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四)汾江路——必行必睇!

佛山人 c2000
2024-09-01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


[話說佛山]編者按:

這是“我佛是山人”十年前发表在“c2000.cn”上的帖子了,“十年世事几番新”,“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木棉花谢鹁鸪鸣,通济桥头春水生。”“共识五星齐聚美,联珠佳气映文昌。”……读此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乡愁。因此就次第辑录,以飨读者。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三)城门头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二)祖庙路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一)祖庙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

——(四)汾江路


(我佛是山人 / 文)


前言


我们身处的佛山,号称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据史料记载,自北宋开宝三年(970年)称为佛山镇,至今刚好有一千零四十年的历史,虽然比不上西安,洛阳,开封,杭州这些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排得上号的古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无力抗据对旧城的大拆大改,叹息着老城在消逝的同时,只有记下一些老佛山的事情,提供给大家作茶余饭后的回味佐料,希望未致浪费大家的时间。2010-8-15



老佛山的那些事儿

——(四)汾江路


汾江路(1)


上一则已在不知不觉中讲到汾江路,从本则开始,就转入讲它吧!汾江路,原来并非城市道路,而是纵贯佛山城西部的江佛公路(佛山至江门).这条公路城门头以北,已讲了,下面接着讲城门头以南.从金城大酒店开始,一直到金马影剧院,这一段是1983年才兴建,就叫汾江南路.它的落成,与佛山宾馆开业时间差不多.路建好了,宾馆也开业了.仍记得,宾馆兴建期间,只有一条连接江佛公路的施工便道,是沙土路,好天灰尘,下雨泥浆.每天晚上,从丝绸试样厂这边望过去,工地灯火通明,机声隆隆,正在连夜赶工,但因为没路相通,走不过去,市民都不清楚它是一个什么工程?

==

汾江路(2)


佛山城建史中,应先有汾江桥,后有汾江路.该桥还未兴建前,公路长途客车要进入汽车站,必须驶经中山路,再通过中山桥,然后再沿着南堤路返回车站,绕着汾江河走一圈.1960年汾江桥建成,我在父亲带领下,特意乘坐普君墟至火车站的公共汽车,专门跑去观看.在当年,这也算佛山城里的一件大事,我也是头一回见识什么叫双曲拱桥.从此汽车进出站,才不须兜这个圈.路以桥兴,估计后来改路名的时候,就沿用汾江这个名字啦.广三铁路平交道口严重阻塞汾江路的交通,加上广佛公路的车流和火车站门前公交总站车进出的交叉冲突,导致该处成为堵车黑点,后又建起了跨铁路的彩虹桥,疏通了此处交通.不过,桥下一段转弯路,是实行靠左行驶,外地司机到了此处,往往不知所措,不懂如何通过?时有冒失按老习惯走错车道的车辆,几乎与别人相撞.佛山市民戏称,这条路是实行"一国两制"!这里,是城建规划的又一处败笔,同时也是外地司机的事故陷阱!


==


汾江路(3)


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汾江路以旧火车站门前为尽头,所有市内公交车,都驶进这里总站.总站外是一处路心绿化地,曾建起有假山水池带公厕的精致小型街心公园.在号称自行车大国的年代,许多市民因公因私去广州,都来此乘坐火车,把骑来的车子寄存在火车站外的存车点,这里每天停放的自行车成千上万,蔚为大观.八十年代中期起,又逐渐改为大型摩托车停放场.可以说,这里是佛山市平民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的一个真实缩影,准确地向外地人反映出我市市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过了铁路道口,就是广佛公路,公路向西走,经过一处煤场,再经敦头村口,然后转向北.这段路右边,全是环市公社的菜地,没有道路.塑料二厂门前的马路,原来的名字是工业路,与广佛公路的联接点也不在这里.1994年新火车站落成,建好彩虹桥,工业路才与汾江路相连,改名为汾江北路.



汾江路(4)


由于火车站每天有五六班次火车靠站,从广州,三水两个方向带来旅客,火车站外过去有三家商店,市民就形象地叫这里为"三家店".其中一家是副食品店,卖香烟糖果饼干之类,一家是山货店,卖石湾陶瓷日用品,如杯,碟,碗,煲之类.隔壁面向火车站,是一家中型饭店,每天早午晚三市,供应茶粉面饭菜酒,到了八十年代,根据客流增加情况,光是广州石围塘至佛山的火车班次,每天就增加至十多班,车站人来人往,带旺了这几家商店.加上佛罗公路口是第二运输公司的一处车间,不少人力车夫也在此解决两餐,这家饭店每天座无虚席,生意红火.但当时饭店是国有的,职工干多干少,与收入不挂钩,服务态度不怎么样.有一次,我从广州办事回来,已过了午饭时间,心想不论回家或单位,都没饭吃了,只好下火车之后,打算到此店吃碗面条顶肚.谁知找位置坐下之后,接连向几位服务员叫下单,都没人理睬,一气之下,面也不吃了,出门坐公交回单位去.以后,还记着坐冷板凳的事,甚少光顾它.曾几何时,火车站搬到敦厚那边去了,这里变成死角,生意一落千丈,不知何时几家店也关闭了,成为一段历史.




汾江路(5)


汾江桥扼守进出佛山要道,原在桥北靠小公园处,设有一个交警岗亭,有交警在此人手控制交通灯.我曾经常看见当时的交警大队长在此岗带班,这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国道大量车辆经过市区,虽带来商机与客流,但随着汾江路两旁边成为市区,市民对由此也带来的交通混乱和尾气污染不胜其烦,1985年,市里隆重举行十三项工程剪彩仪式,其中第一项完成的,就是佛山大桥与佛山大道,并在全国首创"收费还贷"的路桥建设模式.自此,国道车辆都走该路通过,不再穿越城中心.但十多年过去,佛山大道又新重扮演汾江路的旧角色,虽近年把几大路口改为立交或隧道,仍每天在江湾立交产生堵塞.听说,又在动手兴建禅西大道,计划把国道再次向西迁移.本人认为,只要国道与城市道路相接,就必然会在连接点产生堵塞,将来如果禅西大道不下决心采用高架桥方式,彻底解决这个长期困扰市区交通的老问题,国道切割城市道路带来的旧病,仍然会复发!



附忆:

汾江南南延线施工


汾江中路76号 广东省红棉丝织厂


记唔记得?


汾江路下沉隧道


豪雨积水,汾江路水浸。


[c2000_cn] 欢迎赐稿 商务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2000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