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F:李国杰 | 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点击上方“中国计算机学会”轻松订阅!
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年第6期
在刚刚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我聆听了
的报告,作为一个科技人员,倍感重任在肩。利用写主编评语的机会,给计算机界的同行们说几句感想和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发展速度超出了西方国家的预期,引起了一些西方人士的警惕和恐慌。我国有些媒体,特别是网络自媒体上,有许多盲目乐观甚至自欺欺人的言论,对外宣传上也不善于用国际上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观点,加深了西方民众对我们的误判。一个国家厉害不厉害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目前,我国诸多领域仍然受制于人,还要受不少窝囊气。在信息领域,经济学家常说的“后发优势”并不多,反而有许多挤压创新空间的“后发壁垒”。我们应在新兴产业中培育“长板”,不具备“珍珠换玛瑙”的能力,新的“短板”还会不断冒出来。同时要尽快补齐卡脖子的短板。补短板必须下苦功夫甚至笨功夫,不要指望到处有可以超车的近道。
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政府对我国施压,我国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当时我国的报刊上,过去常用的“发奋图强”变成了“发愤图强”,以此表达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两弹一星”就是科技人员发愤图强的直接结果。蒲松龄写过一副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天的科技人员要有这种卧薪尝胆精神,拼搏出祖国灿烂的明天。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双轮驱动”,目前科研人员更关注制度改革。当
在报告中讲到:“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告诉我们,当前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科技管理制度。
我国的科技项目评审制度已做了多次改革,但普遍的反映是:目前的项目申报评审主要关注程序的“合规性”,不大关注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具有“目标导向”特征的重点研发计划中,写课题指南的专家不参加项目评审,评审专家不参加项目验收,项目评审专家从庞大的专家库中随机挑选,这些专家往往不知道课题指南的初衷和用意,挑选出来的团队难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在今年关于数据流计算体系结构的重点研发计划招标中,中标者是从事流数据应用研究的团队,一字之差,但研究方向和目标完全不同。这类张冠李戴的项目招标并不是个案,说明表面上的程序公正可能以牺牲科研效率为代价。
作者介绍
李国杰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CCF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计算机学会
微信号:ccfvoic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