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长声音丨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市长魏建平:锚定“两个确保” 推进“两大跨越” 在现代化河南建设中作出新乡贡献

大河网 2023-03-12
【编者按】踏上新征程,奋楫再出发。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的攻坚之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政府网联合各省辖市(示范区)政府网、大河网,邀请各地市长参加“2023拼出彩”主题访谈活动,通过“市长声音”,展示全省各地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全面推动建设现代化河南的行动和举措,共绘出彩中原新画卷。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市长 魏建平

“2022年,新乡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稳住了经济大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64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均居全省第2位。”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市长魏建平在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说。

2023年新乡准备怎么干?魏建平表示,新乡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部署,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推进“两大跨越”,做好“五新”文章,扎实推进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为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一是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坚决扛稳“经济大市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确保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着力抓项目、扩投资,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强化投融资模式创新,抓好全流程在线监管,实施重大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000个、完成投资3700亿元以上,以项目建设提速推动经济发展增速。着力促消费、扩内需,通过创新消费券投放方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精心策划文旅活动、培育新型消费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激发消费新动能。着力优服务、稳主体,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建好用好“一码惠企”平台,确保各类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入库“四上”企业650家以上、市场主体突破60万户。着力抓招商、扩开放,把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作为重点,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推进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股权投资招商,确保“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不少于400个、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为稳住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持续做大做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构建“高校即实验室、城市即孵化器、企业即创新场”的创新发展格局。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推动驻新高校、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全力推进平原实验室、细胞分化调控与靶向药物省部共建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新乡基地建设,激活创新源头活水。集聚创新要素强磁场,高标准建设智慧岛、数智谷,探索“研发基地+数智企业+创新金融”建设模式,打造数智科技创新高地。构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65亿元。培育创新创造主力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研发平台体系锻造工程,在优化提升已有4家省级产业研究院、3家省级中试基地、14个省级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再新增省级研发平台30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5%以上。

三是把发展产业作为立市之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新乡产业基础优势,在提质发展装备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同时,积极开辟新赛道、制胜新赛道,持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新能源汽车方面,抢抓风口机遇,加快推进金龙新能源整车制造、易成阳光锂离子电池、天力锂能高镍三元材料等项目建设,依托“链主”企业形成核心产业链。生物医药方面,抢抓省支持郑新生物经济核心区建设机遇,加快原料药向高端化、特色化升级,卫材医疗器械向高值化、绿色化转型,推进华兰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长垣高端医疗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氢能和储能方面,聚焦双极板、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强化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拓展终端应用场景,着力建设氢能产业高地。基因工程方面,努力在重组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基因测序、小分子靶向药物等细分领域抢占先机,争创国家、省未来产业先导区。

四是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必然选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尽快完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现水网、路网、电网、林网“四网融合”;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目标,加快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涉农资源集聚,培育引进种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10家以上,实施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二期)、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118个重点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三通一入地”(农村道路“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污水收集“户户通”、弱电线路入地)为突破口,推动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聚焦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确保8月底前大头落地,灾区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五是把“四区”协同作为重要支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抢抓郑州都市圈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着力构建主城区和平原示范区“双擎带动”、各县(市)和开发区“多极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做大主城区,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城融合,拉大城市框架,做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提高市本级经济规模和中心城区发展能级,把主城区打造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做实示范区,推进平原示范区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实施S3线新乡段、郑新高速、郑新快速路等项目,构建郑新复合型交通廊道;强化与郑州产业的配套协作,规划建设具有承接转移功能的产业园区、科教园区,持续壮大生物育种、先进制造、高校科研、高端服务等产业,把平原示范区打造成为郑新一体化的“桥头堡”。做强各县(市),全面贯彻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坚持“一县一策、市县联动”,支持引导各县(市)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积极谋划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确保“十四五”末县域经济全部退出全省后20位、半数以上进入全省前50位。做实开发区,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引导开发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上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高、精、专”产业集群,使开发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

六是把绿色发展作为鲜明底色,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四水同治”“五水综改”,动态清零“四乱”,加快沿黄生态廊道、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围绕企业减排、扬尘、禁烧、重型货车等重点领域实施治理,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七是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办好民生实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稳就业、稳物价两项基础工作,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进一步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加快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切实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化险防变作为一切工作的前置条件,积极防范和化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房地产等领域风险,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屏障,以新乡一域之稳定为全国大局之稳定作贡献。

“新征程时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纲举目张抓工作,开足马力拼经济,项目为王抓投资,持之以恒优环境,全力以赴防风险,用心用力惠民生,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提升经济量级、产业层级、城市能级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奋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历史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魏建平说。

来源:大河网 梁倩文


责编:韩淼宇 审核:郭同欢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