女过世时没有子宫,

德国妇女则有三分之一在有生之年做了子宫切除术。

中国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但搜索“子宫切除”这一关键词,

有近800万条相关内容出现。

然而,妇科女医生芭芭拉•艾瑞华格娜指出:

其中有8成手术,

“就算现在来说也非真正必要”。

其实这种所谓的子宫切除术,

只有一成的病例是不可避免的,

即妇女长肿瘤、子宫有大量出血或脱落的危险时。


事实上,子宫肌瘤的瘤多数是良性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洪莉介绍,

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

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

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

但是如果单个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cm,

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

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有国内的中医学者指出,

很多女人割完了后,

没几年又长出来一个瘤,

为什么呢?

你的病根没有去掉,

再加上手术后遗症,

你的身体可能会越来越糟糕!

你割掉了子宫,

就意味你的排毒通道没有了。

你会发现凡是摘除子宫的人,

脸上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出来了。

怎么来的,与你切除子宫有直接的关系。



04



真实的支架手术

讽刺:没做手术的,比做手术的康复率还高



▲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做了一组对比试验,惊呆所有人!


德国莱比锡医院的外科专家,

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

他们将100位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的患者分成两组,

一组手术,

另一组不手术、每天锻炼身体,

一年后,手术组的康复率70%,

而没有做手术组的康复率却达到88%。


中国曾有个35岁男性病例,

一天他心脏稍感不适,来医院就医,

医生们发觉此患者有较强经济实力,

于是兴趣油生,

后来在治疗过程当中居然给他心脏植入17个支架,

使他终于无力支撑如此“优厚的治疗”撒手人寰。


著名心血管专家、北大人民医院教授胡大一,

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桥。

它对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有效,

但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

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

不能做支架、不能做搭桥就只能等死?

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在没有支架、没有搭桥的年代,

我做了30年医生,

很多老年人活得好好的。

高血压的大多数患者应该吃药,

而冠心病患者不要盲目地去做支架。

我作为心脏科大夫,

不建议做支架。


趋利的医疗体制,

按支架数手术量付费,

支架手术越多,医院收入越多,

灰色收入越多,企业盈利越多,

形成了多赢的利益链,只有患者没赢。



05



真实的椎间盘手术

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给自己做



▲英国在一次外科医生研讨会上,研究人员对220位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没有一位愿意因腰痛而接受手术治疗的。图为电影《英国外科医生》剧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

腰椎间盘切除术,

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

然而,诸如定位错误、神经根损伤、

椎间盘炎、腰椎失稳等,

严重手术失误与并发症时有出现,

成为骨科医师的一大困扰。


《无效的医疗》一书中还记载,

“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有四成是失败的,

甚至术后病情恶化的达到了12%。

英国在一次外科医生研讨会上,

研究人员对220位整形外科医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没有一位愿意因腰痛而接受手术治疗的。 


那么,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果不做手术,还有什么办法?

英国的柯拉马医生强调:

脊背本身有惊人的自愈能力,

免疫系统的细胞会将从椎间盘脱位的物质视为异物,

通过酵素加以溶解,

这就是自愈作用,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柯拉马医生认为,

脊椎保健要坚守八大原则:

1、保持活动,

2、保持背部挺直,

3、弯腰拣东西时采取蹲姿,

4、避免抬举重物,

5、承重时平均分配并贴近身体,

6、坐时保持背部挺直,

并使上半身得到支撑,

7、从事运动时,最好是游泳(自由式或仰式)、

跑步或骑单车,

8、每天锻炼背部肌肉。



07





面对无效医疗,怎么办?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医生只是我们的助手


疾病究竟是如何被治愈德?

到底是医学,还是人体自身?

台湾学者林光常,

在为《无效的医疗》所做的序言中写道,

在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中,

我们很难区别,

疾病的治愈,

究竟是成罐的药品和外科手术的作用,

还是身体自我康复的结果?

乌尔姆大学医学院临床经济学教授弗兰克•波兹所特认为:

“如果要严格看待卫生体系的成果的话,

那就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中不少案例要归功于患者的自愈力。”


若干病症其实倾向于自发消退,

所以实际上是靠人体自然恢复的。

感冒时,找好医生是7天康复,

遇到不好的医生则需要拖延了。 

即使患者因为这种自愈力病情得以改善,

但他们自己和医生还是会将这种好转归功于医疗措施。


例如:关节炎,

在进行治疗的病患当中,

约有35%的关节炎患者不管做了什么,

都会自动康复。 


知识可使大家了解自己能为健康做些什么:

要看诊就去找一位不一定要开药给你、

但鼓励你为自己的健康负责的医生。


顺应生命的自然变化,

是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

许多研究都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果:

只要每日活动筋骨,

就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

记忆力减退、忧郁症、糖尿病等等疾病的风险”。

就连患乳腺癌和肠癌的机率,

也能通过多做运动来降低。

这个道理适用于每个年龄层;

只要我们着手增进自己的健康,

就永远不会太迟。

时常活络筋骨的65岁以上的妇女,

相对来说骨折的机率就比较小。

每天走上3公里的老人,

就常比走不到一半里程的人来得长寿。


本文参考资料:

《无效的医疗》(作者:德国医生尤格·布雷希)

《刘端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晚期肿瘤患者的就医恐惧从何而来》(来源:健康报)

《朱正纲:医生们,肿瘤患者们,请不要开刀,开一个死一个》(来源:文汇教育)

《为什么说“子宫肌瘤,谁割谁后悔”?》(来源:网易)

《忽悠国人多年的这18种常见病,听着挺吓人,其实绝大部分不用治!》(来源:健康时报)

《李可:肿瘤不要做放疗、化疗,可以和人共存》(来源:院长在线)

《胡大一:不做心脏支架、心脏搭桥就只能等死?太荒谬了》(来源:心脑健康在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