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猛龙过江》与你扯谈功夫和李小龙
"
本文使用了大量动图
请自行斟酌上网方式
"
导语:在十几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和基友进行了一段对话。内容大致为:我问他跆拳道难不难,他说没我想得那么难,如果想学可以先教我些拳击。从此新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了。
本文以李小龙的经典功夫片《猛龙过江》来聊聊功夫,聊聊李小龙,聊聊此片有何独到之处。也为了给有意学习,喜欢功夫的朋友小小科普下。为了使文章有趣生动,我将使用大量的动图,请自行斟酌上网方式。本人才疏学浅,略懂皮毛,望各位见谅。
简介:
影片《猛龙过江》
本片拍摄于1972年,由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在当时缔造了530万港币的票房神话。
本片的外景远赴罗马取景,内景在香港本地拍摄,也是中国电影首次远赴欧洲取景。
与现代动作片不同的是,《猛龙过江》没有任何酷炫的镜头剪辑。李小龙是一名很有想法的武术家,他更多选择了中长镜,并尽量减少剪辑的使用,力争在荧幕上将所有打斗场面表现完整。在对手戏的配角选择上,李小龙选择了拥有深厚功底的跆拳道高手与空手道冠军,使得整片的技术含量获得大大提升,也是我选择此片作为主要内容的一大原因。
简单介绍下李小龙,几位年轻的朋友可能并不熟悉。
在国籍上,李小龙并不是中国人,但在民族情感认同上,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面对谁,他一直很自豪的称自己是中国人,为宣传中国武术、中国传统文化,不懈努力。
影片简介
在影片的一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画面。画面中的外国大妈,一直像盯贼一样盯着李小龙扮演的唐龙。
当时国外电影中,华人的角色也几乎都是丑角
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在欧美国家的地位很低。为什么低?这个说来话长,可以追溯光绪年间甚至更早。在此也就不再赘述,只要记着这一条:因为李小龙的努力,才让中国电影走进了好莱坞;正是因为有了电影这个出色的媒介,中国文化开始被世界所认识和接受。
面对英文菜单...懵逼
点了一堆汤后....
本片的一大亮点就是李小龙运用了不少喜剧的表现方式,可以说功夫喜剧的鼻祖应该是他才对。这个面对看不懂的菜单,乱点了一堆汤的段子,曾无数次在其他喜剧片里看过。片中还有大量的喜剧元素,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女主苗可秀,真鸡儿美
至于剧情……比较简单,就是个现代侠客狠揍黑社会的故事。叙事比较流畅,看着不累。就是这个结局的方式……还真有老港片的风格。
好吧,我知道大家快看烦了。这就上硬菜:
格斗分析:理论基础
李小龙在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很好的阐述了自己对功夫的理解:
“无所谓门派,只要能够无限制的去运用自己的身体,在剧烈的动作中也能从心所欲。一心一意,表达自己。”
是的,大多数热爱功夫的人都不是暴力份子。我们的一拳一脚只是在与对手交流、表达自己。所有功夫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最强的功夫,只有更强的应用者。
表情到位~
上面这段动作属于典型的武术套路,当然喜剧表演成分居多。很多人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印象也止于此,传统武术“花拳绣腿”的误传也始于此,因此也就更不明白传统武术为什么要练习套路、要站桩。
肌肉记忆
其实不光中国武术,空手道,跆拳道等等都有套路。国术的套路,包涵了所学拳种的基础步法、招式、身法和呼吸的调整。多练以后就形成了肌肉记忆(程序性记忆),打起来完全不用去刻意控制,你的思维在战斗中只需要用来思考战术。至于咏春拳的打木桩、小念头,跆拳道的太极品势等等,都是一个道理。基本动作熟练以后,遇到对手自然就会去应用。
八极拳两仪桩,沉坠力,十字劲
站桩可能是大家最不懂的,就这么站着摆个造型有什么意义?就拿我最近练习的八极拳两仪桩来简单说说,最直观的作用是可以稳固下盘,只要姿势正确自然而然就会通过松肩坐胯并用呼吸调整自己的身体。只有松肩,含胸拔背,你的重心才会下去,才能找到沉坠感。而“肩胯合”对于习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打出“整劲”的核心。而从外部看不到的,是站桩的同时,你的肌肉、骨骼、呼吸是在内部不断变化的。所以,看似不动的静桩,其实是用自己锻炼自己。
另外,所有武术格斗都有类似的锻炼方式。有了套路和站桩,学起招式,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老前辈们的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
所谓“拳脚相加”
回到电影,这位黑人大叔晃动手臂的动作其实并不只是在卖骚,还可以迷惑并扰乱对手的注意力。
问题在于他的拳法很烂,这刺拳就算被打到也是很无力的。
“拳怎么出?”其实是个大学问。没学过的人怎么出直拳的?抬手,翻肘,拉肘,出拳。别这样,这么打又慢又无力(“你反手无力!正手不精!脚步松散!反应迟钝!没一个动作像样!”)。
而学过的人怎么出拳呢?虽然动作更快,但步骤反而更多,只不过这些小动作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一整套。简单来说,就是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再加上“心,意,气”的“外三合”与“内三合”。这种利用全身关节链式发力,就是内家拳所讲的“整劲”。整劲能将物体打透,也就是渗透劲。武侠小说中总有这么四个字“伤及内脏”,说得就是渗透劲。只不过小说往往将其的破坏效果夸大至爆破级而已。其实整劲并不神秘,任何拳法都有这个概念,只是训练方式不同、招式不同,所以表现得不明显而已。
本片的侧踢首秀
龙哥的腿法干脆凌厉,并且每次收招身形都丝毫不晃动,可见其功底之扎实。无论是练习拳法、腿法还是兵器,下盘不稳都将是修行路上巨大的绊脚石。
边踢的核心在于利用转动腰胯时所产生的惯性
边踢是一种很实用的腿法,出招迅猛,低,中,高位都可以使用。
为了让电影赏心悦目,李小龙使用了很多高位腿法。其实高位腿法因为动作太大,所以在平时并没电影里那么常用。电影是套招编排的、比赛也有规则保护,所以高位腿法总能有不错的演出。但在街斗和防身术领域,我还真没见过谁推荐用高位腿法。原因很简单:你用保持平衡和站立的双腿来攻击人,就得付出更多的风险;而且二点之间直线最短,你的拳头能更快的到达对手的头部。如果你是腿法的新人,我更不建议你用腿法防身。在日常防身中,贴身短打的战斗方式更加实用,往往你的敌人被打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之无愧的侧踢之王!
这是李小龙的超杀——疾步侧踢。通过慢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在空中飞跃了一段距离,这就是杀伤力强大的一个原因。我练过这招,只要你走出了“疾步”就会飞跃一段距离,犹如一发出膛的炮弹。侧踢不一定要加步伐,也可以原地使用。侧踢除了破坏力强大外,出招也很迅速,而且高中低位都可以灵活使用。同时,它还有很好的阻击的效果。
手持棍尾,一下下精准打击
嘿嘿哈嘿!
接着下一场巷战中我们见识到了双节棍。我也练双节棍,而且玩了很多年。至于实用性嘛……如果你要把它练到实战,请像图中李小龙那样手持棍尾挥舞,这样可以增加打击距离和末端打击力量(原理类似鞭子)。但双节棍最重要的就是练准头和距离感,并一定要把对手控制在你能用棍扫到的范围内,远了不行,近了你也完了。至于打击造成的反弹,可以忽略不练。因为你和对手是活动的,造成的反弹会有无数种变化,而且……这不是舞棍花。李小龙在影片中用双节棍打斗,纯粹为了视觉效果,不为别的。总而言之,双节棍的文化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不过,我还是感谢双节棍,没有它我的手腕不会那么灵活。
后旋踢快速进行转身的诀窍是先转头
在这个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个错误的械斗动作。这位黑人大哥把匕首在双手间来回交替,手持武器不要做这类无意义的动作,容易被人钻空子。至于面对匕首可能有人会说,空手匕首夺取我练过很多次完全没问题。但实战中要夺取匕首你还是不要想了,变数太多、容错率太低。不是高手、不是特殊情况都根本没必要去冒险。匕首的近身战比长兵器更可怕。防身格斗,一定要避免手无寸铁的战斗,特别是在对方已经掏出家伙的时候。在战斗中活下来是你的首要任务,不是让你逞英雄。
截踢、前踢、侧踢
龙旗
龙哥的这身背阔肌是多少健身爱好者梦寐以求的。除了功夫厉害,龙哥也是名不折不扣的健身达人,当年没少上过健身杂志。这个被称为“龙旗”的高难度动作也是李小龙首创。
试探对手,并引诱对手出招
来自《拳霸》的截击动作
作为“截拳道”的常用招式,截踢其实在很多武术中都有,并非截拳道的专利。顾名思义,截踢的目的在于封锁对方的攻击路线。因为对方出招时已经处于发力阶段,而你用更快速的攻击拦截对方,所以截踢往往使对手痛苦难忍。截踢的动作往往看起来很像低位的侧踢。但我之所以不将它称为侧踢,是因为截踢并非一定要用侧踢才能实现。《拳霸》中的这段就很好说明了这点。注意,托尼贾最后下蹲的动作是为了防止被踢中膝关节后的腘窝,导致站姿平衡被破坏。
这段战斗中,龙哥的前踢实在太快了,前面的攻击动作只是在试探对方的反应与距离。最后的高位边踢前,居然带了个虚晃的假动作,几乎任何人都会被打个措手不及。打完以后,龙哥的跳跃动作则叫做“钟摆步”。这套攻击动作非常科学,如果被别人防住攻击也可以快速撤回自己的安全位置,还要攻击的话再“摆”过去就可以。
快速连续4个垫步侧踢,最后再接一个高位后旋.....抛开这高超的技术不说,这节奏感掌握得真鸡儿好。
下体一紧
漏掉的一个动作
这招其实是空手道里的,但动作并不标准。补充的动作里,右腿的作用是封住对方的另一腿。防止对方通过并拢,造成打不到JJ(卧槽)。至于为什么少了一个动作,我个人分析可能和打击角度有关。龙哥是斜向,空手道是垂直。
后蹶踢
这段打斗其实亮点并不多,我就找了这么一段。对上龙哥的这哥们儿用得招数居然被莫名剪掉了,不过从这个转身的动作来看,我认为八成是后蹶踢,最后被龙哥侧身闪开后用抱摔反击。后蹶踢这种招数虽然威力不小,相比侧踢,它用了一个转身的动作来增加力量,因为多一个动作,所以慢一拍,一般是用在反击、或者之间有打掩护的招数。至于这哥们儿为什么一上来就用这种“前摇”巨大的招……还是不深究了。
当然,龙哥的抱摔是有办法解的。画面中的这位老师傅是练太极拳的,抱起他的这位壮汉刚想进行摔的动作就意识到抱不动了。为什么抱不动了?因为老师傅放松了,人一放松,重量就分散开了。老师傅着地后马上就利用向下的力进行翻滚,顺势将对手抱头摔出。
赵帮:“你俩猴崽子完了!”
不太懂重量分散的朋友我给你们打这个比方,就比如你们能抱得动醒着的赵帮,难道谁还能抱的动烂醉如泥的赵帮?
炮锤
太极拳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慢吞吞、软绵绵的健身操,内家拳的发力其实都是整体的瞬间爆发。上面这段来自于陈氏太极拳的套路——炮锤,打起来刚烈无比,虎虎生风。实际上,太极的实战能力是非常吓人的,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挑衅老师傅玩散手,往往是被玩够、涮腻、摔的鼻青脸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输都输得稀里糊涂、一脸懵逼。
全篇高潮:大战Chuck Norris
功夫电影的范本片段来了!在开始解析之前,这里有个花絮。大家仔细看看背景。其实这段罗马斗兽场的决斗并不是实地拍摄,罗马方面也并不同意,所以龙哥为了完成拍摄,使用了背景布。
热身
热身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在进行运动前我们一定要进行热身运动,目的为了减少运动伤害发生。通过拉伸肌肉、关节,还可以使动作变得更加灵活、轻盈。
我们先来看看龙哥的对手——世界空手道冠军,查克·诺里斯(Chuck Norris),一个在美国相当于春哥的男人,有着无数恶搞段子。
这哥们的身高是183CM,体重75KG;而龙哥的体重为62KG,身高173CM,也是说他俩体型相差了一个等级,这对龙哥可不是什么好事。对于体型大于你的对手,一定要加倍小心,等于你的容错率下降了。
你来我往,一开始大家都在互探虚实,寻找自己的节奏感。节奏感对人来说特别重要,无论干什么都需要节奏感。人没有节奏感不如做条咸鱼。
诺里斯先下一城,可以看出他逐渐适应了龙哥的攻击节奏。接着就是想办法让龙哥进入他的节奏。
俺滴毛儿~!
二血达成~很漂亮的连续打击。最后龙哥为了防止继续受到攻击,采取了抓胸毛的方法。这并不是什么光彩的做法,比赛时也绝对是禁止的。但是在街斗中使用类似的招数就很实用了,这也是截拳道的精神之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这里龙哥明显急了,节奏已经被带过去了。面对这样一个占体型优势,技术又不比自己低的对手,真的很头疼。
一个优秀格斗者的特质表现出来了,龙哥开始调整战术。并用弹跳步让自己放松,保持灵活,强制创造自己的节奏。
龙哥的战术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你力量比我大没关系,我跟你耗体力。这风骚的走位,真是赏心悦目。除了龙哥,还有拳王阿里的蝴蝶步让我印象深刻。
节奏已经找到了
头疼
诺里斯可能感到十分无奈,居然眼神向下去看,这可不好。新人可能会问与人切磋时看哪里比较好?我建议看心窝位置,也就是膻中穴。肩膀,膝盖的活动一目了然。
抢攻中心线
乘胜追击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你们仔细看龙哥打击的部位,分别为裆、腹、心、喉、面——完全是一条标准的人体中心线,在这条线上的部位几乎都是人体的要害。
这段截拳道的平移步法实在太精彩了,仔细看,龙哥重心向前、用脚踝发力快速后撤的同时还能保持上半身的稳定,从容进行截击,守中心线。最后用截踢攻击对方的腘窝,立刻使其失去平衡、停止攻击。
又是个带节奏的案例,第二个虚晃的截踢,对方明显在进行躲闪,谁知是个假动作,被紧随而来的一脚高位边踢放倒。
又是个假动作,前面硬刚不行,跟你玩阴的。
接下来这段绝了,是龙哥的成名绝技—“勾漏手”。因为动作太快,所以用图片来讲。
图1和图2:龙哥的侧踢和出拳被防
图3和图4:龙哥用左手拦诺的右手,换右手擒为的是能够用左手进行攻击,胸口一掌
图5和图6:诺用左手拦龙哥的左手,被龙哥用右手拦住,左手抽出,胸口直拳
图7和图8:诺尝试挣脱并想用右手进行反击,龙哥用右手拍击封招,左手咏春圈手将其左手拨向外侧。胸口数掌并将其推出,破坏其平衡,用高位边踢追击。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节奏感把握的相当好。赞!!!
如果你没看清。可以看看我的女神加里的示范,画得十分正确。《铳梦》是一部不亚于《攻壳机动队》的科幻经典,没看过的人可以去看看。里面女主角加里所使用的火星古武术,就有几分截拳道的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大开大合的挥拳方式老是让我想起劈挂拳。这种挥拳配合腰力破坏力是非常惊人的。
这套截击动作其实就是打木人桩的成果。我放慢了6次,各位应该能看的很清楚。练咏春的特点就是双手的应用很平均,能够很好的防住中线。
好了,整片的格斗部分解析到此为止。最后龙哥用了个让我倒放了几遍都看不懂的方式使对方的肘关节受伤,又用了个很科学的折颈动作结束了这场打斗。
结尾
看完这篇文章,不知道您满不满意?其实,关于李小龙还能写很多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他的电影和纪录片来看看。至于网上的传闻,请不要轻信。比如最常见的谣言,“李小龙的世界纪录”。查过,全假。我不知道这些造谣者是何居心,总之造谣的都该死。如果你真心喜欢李小龙,可以在下面的回复里和我聊聊。不过,黑和吹请离我远点。
关于功夫,其实从文中你们可以看出我是喜欢国术的。国术是老一辈留下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发扬。我不懂为什么中国人要妄自菲薄,甚至去贬低国术。在国外很多人受到李小龙的影响去学习中国功夫,多少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只为学习最正宗的中国功夫。我也喜欢剑道,西洋的大剑术。但最后我选择了学习苗刀,不为什么,就因为我是中国人。
“修练功夫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击破石块或木板,我们更关心的是用它影响我们的整个思想和生活方式。”
——李小龙
相关
来源:机核网
要参与并发现更多精彩讨论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