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P | 2020年度个人总结——罗玥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罗斐尔 Author 小萝Livia
罗玥沁
艺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
1. 隔离与自我隔离
2-19
9-13
2. 枯萎的商品
12-12
3. 十月走失了猫
6-27
4. 奔跑
10-1
5. 震荡
10-3
6. 烂漫
7-2
7-2
7. 白日梦 女孩 白马与海
10-3
8. 梦想家
10-2
6-5
9. 晚风
10-2
10. 蜻蜓骨
10-18
11. 崖间妖
10-3
12. 粒子与行星
12-12
今年我拿起相机的次数少了些。很幸运认识了雨晗,疫情期间她来找我拍照促成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后来和坤宜一起合作也拍了很多。感谢今年与我产生任何交集的朋友。
摄影对我来说越来越模糊,甚至于用视觉可见的图像来解决问题都成了本能。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近期我第一次接触到“图像焦虑”这个概念。有人说,不要集体制造一些美丽的图片,因为主流的凝视机制往往会故意过滤掉一些所谓的“垃圾图像”,来营造主流而正典的美,而这种美正是巨大的压迫,让人变成“不断往前奔跑的蚂蚁”。
从个人经验而言,这确实有一点道理,对于拍摄的一堆图像,我往往只选择其中符合我审美的一小部分,剩下的、被过滤掉的一切或许就此尘封于不可见的数据空间,或者直接消失于数据流。我所认为的美的概念是被驯化过的,所有我认为舒适的图像或许就缺少了某种穿透力。当创造不出美的图像,我会陷入焦虑,认为自己是不是进入了所谓的瓶颈期,或者怀疑自己创造力不够了。而整个社会,被过滤掉的东西就太多了,很多时候它们还未出现在大众眼里就被屏蔽。不过这就已经超过了单纯审美的范畴,不再作讨论。
但如果克服这种“图像焦虑”,或者说“审美焦虑”的方式是制造“垃圾图像”,却又是我不能接受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创造的图像能够尽可能的美,美本身就是我们作为人的本能追求。另一种方式或许是,拓展美的范畴,消解固化的美的概念,去追求不同意义上的美以及不同的探索美的路径?
或许。太多事情尚未可知,以我有限的认知水平也不知道是否可以认识,只能努力保持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