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住“钱袋子”|预算审议,终于有记者提了一个好问题

2016-03-12 杜宝俊 大案


今日大案:

【头条】大案关注|人大代表助推"律师调查令"制度,谙合业界多年期待

【二条】管住“钱袋子”|预算审议,终于有记者提了一个好问题

【三条】王建勋:我们对美国的分权制衡有很多误解

【四条】2015中国拆迁年度报告 | 2015年十大拆迁典型案件


两会过半,终于有记者提了一个好问题


作者:杜宝俊

来源:微信公号“精读党报(jingdudangbao)” (2016年3月11日)


3月11日下午,五位全国人大相关负责人就“人大监督工作”答问。


记者会上,读报君注意到了一个问题,是东方早报、澎湃新闻记者提的:


全国人大审查的政府预算及部门预算中是否包含中央党务部门的预算?党务部门的预算何时才能公开?谢谢。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预算,是“钱袋子”。从国外看,审查预算是议会的最重要的职责,议会通过对预算的控制实现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


具体到中国,人大的监督实不实,就看能否管住“钱袋子”。


过去,从全国到地方两会,常有人大代表在审议预算报告时说“看不懂”。厚厚的“天书”摆在面前,一大堆数据、词汇,各种繁琐的图表,加上日常工作很少接触这些事务,一到审议时刻,难免一头雾水。


而社会上,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呼声不绝于耳。


前几天(3月8日),新京报还发文《代表委员,还是得过关注预算报告》,文章说:


对非审计专业的代表委员来说,短时间内能够完全看懂预算报告,能够看出哪些钱花对了、哪些钱花得不合适,这不是一日之功。这也就要求代表委员能够沉下心来、虚心学习,通过读书也罢、请教专业人士也罢,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能够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这非易事,却也非难事,关键是代表委员们得有一颗沉甸甸的责任心。


文章指出:


去年财政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越是要“过紧日子”,越是要精打细算,越是要把钱“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越是离不开代表委员对预算报告的“我有话说”。


对预算报告,代表们要审查要拍板,看不懂的可以询问;委员们要提意见,不同意的甚至可以“拍砖”。只要代表委员真正带着问题意识沉入预算报告,肯学习爱请教,肯定能看出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


《南方都市报》报道,2012年底,广东省新一届人大代表选出后,中山大学财税专家刘虹受邀为他们授课、讲解如何审查财政预算时称:“预算要有细节才能给出态度”。


刘虹在微博上刊出自己讲课内容,说:


如果您觉得没看懂预算,请投弃权票!这是对人大代表的最低要求。每年人代会审预算,大量代表表示看不懂所以直接投赞成票。结果是,大部分代表都看不懂的预算获高票通过。看不懂就投弃权票呀!弃权票多了,财政部门自然能编出您看得懂的预算!


在课堂上时,刘虹给代表们出了一道题“在小学教育上投入50亿元,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代表面面相觑,没有回答。


“我是教财税的,我也没有办法给出态度,因为不知道它具体怎么花。”刘虹在培训中强调了一个观点“有细节才能有态度”,预算太粗了,没有信息可以供代表判断。没有看到细节为什么要表态?


2014年8月底,被称之为“经济宪法”的新预算法(预算法修正案),在历经两届全国人大、四次审议后,获高票通过。


新预算法对人大如何有效行使预算审查监督权作了较具体的规定。


针对预算过粗、“看不清、弄不懂”等问题,新预算法规定一般公共预算草案应当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编制,分别反映预算的支出方向和具体支出用途。


针对预算审查专业性强,而人大会期有限的问题,新预算法完善了初步审查制度,明确初步审查的范围包括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和决算方案,审查机构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县级人大常委会进行。


新预算法还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就是预算公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预决算等政府财务资料都属于保密内容,直到2005年之前,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代表们审议的预算草案都要求严格保密并在会后收回。


2010年,国务院有关部门首次对外公开部门预算。而社会各界对预算公开的呼声日高,要求政府“晒账本”成了广泛的共识和强烈的诉求。


新预算法从预算公开的内容、时间、解释说明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细化规定。


中央领导人对预算公开也是非常open的态度,比如2014年9月2日,在新预算法通过后,李克强就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醒与会部门负责人“要做好准备”:


预算不仅要全面公开,还要经得起人民的质询,回答得了群众的疑问。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要规范整改、完善制度。


财政的钱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都要让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会监督!


《新京报》去年报道,截至2015年4月17日,94个中央机关单位公开了2015年度部门预算。首次披露机关运行经费、工资福利经费、津贴补贴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数据。


但绝大部分都未公开在职职工人数。由于这一关键信息缺失,所以,各部门虽然公开了这些费用,公众却无从得知“人头费”等信息。


不过,饶是如此,粗线条的公开也能“暴露”了一些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比如2013年1月,有媒体就从东莞市预算草案中发现,3所市属机关幼儿园预算支出达2776万元,却仅招收市直机关单位职工以及公办市属学校教职工的子女。“学前教育特权”引来一片哗然。


前任总理温家宝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


所以,读报君认为,澎拜记者提的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他两个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共产党花的是谁的钱?第二,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能够公开花钱明细?


令读报君有点意外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既没有假装没听见这个问题,也没有转化成另一个问题来回答,更没有嫌弃澎拜记者不是“主流媒体”,而是正面回答了这问题。




刘修文首先说,“这个问题有点难。”


接着说:“既然已经问到了,我就初步了解到的情况做简要回答。”


此处真的应该点一个赞。(前几天看个别官员对“敏感”问题的应对方式,看着真是着急。)


刘修文回答了四点:


第一,全国人大审查的政府预算中,或者是中央预算中,包括党务部门的预算。目前,编制部门预算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包括党的部门和机构,比如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中央党校,还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


第二,部门预算都应当依法公开。因为根据新预算法第14条的有关规定,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后,各个部门都应当在20日内公开本部门的预算,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第三,目前公开预算的党务部门在不断增加。比如去年中央党校、中编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等向社会公开了他们的部门预算,而且同时一些地方的党务部门也公开了本部门的预算,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


第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督促和支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部门预算公开的力度。


读报君认为,记者问得好,是因为问了真问题。刘修文答得好,是因为没有回避问题。


给出的答案也是明确的:中国共产党运行经费不是单靠党费,而是在政府预算里;目前一些党务部门没有公开预算;人大将督促公开。


深层次的问题,读报君就忍住不说了。就说一句:十年前,预算还是秘密。今天,已经做到了粗线条的公开。


要能看到进步!(完)



昨日大案:

【头条】两会谈司改 | 全国人大法律委副主任苏泽林:司法保障机制要跟上

【二条】深度|盛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改什么?

【三条】政协提案 | 崔永元:严查官员转基因监管严重失职

【四条】观察 | 于泽远:中国两会“大炮”熄火?



促进
法治
推动
公益
洞悉
法律
品读
大案
大案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哟~!

主编:李轩

主办: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

投稿合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热文从“彻底否定”到“彻底反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