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初心丨何俊杰:话筒+西装,聚光灯下,打开“杰头”的语言宝箱!

“我是主持人何俊杰”

“我是10号选手何俊杰”

“我是来自汉语言文学184班的何俊杰”



“大家好,我是何俊杰”


启程·人文报告厅


九月,升入大四的何俊杰,回想过去三年,说:“于我而言,参加新生演讲赛,是我整个大学发展道路的开始。”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片,推开了何俊杰大学新起点的大门。

推动骨牌的力量,源自热爱。

凭借学校临近市广播电台的“地理优势”,何俊杰自小就接触主持,爱上表达。这场初入大学的比赛,成为他重寻热爱的契机。


参加浙江师范大学国学文化节


征程之初并非一帆风顺。接连参加的新生演讲赛、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和校十佳主持人大赛,何俊杰的一腔热血都事与愿违。

“我拿着三等奖的奖状走在阶梯上,觉得吹来的风都是失败的味道。”何俊杰回忆。

面对令人失望的比赛结果,何俊杰反思自己过于自信的出发状态,将眼界放在更高的地方。

失利后更多的投入,带着他在舞台上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在第八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何俊杰几乎把整本题库翻“烂”,打印出来的薄册子被翻得页角卷起、边缘破皱,已经无法展平。一篇仅100多字的文章,何俊杰能做下四五十个标注,加上表现手势,30篇朗诵篇目共1400余个记忆点都烂熟于心。


备赛笔记

参加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


有热爱加持,何俊杰在准备“汉口”的日子一直充满动力。清晨不到六点四十还挂着水露的校训石、被雾汽遮掩的图文中心,夜晚近十点才被锁上的合唱室大门,共同见证他的备赛日常。

何俊杰不喜欢刻意设计表演,更偏向通过诵读,感受不同状态下的情绪差别,选择最贴合作者情感的版本做更进一步处理。在准备《野草》篇目时,他将自己代入鲁迅先生构思文章时双臂环抱、手捏烟头的情境,大胆加入代表思索的长时段停顿,着力描绘其中的哀伤、愤懑、悲悯和希望。

通过回听录音与反复练习,何俊杰在舞台上呈现出文本打磨后的最佳状态。


部分录音截图


三年征程,何俊杰斩获第七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国赛优秀奖、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一等奖等10余项赛事佳绩,主持校建党百年晚会、开学典礼、十佳学习报告会等活动30余场次


主持“永远跟党走”文艺晚会(左二)

主持校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


何俊杰表示,别人的一句“放心”,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凭借过硬的演说功底,何俊杰常在各类项目竞赛中挑起答辩的重任,为团队走好最后一步。

项目呈现效果事关成败。面对跨专业研究,何俊杰“啃”下大量文献,“吃透”团队的研究成果。

“我是一个会给自己加压的人。”在大家“放心”的背后,何俊杰投入大量心血。

往往到赛前,项目的稿件都处于改动的状态。为确保万无一失,何俊杰采取熟读成诵的方法记背稿件。“这么做耗费更多时间,但形成的肌肉记忆能给陈述多添一份稳当。”

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前夕,面对临时修改出来的稿件,何俊杰将自己关在一间闷热的教室里,对着假想的评委一遍遍大声演练陈述稿与答辩预案。

等到自己满意,手机早在不知觉间跳到低电量模式,天色已然换了几番。


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获特等奖(左一)


站上不同舞台,何俊杰不断拓展言语的边界,去往更远的地方。


“杰头”和他的宝藏小家


同时准备多项赛事意味着更大的压力,何俊杰调侃那些备赛的日子是“非常黑暗”的,学习任务、竞赛与课题项目一起压在他身上。   

非常幸运,他遇到了一群优秀而温暖的人,能在社团得以“疗伤”。

校主持人队、人文演讲队三年210次早晚训,何俊杰没有一次缺席。他喜欢队内单纯真挚的氛围,社团就像一个“小家庭”,社员朋友们都是他的家人,大家一起为共同喜欢的事情努力。


演讲队早训(第二列右三)


“我经常一张口就是‘家人们’,”何俊杰说,“他们都是非常难得的一群人。”

一路走来,社团里温暖的人和故事总能带给何俊杰慰藉。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七届“汉口”选拔赛。得知分数落出榜外,何俊杰失落地走出赛场时,汉语言文学164班的戴逸帆学长领他复盘。戴逸帆学长逐字逐句细抠《回答》一诗,引导何俊杰认识自己在调值、归音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在文本处理上被忽略的细节。“短短四十分钟,我像被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剖析出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种种‘草率’。”人文楼四楼那张没有灯光的沙发,在何俊杰心中深刻留存。

同样,和学长学姐的交流,时不时让何俊杰被“泼一盆冷水”“敲一记警钟”。这些对话使他保持自省,不会沉浸在已获得的掌声中。


何俊杰(左二)与戴逸帆(右一)等人参加“汉口”竞赛


“我肯定会留下来啊,这是我出发的地方。”何俊杰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留下来,大三,他接过了演讲队和主持人队的接力棒,选择留任。

成为队长的何俊杰更在意怎样在队里营造归属感

花费心思在训练内容中增加“彩蛋”和小奖励,设计“风里雨里 大活等你”回复和“晚安”打板……何俊杰让队员们在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氛围,如他一般对主持人队产生牵挂。


校主持人队部分成员合照(第三排左二)


在社员们的印象中,不论有多忙碌,晚训的合唱室总能见到队长带队训练的身影。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杰头”

何俊杰笑称,“‘杰头’这个称号,只有这一群人才能叫得出来”。它也成为何俊杰大学生活中,最特殊的记忆符号。


校主持人队合影(第一排左一)


当话筒换成“小蜜蜂”


“我们去吃饭要走六公里的路,吃完再走六公里回来。”

大一暑假,何俊杰走进艾青故里实地调研,在傅村镇中心小学开展“微课”,成为孩子们口中的“何老师”


参加艾青故居暑期社会实践


一个会玩双截棍的小女孩令何俊杰印象颇深。许多人都觉得她是一个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甚至有些不太合群的女生。

何俊杰相信,每种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他尝试以更耐心的态度去了解这个女生行为的缘由。

“我们就在那条路上慢慢走,慢慢聊。”

六公里的倾听,女孩逐渐打开心结,找回对学习的热情。这场对话让何俊杰意识到,教师不能为了规定和纪律,以强硬的姿态与学生相处;要以倾听者的态度,耐心接收孩子们内心的声音。

过去单纯想与孩子们交流而成为老师的念头,在课堂实践中,逐渐转变为对个体塑造的追求。何俊杰想在“教育”这个相互影响力更大的场域,用自己的语言,影响更多的人。


夏令营汇报演出(第六排右四)


追逐教师理想的道路上,卓越教师班予以何俊杰一个提升师范技能的平台。

“卓教班”提供了许多参加讲座和教研活动的机会。通过校内外导师指导,何俊杰了解一线前沿语文教学方式,学习设计有“语文味”的课堂。

随着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何俊杰对自己的师范道路有了新规划,希望在一线教学的同时,做到对学术性和教学性的兼顾。

“教学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知道如何运用。”回归师范生的必备素养,数次模拟授课的经历让何俊杰产生更多思考。

何俊杰回忆,有时自己讲得慷慨激昂,台下学生却眼神飘忽。没有足够的师生交互,教师难以第一时间清楚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些课堂反馈让何俊杰反思,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要有对应的课堂设计以配合教学。


上公开课


在文本解读方面,何俊杰善于运用朗诵技巧,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贴近作者情感进行分析。

但何俊杰不想让“朗诵”成为自己唯一的标签“我不想让人觉得,何俊杰只会做朗诵。”何俊杰说。范读,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文本感知氛围,带领他们学习其中的平仄格律、遣词造句,以讲好每一堂语课。

谈及未来,何俊杰希望能引导学生发现思维的可贵,通过语言和文字,让他们对这个多元的世界有更多的思考。



已顺利保研北京师范大学的何俊杰,坦言自己今后仍有许多压力。为此,他将扎实基础,提升在研究方面的能力,朝着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方向前进。

最后,何俊杰对人文学子寄予祝愿,希望每个人都能脚踏实地,夯实基础;也要一如既往地追逐自己的下一个梦想。



生有热烈,燃燃不息

愿立三尺讲台,且行学践之途

热忱藏于心底,一如既往奔赴


未来,何俊杰将向研究生的身份靠近

追寻更年轻的梦想

而在浙师的点点滴滴

也将拼出一份属于他的

独家记忆



- -

-  -


往期热文↘




文字 | 黄隽然 叶听雨 包欣鹭 
图片 由本人提供编辑 | 黄隽然 责任编辑 | 徐怡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