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梁舍人,见证舍人大街的千秋故人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729r8xjd&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资料图片:2003年2月,禅城区福禄路内的拆迁现场
舍人大街位于禅城旧城区中部福禄路,南接惺台公,北连锦华东路。据自小居住在舍人大街附近的霍伯伯说,以前舍人大街有一座舍人庙,而近年旧城改造,舍人庙已被拆去,改建为“银花总汇”商场后部。旧时舍人大街纸品作坊云集,是福禄路众多纸品店的后工厂。
关于含人大街的命名,有一段孝子故事。据资料记载,梁舍人是本市福禄里一位普通居民。相传在他19岁那年,代父经商。一次自广西贩柴归来,途中遇飓风,落水而死。父母在家都不知情。一日,忽有船家在门外唤“梁相公”,家人开门惊问:舍人什么时候回来了?船家说是舍人带他来的。原来,舍人怕双亲牵挂,显形催舟引柴而归。船至佛山后,他请船家随在他的后面,自己先行数步回家。船家跟随来到梁家门外久候不见舍人出来接应,才喊出声来。
听完船家讲述事情经过,描述舍人音容面貌,梁家举家惊愕,立即随船家至河边验柴。才信舍人已死,悲痛万分。后来,里人称赞舍人因孝心而得神助,遂被立庙祭为财神,香火长盏。建庙的街道也被取名舍人大街,附近也均以舍人前街,舍人直街、舍人后街命名。
千秋故人情
还原一条老街源起的历史,即还原这座城最初的品格。舍人十三街——用十三条街纪念一位善心人的孝义,对美德的崇尚,古已有之,即便是普通人,也在街坊心中活成了神。这个精神信仰曾在几百年前造就一段佳话,如今在将近消逝的里巷中隐约还能找到老祖宗留下的遗风。
信仰美德
用十三条街纪念一个人
」 不论是史实抑或是传说,舍人十三街的源起铭刻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态度——对美德的希冀,是维系一个社会最坚实的基础。
据传,明代,家住佛山福禄里的梁舍人,父亲经营火柴生意。梁舍人平日为人孝义有加。街坊邻里有难,梁舍人都会鼎力相助,深受街坊们赞颂。
向善疾恶向来是我们的传统,坊间习俗,凡是具有美德之人,身后都容易化身成神明来护佑一方百姓。从人变为神,更多的是倾注了百姓的愿景,把“美德之魂”作为寄托美好生活的载体,让被世俗所蛊惑的心得到坚实的维系,使人在喧哗中保持自省。
有爱便活得自在
钢筋水泥高楼、红砖二层房、青砖小瓦屋、清末民初古建……随着时间倒回,几乎铺陈出一幅历史画卷。
几十人同住的日子,每天共享一个大厨房、两间浴室。煮饭时聊家常,分享悲欢哀乐,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其他人的生活导师,给予最真诚的意见。谁家有麻烦,大家群策群力帮忙解决。小孩子嘻笑奔走,如兄弟姐妹般亲密。分食是大宅里的习惯,有好吃的绝对每户皆有。轮到谁搞公共卫生,从来没人偷懒怕吃亏。
围屋文化里的和睦共处、尊老爱幼、互助互爱,在佛山曾是大家的精神所望。
在舍人十三街居住的老一辈,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他们的心里,有时彼此并没有分得那么清,能互相照顾一起仰望幸福,其实是生活中最庆喜的事。没有血脉相连,没有宗族固守的族规、家训,因为友爱、温暖,所以可靠,人自然活出了应有的态度。
「时代会变」
人心能否不变
李刚特意给了我们一张纸,上面写下舍人十三街的所有街名——舍人街,舍人上、下、左、右、新、前、后、横、大、直、正、中街。
若问一辈子忘不掉的是什么,也许就是温馨的光景和美丽的似水年华吧。
综合 《南方都市报》《佛山日报》C2000网友
要参与并发现更多精彩讨论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