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案:
【头条】深度丨陈瑞华教授:死刑复核,律师的辩护是对法官最大的帮助
【二条】争议 | 女民工派出所死亡案:头发被踩23分钟 涉事警察王文军获刑五年
【三条】锐评 | 法官的形象公正来自言行公正
【四条】荐读 | 吴思:知识可多可少,灵魂不能枯萎
作者:吴思
来源:公众号《帮你读书》
选自:《我书架上的神明》
吴思,前《炎黄春秋》主编,中国近现代史学者。《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的作者。
我很不情愿,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影响极大
17 岁那年,我就把保尔那段“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名言抄在日记本的扉页上。20 岁前后,我把这本书放在枕边,经常翻看保尔修铁路的那一段。当时我在山村插队,干的活和保尔差不多,琐碎而艰辛,还吃不饱,很需要用人生意义之类的说法来支撑自己。可是,六年前我重读此书,竟有不忍卒读的感觉。保尔的褊狭和自负让我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我当年的偶像吗?我竟然努力模仿这种人?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不会向我女儿推荐这本书,我以后也不会再读,除非要挑毛病说坏话。保尔赞扬过的《牛虻》和《斯巴达克斯》,要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一些,但也从我心目中的超一流地位降到了三流地位。在主人公安德列、彼尔和列文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灵魂。我觉得托尔斯泰的句子可以直达我的心底,让我在不同的状态中再生活几遭。这两本书,我在高中毕业前初读,曾经把其中的句子写在手心。二十年后再读,仍有经受心灵洗礼之感。托翁真神人也。不过,在描述人心的复杂和丰富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才称得上登峰造极。我觉得托尔斯泰很亲切,很对心思,因此很能影响我。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有惊讶和敬畏的份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中国古典诗词,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元曲,《唐诗三百首》是他们的代表。这本书我不知读过多少遍,已经翻烂了一本,读旧了两本。以后我还会一读再读。这些古诗词可以迅速调动起我的人世沧桑感,呼唤出我的“根本性焦虑”。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这种感觉让人的心境深远厚重,超越蝇营狗苟,进入造化的幽深,以至言语寥落,欲说还休。《红楼梦》也有类似的功能,但是太长。都是好酒,低浓度的一斤微醺,高浓度的一两微醺,还是喝一两的省时省事。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超过各派心理学的作品。这本书,还有蒂利希的《存在的勇气》,帮助我理解了人心和人性—超越动物的独有特性。十年前读毕此书,叹为观止,从此不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苏东坡说,他小时候读庄子,觉得这人把他的心里话都说完了。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苏东坡,深有同感。二十岁前后,《庄子》一度严重威胁了我的“革命理想”,反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便有对抗《庄子》的意思。二十多年过去,我早已停止对抗庄子了,他描绘的人生和宇宙图景很精彩,可以把我们拔出自负和局促的泥潭,让我们面对那些最要紧的问题,同时又不至于沉溺太深,忘记自己在天地中的真实位置。《五灯会元》之类的禅宗史录也有近似的功能,在玄妙和哲思方面常有超越庄子之处。但是读来既费解又吃力,难得一二会心之处,不像庄子那样,开卷必有收益。我读的是一本小册子,读后忘了推荐给谁,再也没有回来。尽管书里分析的是市场,但是理性清明,分析精巧,对我理解人心的一般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均衡状态大有助益。读后有散光眼配了眼镜之感。1993 年我听盛洪提到这门学科,表示没听说过,盛洪笑话我,说不知道就对了,经济学家的专业,岂能谁都懂?后来听了他们天则所的几次讲座,又读了一本介绍制度经济学的小册子,不禁神往。小册子推荐给朋友了,至今不知下落,无法写准书名和作者。好在制度经济学早已声名大著,各种版本的书都不难找。用微观经济学的清明理性来分析制度变迁,这是一门历史学可以借用的好手艺,一旦领会了这种思路,想忘掉不用都难。我在《南方周末》上批评过这本书,挑过黄仁宇的毛病,但那属于同行的嫉妒。1986 年初读此书,便生出历史还可以这么写的感慨。数年后我也转向历史,多少受了这本书的影响。我还模仿过这本书的笔法,但不如我原来的写法顺手,只好作罢。至于写作深度,《万历十五年》沾了“形象大于思想”的光,给读者留下了见仁见智的余地,大体没什么问题。不过,真到了说几句硬话解释历史的关头,黄老先生的概括往往伤痕累累。这是实话,不是嫉妒。这本书让我领会了美国及其政法制度的实质和演进历史。最难得的是,我觉得自己似乎随着林达在那个世界生活了一遭,所得所思格外深切。生活在中国社会及其传统之中,不难找到帮助我们认识中国的好书,却不容易找到帮助我们体会美国的好书。在以追赶美国为社会理想的时代,不了解美国也算得大缺陷了。如果再提炼一下,超越专业或职业需要,上述诸书,《唐诗三百首》和《庄子》对我最为要紧,其次是托尔斯泰的书。知识无涯,可多可少,灵魂却只有一个,不能让他枯萎了。
昨日大案:
【头条】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他会带领美国走向怎样的未来?
【二条】锐评 | 邱兴隆教授:贾敬龙案对最高法院的挑战及其应有的应对
【三条】观点 | 张维迎激辩林毅夫:我为什么反对产业政策?
【四条】公告丨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热文《锐评 | 邱兴隆教授:贾敬龙案对最高法院的挑战及其应有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