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人文社与茅奖的美好因缘
本 文 约 4550字
阅 读 时 间
12min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近日揭晓。在五部获奖作品中,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牵风记》和《应物兄》名列其中。
8月21日,在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最新茅奖作品《牵风记》和《应物兄》版权推介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跃出席会议并向徐怀中代表、李洱赠送纪念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应红,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晓明,《人民文学》杂志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施战军等也出席了会议。
谭跃董事长一直以来反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中国出版业和中版集团的时代主题。坚持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流价值,营造昂扬奋进、向上向善的社会文化氛围。二是积极服务大局,做响主题出版,打造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三是推动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发挥当先锋、扛大梁的示范作用。
新晋茅奖人文社表现抢眼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牵风记》
作者 徐怀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晋两部茅奖作品:《牵风记》与《应物兄》
《牵风记》是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先生以1947年晋冀鲁豫千里挺近大别山为历史背景的一部战地浪漫故事,小说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战争,探寻战火中的爱恋与人性。徐怀中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八路,是挺近大别山的亲历者,小说中每个人、每个故事细节,都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
作者 李洱
人民文学出版社
《应物兄》是作家李洱历时13年潜心写作,创作出的一部标志着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之作。以“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联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的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了他们的精神轨迹。
作者自述新晋茅奖作品
徐怀中
作者简介
徐怀中,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从文工团员到将军部长,亦文亦武,一生跌宕起伏。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电影文学剧本《无情的情人》,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翅膀的天使》《徐怀中小说选》《徐怀中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底色》等。《西线轶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底色》获鲁迅文学奖。 2019年8月16日,凭借作品《牵风记》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徐怀中讲述《牵风记》:
《牵风记》是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这段史实为背景创作的。虽然没有做正面的全景式的描述,但毕竟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尽可能勾画出了这次战略行动自始至终的悲壮历程。在这个基础上,小说的语义有所延伸,大家是不难理解的。我希望以自己多年来的战地生活的积累,剥茧抽丝,制造出一番激越浩荡的生命气象。我希望这部作品里的字里行间能够闪放出我们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灿灿光辉。
李洱
作者简介
李洱,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等,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21世纪鼎钧文学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其最新长篇小说《应物兄》先后获得第三届《收获》文学排行榜(2018年度)长篇小说第一名、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8年度最佳作品、《扬子江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新浪网2018年度文学排行榜第一名,《南方周末》2018年虚构类作品第一名。作者也因《应物兄》荣获“第十七届华语文学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9年8月16日,《应物兄》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其主要作品已被译成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韩语、西班牙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越南语等,在海外出版。
李洱讲述《应物兄》:
这本书写这么多年,我自己也很意外,我本来以为很快就可以写出来,可见中国作家,不光是我本人,我想中国作家在面临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都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处理我们最近三十年来的历史、现实会非常困难,处理这三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他们的思考、他们思考的问题都非常困难。但是现在看来,我在写完这本书的那一刻就知道,我付出的13年的劳动是值得的,因为我把这些年的困惑写出来跟大家进行一些有效的交流,我觉得它是有意义的。
业界专家点评新晋茅奖作品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点评《牵风记》:
徐怀中先生的创作,虽然是以战争为背影,但是他的小说非常具有人类的通识,非常具有世界意义、世界价值,也可以让世界的读者们看到中国作家的创作,一方面我们在认真的讲中国故事,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作品和世界文学作品可以展开最平等、最可以交融的对话,而这部作品就是一个明证。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点评《牵风记》:
徐怀中先生是中国当代非常受人尊敬的作家,他是一个军队出身的作家。徐怀中先生当军艺的文学系主任很多年,他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也培养了很多军旅作家,他是莫言的老师,莫言是他一手培养和提拔的。《牵风记》可以说是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战争小说,以它的特殊方式对战争进行一种反思,我觉得它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对战争进行反思,是非常不一样的。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朱向前点评《牵风记》:
《牵风记》无疑是新中国70年长篇小说中的翘楚之作,是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高峰之作。同时,这也是一部“牵风”之作,它以区区13万字,不经意间就以四两拨千斤地牵住了当代军旅文学的审美之风、探索之风、创新之风。
《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点评《牵风记》:
《牵风记》堪称“现象级”的文本,蕴含着许多超越作品本身、超越军事文学的意义。小说融注了徐怀中一生的阅历,贯彻着创作者经过否定之否定、升华而获得的文学观念,呈现出对世界、对人的更深入的理解。这部作品是作家对文学创作规律通彻的觉醒,是个人的晚期创作,但又是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某种示范、某种开始。
《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傅逸尘点评《牵风记》:
《牵风记》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叙事文本,是一种超越具体历史语境的新的建构和想象,是一种浪漫审美精神的张扬。这种战争叙事与文学风格在中外战争文学中都是不多见的,尤其在中国当代军旅文学中更是独树一帜,彰显了徐怀中先生几十年来对文学形式的先锋性探究、对生存和死亡的形而上思考、对战争和人性的终极追问。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点评《应物兄》:
这部《应物兄》内在埋藏很多最为脆弱的人类的感应,这种感应在历史的发展和当今世界的状况面前,人们那种挣扎试图找到某种秩序来保护自己,让知识分子的某种精神得以保留,让某种人类的力量得以保留的这样一种努力,可以说李洱的所有创作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一方面讲中国和中国人的、中国文化的、中国心灵的故事,但是李洱一开始的写作到今天依然是具有国际性。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点评《应物兄》:
我想《应物兄》写了13年,一个作家怀着如此大的热情,怀着如此坚强的毅力做这项工作,倾尽他的全心去书写,这对文学就是一个让人值得敬重的、值得赞许的、值得学习的一种态度,这是非常可贵的。所以这部书浓缩了他多年来对于文化问题的思考,他是在探索文化的问题在今天中国究竟是何等状况,知识分子的精神和心理究竟是何种状况、何样的境遇。
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点评《应物兄》:
《应物兄》的体量庞大、内容驳杂,对普通读者阅读起来有“难度”,我估计它不会成为大众畅销小说,但会进入文学史,成为文学经典。在艺术上,小说既有“史传”传统的风韵,又有先锋小说的特点。小说叙述也取杂语体,旁征博引,既机锋有趣味,又冗杂显拖沓。
著名评论家杨扬点评《应物兄》:
这本小说不是一本随便就能“悦读”下去的作品。小说写得很密实,与他的《花腔》相仿,有着非常细密的文字关联,每一页之间,都难以跳跃过去。70多万字的小说,要这么一页一页密不透风地读下来,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但从专业的角度,有些书不一定好读,但还得认真对待,《应物兄》就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好作品是“长脚”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拓展版权输出的渠道,推动茅奖作品“走出去”,目前已有《冬天里的春天》《白鹿原》《古炉》《推拿》等茅奖作品走出国门,被译介到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十多个国家。
意大利勒尔马出版社社长罗贝托·马尔库西(右)
《花腔》意大利语版翻译李莎(左)
黎巴嫩数字未来出版社CEO赫炎(右)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曾少美(左)
《牵风记》《应物兄》阿拉伯语
《牵风记》土耳其语及英文版权签约仪式
第十届茅奖作品公布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更是积极与海外各出版社进行合作。此次新晋茅奖作品推介会上,黎巴嫩Cedar出版社(数字未来出版集团旗下)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署《牵风记》《应物兄》阿拉伯语版权协议;土耳其阿克代姆(Akdem)出版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署《牵风记》土耳其语版权协议,英国查思出版公司的马修·基勒Matthew keeler 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署《牵风记》英文版权协议。
除此之外,另有多家海外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亦抱有浓厚兴趣,将进一步洽谈版权合作事宜。
人文社与茅奖的美好因缘
《牵风记》作者徐怀中早在1954年就已经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结缘。1954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徐怀中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
推介会现场徐怀中代表和作家李洱在谈到人文社时,与众多知名作家一样都表示人文社是文学殿堂,“好作品之家”,许多作家都以作品能在人文社出版为荣。
人文社对茅奖作品的独到眼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致力于挖掘最具原创性的作品,比如今年入围的四部,都很有特色。每年都会有一批优秀作品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从成立以来就肩负着出中国最好的文学作品的使命,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发掘和出版中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所以才有这样的收获。出版社对原创作品给予扶持,在奖励制度上会予以倾斜。同时鼓励编辑多拿原创作品,如市场不好了社里来承担损失。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从1982年开始评奖,至今已举办十届。人文社作为中国出版“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文学品牌老社、名社,多年来致力于出版一批精品力作,与茅奖作品颇有渊源,从1998年起出版“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数年内多次重印。2004年又编辑出版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此后伴随茅盾文学奖评选的进程,陆续增补最新获奖作品,以完整地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的成果。可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茅奖开设至今最大的赢家,获茅奖图书19种。
历届茅奖作品中由人文社出版的书目
(可直接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购买图书)
第一届
东方
将军吟
冬天里的春天
芙蓉镇
第二届
沉重的翅膀
钟鼓楼
第三届
第二个太阳
第四届
白鹿原
战争和人
骚动之秋
第五届
尘埃落定
第六届
历史的天空
南渡记
东藏记
英雄时代
第七届
暗算
第八届
推拿
天行者
第十届
牵风记
应物兄
欢迎原创投稿:邮箱为cnpubgweixin@sina.com,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一经采用,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来稿有酬谢哦~
责编丨戴佳运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微信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