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读人生|安宁:悲壮反叛的普罗米修斯与乐观隐忍的燧人氏的相遇

2019年11月3日,我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安宁老师,做客本次“书香人文•约读人生”活动。她从希腊与中华民族理想范式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说起,从特殊视角带听众领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希腊语“Mnemosume”译为记忆,有神的意思。神的身上蕴含着人类记忆的本质,神话就成为保留民族记忆的物质载体安宁以神与神话的定义讲起,引出两位人类世界的火神——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
 
安宁提出,神话成为保持人类记忆的物质载体,主要用以解决两个问题——神话是如何产生的和人是如何产生的。安宁引用德国民族学家卡尔施·莱茨的话,指出神话是诗性思维和现代性思维互相补充的两个层面;而从本体论方向来讲,文化和造人是意识同构的同一个层面。


谈到为什么用火作为意象时,安宁指出,目前公认火的发明使用是人类真正走向文化的第一步火的征服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人类如何征服以自然界为代表的整个外部世界,集中表达着人类祖先源于民族深层心理沉淀的哲学思考;而火的神话在整个神话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安宁介绍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3次对抗:人与神的分离、盗火种和潘多拉的魔盒,塑造起一个坚韧悲壮、毫不妥协的善神形象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鸹,吸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这是耳熟能详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形象。燧人氏内心从容安详,认为人类只要劳动就可以取到回报。
 
两者对比可知:中国对火的解释是源于经验而为人文,希腊是一种超越论与本体论的理解;中国人认为钻木取火、织网捕鱼是人类劳动所获得,智慧、经验主义,人文主义色彩较浓,希腊人的火种则是自由勇敢的矛盾集中在神与人对火的拥有权的冲突中。

安宁对其中原因做出了解释:中国人本主义色彩较浓,经验和劳动占比大,而希腊的文化是自由永久的;中国的神话片段写意式,希腊的则是长篇大论
 
安宁再次援引卡尔施·莱茨的观点,指出每个民族文化都可以且必须借助神话解答。希腊的反叛人物普罗米修斯成为英雄,为人们所敬仰;而中国的反叛人物蚩尤则被众人排斥。两者结局的不同,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的差异



在读书会的结尾,安宁提倡在阅读、思考现代文学的时候可以回归古典,用比较的眼光来看问题,或许能获得新思路。




号外号外!“人文冷暖”二十四节气专栏正式上线啦!


打开浙师人文之窗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人文之家”中的“人文冷暖”即可查看往期推送啦!



在这里,有我们一年二十四次的相遇,有每半个月的冷暖相送


在这里,我们一起感知四季冷暖传递人文温情


关于二十四节气,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想看到的,或是有什么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哦!

我们后天,立冬见!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收录人文声音 用情珍藏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

文字 | 齐思慧 苏洋 虞成龙图片 | 邱璐雅 金舟迅编辑 | 何羽

责任编辑 | 虞成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