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心 | 陈薇:砥心砺志,“研”海行舟,未来,她要点亮孩子眼中的光!
大学的路有千百条,陈薇瞄准定位,立志做一名“放眼科研一线、站稳三尺讲台”的“双一线”语文教师。
为圆教师梦,得知有机会保研的陈薇决定深造。一路披荆斩棘,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向她递出橄榄枝。最终,陈薇选择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从一而终,厚积薄发,保研对陈薇来说是水到渠成。
笃行不怠,科研、师范比翼齐飞
看到陈薇简历上满满的科研经历,南师大面试官眼前一亮,询问她坚持科研的动力何在。这个问题,陈薇用了三年时间寻找答案。
阅读整本《毛诗传笺》、检索中国基本古籍库、在卷帙浩繁的古籍中寻找遗落的《诗经》评注……这是她参与“宋代《诗经》佚著辑考”课题时的日常工作。
“就像剥洋葱,做科研也是层层深入的过程。”别人眼中枯燥繁冗的研究,陈薇乐在其中。
部分笔记
今年暑假,陈薇参加首都师范大学夏令营,论文《浅论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入选研究生学术大会。在这场北大、首师大教授参与,博士生、硕士云集的研讨会上,陈薇是仅有的两名本科生之一。
“和纯中文系前辈的差距鞭策我一路前行。”紧迫感愈强烈,陈薇就愈加坚定地沉潜学术、积淀实力。
她希望自己成长为“科研能力与师范技能并具的卓越教师”,有意识地寻找二者的连接点。关注到近年来教育改革、统编版教材出版的热点,陈薇针对教学策略、核心素养、教材应用等内容,申报三项教师教育类课题,完成了“教师”身份的初步探索。
“科研带给我‘登山’的快乐,没有人逼迫你,但你知道自己在往上走。”未来,还有更高的山头等着她去征服。
科研路上的法宝?热爱、目标、良师——这就是陈薇的答案。
发光发热,不必等候炬火
高中时,陈薇三次参加“浙江省候鸟守护计划”,在城西民工子弟小学上课。陈薇发现,生活环境使这些孩子过早独立,“懂事得让人心疼”。
“姐姐可以留在教室陪我做题吗?”一位小女孩在课间拉住陈薇的手说,“因为你能教给我们知识。”学生的眼中透出渴望,让陈薇意识到教师责任之重大。
2015年浙江省候鸟守护计划
在兰溪上包村进行暑期实践时,陈薇接触到一群山里的孩子。了解到他们从未见过大海,陈薇感到遗憾,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去看大海”的梦想在学生内心悄然扎根。一年后,有一位升入初中的男生给陈薇发消息,激动地汇报自己努力学习取得的佳绩。他说:“为了姐姐那句话,为了以后能走出大山……”陈薇几近落泪。
种种经历使陈薇决定以己之烛火,投身教育星河,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陈薇给孩子辅导作业
赴富阳区江南中学实习的她,有满腔热血,更有扎实功底。她设计一堂堂“有血有肉”的语文课,从诗人生平事迹为引进行诗歌赏析,以教材系统为抓手践行大单元教学,打造“让全班同学开口说话”的课堂活动……
讲台上的陈薇熠熠闪光,背后付出的滋味,却只有她自己知道。进入卓越教师班后,她逐渐明晰“好老师”的标准,向教师班同学、人文教师、一线中学教师“取经”,磨练师范技能,摸索教学艺术。辛苦、充实的日子,陈薇视若珍宝。
江南中学上课
满腔热血育桃李,一瓣心香不染尘。为师不易,陈薇想要带孩子们翻山越岭、瞭望大海的心虔诚而滚烫。
“念兹在兹,人文是独家记忆”
谈及大学三年的成长经历,陈薇最想感谢她的老师们。
大一竞选班长,陈薇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就去尝试吧!”班主任王倩悉心勉励,坚定了她犹疑的心。深受鼓舞的陈薇担任起176班班长,带领班级获得校优秀团支部、五四红旗团支部、学风特优班银奖等荣誉。
迈入大学前,陈薇一直是名理科生。善于逻辑推理的她很快就折服于语言学思辨的魅力,在钩深索隐间探寻语言文字之美。“事实上,语言研究处处隐藏陷阱。”
毕业论文导师殷晓杰耐心指导、训练,让陈薇的思维更加严密。陈薇展示了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旁附满了殷老师的批注。实习、保研、毕业论文“撞车”的那段日子,殷老师一语“我对你是百分百的信任”如暖阳般照进她的心。
在准备师范技能竞赛的六个月里,她和指导老师高玉平通了数十次电话,通话时间大都在十分钟以上,最长的甚至超过半小时。她说,高老师的磨课评语总是恳切又充满鼓励。最终,陈薇获得浙江省师范技能竞赛二等奖,“顺利抵达我大学的最后几站”。
卓越教师班模拟上课和教师点评
从“进入人文”到“浸入人文”,她接过前辈手中引路人的火炬,在人文后辈心中播种下爱的火种。
在学弟学妹们看来,陈薇是时常关切、永远温柔的“大薇”。犹记九月底出发去实习那天,他们早早地等在陈薇公寓门口,为她送行。直到大巴车走远,彼此挥动的手才缓缓放下。
党家写给陈薇的鼓励信
学生工作中,陈薇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作为党员之家党员培训中心的主任,陈薇以保证工作质量为前提精简工作流程,“让部员们干得轻松、幸福”。
陈薇在人文党家
助班经历让陈薇代入“小家长”的角色,教会她爱和责任。她期待未来能以班主任的身份,继续奉献。
18级学生汪思琦说:“大薇姐姐总是那个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拨开云雾的人,对我影响很大。”人文熹光,一代一承,在助班陈薇的影响下,汪思琦也成为了19级的“助班姐姐”。
助班团辅
“道阻且长,恒温沸腾,无问西东。”陈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终于功不唐捐。
未来在南师大,她将一步步走向教育的理想国。在那里,有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和亟待点亮的梦想。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