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税就银行机构排查监管部门处罚事项潜藏的涉税风险问题接受中国税务报采访

明税
2024-08-28
关于我们ID:minterpku

成立10年来,明税累计为1000余家企业及高净值个人提供涉税法律服务,行业涉及高新科技、金融、影视、房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

原标题:《排查监管部门处罚事项潜藏的涉税风险,对银行来说很有必要—— “看到罚单,就应看到潜藏的涉税风险”》,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部内容。
近日,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施志群,针对银行机构排查监管部门处罚事项潜藏的涉税风险等事项,接受《中国税务报》采访,提醒银行机构看到罚单,就应看到潜藏的涉税风险。施志群律师分别针对下列问题给出建议:

一、风险分类不准确,税务处理受影响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1年,针对银行信贷问题相关罚单共出现了1712次。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贷后资金管理不到位、违规发放贷款、信贷资金被挪用,以及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
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将直接影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进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金额的确认。
为了防范金融企业贷款损失风险,我国允许金融企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计提标准及扣除限额与贷款风险分类直接相关。例如,按照85号公告等相关规定,金融企业的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在按规定风险分类后,对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分别按照2%、25%、50%和100%的比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并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因此,准确进行贷款风险分类,是银行准确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重要前提。

二、客户洗钱被调查,缴纳税费难退还

企业预警通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与银行反洗钱问题相关的罚单共出现了1099次,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或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
从记者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银行因涉嫌洗钱问题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暂时不会影响其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不过,洗钱问题与偷逃税问题其实是“形影不离”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办函〔2017〕84号)要求,根据国内洗钱、恐怖融资和逃税风险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三反”法律制度和监管规则。同时,加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税务机关与监察机关、侦查机关、行政执法机关间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线索合作机制,加强情报会商和信息反馈机制,分析洗钱、恐怖融资和逃税的形势与趋势,不断优化反洗钱调查的策略、方法和技术。政府反洗钱和反逃税其实是一体推进的。
施志群提醒,2022年1月19日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银行影响很大。银行应当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保存客户身份资料以及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版权说明

本文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记者 覃韦英曌,关注【明税】订阅更多内容。

猜你想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明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