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中山崛起,佛山东莞以何为继?
近日,由广东省制造业协会、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6年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
广东制造业500强出现的区域分布变化值得关注。其中,珠海入选企业数57家,比2015年增加35家,入选企业增加数量全省第一;中山入选企业数36家,比2015年增加13家,入选企业增加数量全省第二。
把观察的时间维度拉长就会发现,珠海、中山领跑广东制造业不是偶然,而是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增速。2014年,中山仅有17家企业入选,数量占比为3.4%;2015年增加到23家,数量占比4.6%;到2016年,36家企业入选,占比7.2%——三年内,中山入选企业增加19家,增速达112%,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同属珠江西岸的珠海。同时间段,珠海入选企业数量从23家增长到57家,增长了34家,增速达148%。
速度体现格局之变。一直以来,珠江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三城被东岸诸城远远甩到后头,发展滞缓、为人诟病。历经三年长跑后,珠海与中山的制造业已经发生了跨越式的提升,在全省制造业中的分量正在变重。2014年,珠海、中山在广东制造业500强中仅占40家,比重为8%;到今年,珠海、中山已经共有103家,比重超过20%。珠海从第七跃居第四,超越了有“世界工厂”美誉之称的东莞,中山、江门更是双双超越惠州,珠西三城集体完成了从珠三角制造业500强垫底到稳居中游的逆袭。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实体经济低迷的背景下,珠海、中山制造业异军突起,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制造业中一抹最亮的色彩。尽管从整体经济体量来看,由于多年累积形成的基数差异,珠中江依然落后莞惠,但制造业500强增速和比重的变化却一直是观察区域制造业变革趋势的先行指标。强者恒强的格局已经打破,在传统制造业的肥沃大地上,新的制造业势力开始萌芽并茁壮成长。
为何珠海、中山增势如此迅猛?答案在于以新兴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制造新动能初显成效。就近年中山上榜企业来看,高新企业和上市企业一直占据“大头”,涉足新技术、新领域、新产业等新经济形态的企业迅速崛起。今年,以机器人业务为主的中山民企松德智慧首次登榜,2015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同比增长162.76%。
此外,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也给珠海、中山带来巨大的区位红利。香港路政署最新消息显示,港珠澳大桥2017年完成通车目标不变,而打通深圳中山半小时经济圈的深中通道将于2021年建成。有意思的是,本次中山市上榜500强的36家企业,有一半聚集在火炬区,而这里正是深中通道从深圳宝安区进入中山的首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珠西的制造业崛起趋势还将延续,新动能、新区位的红利在未来长达五年的时间里还将进一步凸显。相继超越惠州、东莞之后,珠海、中山已经直逼佛山,特别是佛山的南海、顺德分别把主要精力瞄准金融业和会展业之际,给默默苦练制造业内功的珠海、中山带来弯道超车的契机。毕竟,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这一绝对值的较量上,中山同样增速惊人,与佛山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2015年,中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8家,而同年佛山全市合计高新技术企业才716家。
面对凭借新制造动能崛起的珠海、中山,传统制造大城佛山和东莞,你们准备好了吗?
来源:时代周报
要参与并发现更多精彩讨论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