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F:李国杰 |“中兴事件”的教训
点击上方“中国计算机学会”轻松订阅!
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年第5期《主编评语》
4 月18日晚, CCF YOCSEF举办了一次特别论坛,用了一句很吸引眼球的话做会议主题:“生存还是死亡,面对禁‘芯’,中国高技术产业怎么办?”。对于中兴通讯公司,可能正面临一场生死的考验,对中美两国来说,还不能说已开始全面的贸易战。美国政府目前没有宣布对中国全面禁售芯片,但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受制于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不能不未雨绸缪。
“中兴事件”给我们的第一个教训是要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过去我们经常讲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但很少谈产业安全、产业供应链的安全。从发展产业和国家安全的角度,我们需要认真梳理一下,哪些材料、元器件、设备和软件影响面广但控制在国外一家企业手里。对每年花2600多亿美元进口的芯片要做分析和归类,分出轻重缓急。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替代全部进口芯片,但对可能卡脖子的关键芯片,不能掉以轻心。过去我们比较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各种科技计划时主要是看国外在做什么,今后有些重大课题要根据产业安全的需要设立。重视产业供应链风险并不是要回到40年前走过的闭关锁国的老路,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能变,支持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不能变。
第二个教训是要更全面地理解全球化。我国经济界不少人认为,技术与资金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实际上在现实的世界中,技术的流动受到政府的控制,全球化不应当作为我们的最高原则,要全面、辩证地理解全球化和本土化。
纵观世界历史,后发国家从产品低端走向产品高端,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先利用国内市场保护和培育自主高端产品。德国和美国赶超英国,日本的明治维新都采用了关税保护政策,而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完全开放市场(曾经开放到连海关自主权都没有),带给中国的是积贫积弱。中国加入了WTO以后,我们不能重复历史上只靠关税保护民族产业的老办法,但完全靠企业参与全球的所谓“公平竞争”,完全靠市场这一只手,不可能实现后发国家从产业低端走向高端。政府这一只手必须有作为,要在国内开辟一块市场做根据地,培育和发展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产业。美国政府保护本土企业的政策很多,而我们总觉得保护支持本土企业就不符合全球化原则,好像输了理,这可能是一种认识误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扶植本土高端产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推进全球化的同时,要通过政府采购和国内新产品首购等政策,理直气壮地推进高端产业本土化。
第三个教训是要改变头重脚轻的现状,夯实产业基础。我国科技和产业的现状是头重脚轻,消费侧强供给侧弱,基础技术落后。信息领域服务业发展不错,但基础软件和硬件的供应跟不上。造成头重脚轻局面的原因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平衡。由于国内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是论文导向和“帽子”挂帅,计算机领域多数人才涌向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容易出文章、容易拿人才“帽子”的研究方向。要改变基础技术落后的局面,必须从学科和人才平衡发展抓起。
作者介绍
李国杰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 CCF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计算机学会
微信号:ccfvoic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