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8-03-21 兰州晚报


国务院网站截图


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批复提出,把兰州—西宁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支撑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格局、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


批复要求,甘肃、青海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批复提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做好协调指导,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督查评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以下是批复原文:

国务院关于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8〕38号


甘肃、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送审稿)的请示》(发改规划〔2017〕2165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功能配套,着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把兰州—西宁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支撑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格局、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


三、甘肃、青海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做好协调指导,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督查评估,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2018年2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兰西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哪些地方?

具体如何发展?

往下看↓↓↓

兰州—西宁城市群(以下简称“兰西城市群”)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人口和城镇相对比较密集,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在维护我国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制订本规划,作为培育发展兰西城市群的指导性文件。


兰西城市群规划范围


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景泰县,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东乡族自治县、永靖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贵德县、贵南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尖扎县


总面积 9.75 万平方公里,2016 年地区生产总值 4874 亿元,常住人口 1193 万人。


规划期限至 2035 年。


战略定位


着眼国家安全,立足西北内陆,面向中亚西亚,培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


围绕上述总体定位,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围绕支撑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北方防沙带建设,引导人口向城市群适度集聚,建立稳固的生态建设服务基地,形成城市群集约高效开发、大区域整体有效保护的大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维护黄河上游生态安全。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重要平台。支持和推动兰西城市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能力较强的城镇,增强综合承载力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积极推动人口经济格局优化,着力推动国土均衡开发,进一步发挥维护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促进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依托沟通沿海内地、联通西部边疆和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提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重点面向中西亚和东南亚广阔市场,强化国际产能合作和经贸文化交流,打造高层次开放平台,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支撑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较强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市场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强化与关中平原、天山北坡、宁夏沿黄等城市群协调互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脱贫攻坚,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的支撑作用。


沟通西北西南、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发挥区位优势,推进陆桥通道的功能性调整和结构性补缺,加快建设沟通川渝滇黔桂的综合性通道,积极推进铁路国际班列物流平台建设,强化兰州、西宁的综合枢纽功能,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提升内通外联能力。


发展目标


到 2035 年,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领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形成,生态空间不断扩大,黄河、湟水河、渭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宜居城镇和森林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85%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城市群内外生态建设联动格局基本形成,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人口集聚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明显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创新活力、创新实力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特色产业体系有效构建,人口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口总量和经济密度稳步提升。


强中心、多节点的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兰州作为西北地区商贸物流、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中心和交通枢纽功能得到加强。西宁辐射服务西藏新疆、连接川滇的战略支点功能更加突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中小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城镇密度逐步提升,对周边地区的支撑和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群开放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合作能力持续增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面向中西亚、东南亚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健全。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机制不断完善,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格局


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快兰州—白银、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重点打造兰西城镇发展带,带动周边节点城镇,构建“一带双圈多节点”空间格局。


“一带”,指兰西城镇发展带。依托综合性交通通道,以兰州、西宁、海东、定西等为重点,统筹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和交通线网布局,加强沿线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向东加强与关中平原和东中部地区的联系,向西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城市群发展和开放合作的主骨架。


“双圈”,指兰州—白银都市圈和西宁—海东都市圈。其中,兰州—白银都市圈。以兰州、白银为主体,辐射周边城镇。提升兰州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兰州新区建设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白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稳步提高城际互联水平,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都市圈同城化、一体化进程。西宁—海东都市圈。以西宁、海东为主体,辐射周边城镇。



“多节点”,指定西、临夏、海北、海南、黄南等市区(州府)和实力较强的县城。推进沿黄快速通道建设,打通节点城市与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之间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商贸物流、特色文化旅游等产业,因地制宜在黄河沿岸发展库区经济。强化海南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定西、临夏、海北、黄南对周边地区脱贫攻坚带动,进一步发挥节点城镇对国土开发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县有序改市,尽快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积极培育新兴城市。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规划》提出,兰西城市群发展必须要全面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维护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安全。

《规划》要求,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强化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衔接与协调,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并要求实施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在实施城市群环境共治方面,推进水环境质量分区管控,到2020年湟水河出省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达到50%;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确保2030年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优良天气比例大幅提升,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

在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方面,以兰州、西宁、白银、海东等城市为重点,开展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业企业烟气治理、燃煤供热锅炉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同时,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畅通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根据《规划》,甘肃、青海两省将着力统筹新建一批重点交通设施项目,加快兰西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

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充分发挥陇海—兰新通道作用,加快青藏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兰州(中川机场)—张掖铁路,打造沟通我国东西部、连通我国和中亚地区的东西向大通道。充分利用兰渝铁路通道,推进西宁(兰州)—成都铁路、兰州—中卫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西宁—玉树—昌都、格尔木—成都铁路,打造沟通西南西北、连通南亚和东南亚的南北向大通道。优化中川、曹家堡机场航线结构,积极开拓面向中西亚的国际航线,强化航空枢纽功能,带动周边支线机场发展,打造连通国内外重要城市的“空中丝绸之路”。

完善城市群内综合运输网络。以兰州、西宁为核心,形成城市群客运铁路骨架,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域(郊)铁路为重点,建设兰州、西宁都市圈城际综合快速路网。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兰州、西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快兰州国际港务区、西宁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推进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货物换装“无缝化衔接”。推进临夏、定西、青海湖等支线机场以及一批通用机场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客票一体联程和不同城市间的一卡互通、公共交通一卡互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加强运输服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铁路建设:稳妥推进兰州—中卫、西宁—成都、兰州—合作、兰州—张掖铁路三四线等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西宁—玉树—昌都、定西—平凉、环县—海源、红会—同心铁路。

公路建设:有序推进G6、G30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改造,G1816乌玛高速公路兰州新区—兰州段(中通道)和景泰—中川机场段、G75兰海高速公路渭源—武都段、G0612东延至乐都、G0611同仁—塞尔龙等国家高速公路新建项目。

机场枢纽:重点推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临夏、定西、青海湖等支线机场以及一批通用机场。 铁路枢纽。新建曹家堡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兰州站、兰州西站、西宁站、西宁(货)区段站。 公路枢纽。兰州、西宁、海东等地新建一批客运站和综合客运枢纽。



往期精彩回顾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任命

关于房价、空气质量、个人信息保护,部长们都回应了!

脱贫攻坚丨榆中 甘草店镇钱家坪村 易地搬迁“挪”出来的幸福窝

厉害了!我市1040座公厕登上“全国公厕云平台”

市委党校举办道德讲堂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孝道文化

警察为您支招 详解甘肃省居住证如何办理

2018兰马赛百团挑战赛开始报名 100个跑团席位虚位以待


来源:综合 中国政府网、家发展改革委

兰州晚报 记者 王星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