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CF动态 | CCCF应更上一层楼——采访CCCF创刊主编李国杰教授

周庆国、王 涛 中国计算机学会 2022-05-15


李国杰 教授



2019年4月9日,CCF召开了《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以下简称《通讯》或CCCF)编委会换届会议,从创刊起任职14年的主编李国杰教授(CCF名誉理事长)卸任,CCF会士、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建中接棒担任CCCF主编。在过去的14年中,李国杰教授作为主编,在促进CCCF发展、审阅稿件、撰写主编评语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CCCF“动态”栏目编委特别采访了李国杰教授,请他分享在主编工作和科研、生活中的感悟。

问:您作为创刊主编,当时给《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杂志设定的目标是什么?您担任主编期间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大的缺憾是什么?


李国杰:在2005年4月的CCCF创刊号上,我写了一篇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会要求,学会要创办一份为全体会员提供基本服务的刊物,取名《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发刊词明确了CCCF的宗旨与任务:“《通讯》不是以发表艰涩难懂的纯学术论文为主的刊物,而是主要面对计算机界甚至非计算机界但关心信息技术发展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它的风格应该类似IEEE Computer和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CACM)。《通讯》上发表的文章一定要深入浅出,使‘大同行’甚至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读得懂而‘小同行’读了也有收获。”“《通讯》要把科研方向的分析评估作为重要任务,不仅要介绍国外在做什么,而且要尽可能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动因,多发表分析国外现有技术不足及存在问题的文章,多发表对国内需求做深入分析的文章,使我们科研工作有的放矢,创新更有效率。”“介绍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是《通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不能停留在一般介绍,要发掘成果中的创新思想。《通讯》要多发表激发想象力的好文章,成为激励自主创新的号角。


14年来,CCCF坚持了办刊的初衷,得到CCF广大会员和计算机界的肯定,已成为CCF提供给全体会员的基本服务。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科技人员是为了获得这本刊物才申请加入中国计算机学会,这充分说明CCCF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点令我颇感满意的是,虽然CCCF是学会的内部出版物,但编辑校对和排版的质量一点都不亚于正式出版刊物。这要感谢创刊时执行主编冀复生先生的严格把关和编辑部工作人员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但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虽然我和学会其他领导尽了很大努力,多次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申请,但至今CCCF仍没有国家正式出版刊号,不利于吸引高质量的稿源。

问:在每期刊物出版前,您都仔细阅读每篇文章,给出中肯的评价,并认真撰写“主编评语”。请问您如何判断文章的价值?如何撰写出精彩的“主编评语”?


李国杰:CCCF各个栏目的编委都很负责,为组织稿源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各位作者为写好CCCF的文章也费了大量心血。我深知写好一篇深入浅出的科技文章甚至比写一篇深奥的论文还难。我在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等杂志上读过很多把尖端科学讲得明明白白的好文章。不论是讲DNA计算机还是无尺度网络,我一口气读下来一点困难都没有。我特别希望CCCF上能有这样的好文章,因此我在审稿时不只是关注文章科技含量,还特别看重文章的可读性。总的来讲,CCCF的专栏文章活泼一些,编委会请到了一些会写文章的专栏作家,他们的供稿为CCCF添了彩。IEEE-CS前主席戴维·阿兰·格里尔(David Alan Grier)教授已连续6年每期为CCCF写专栏文章,已成为CCCF的品牌栏目,我十分感谢他。CCCF每期专题的几篇文章集中在某一个学术方向,已形成较固定的风格。在如何阐述自己的原始性学术贡献,特别是提出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上,可能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至于写“主编评语”,我并没有事先的规划。往往是审稿时因为某篇文章的触动才有感而发。“主编评语”只有1000字左右,在很短的篇幅内讲清楚一个观点是一件难事,常常需要修改好几遍。我对自己写的“主编评语”并不满意,只是尽量做到言之有物,少说套话而已。现在“主编评语”改成了“卷首语”,可以发动更多的人写,我想一定会比我写的更精彩。

问:作为CCCF刚卸任的主编,请您谈谈对CCCF未来发展的看法,对于新一届编委和编辑部有何寄语?


李国杰:CCCF刚创办时,稿源是个大问题,有时会出现“等米下锅”的情况,现在CCCF的办刊条件已有较大的改善,愿意为CCCF写稿的学者在逐步增加。但是,有些学者还是不愿意把原始性的观点和学术成果交给CCCF发表,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因此新一届编委和编辑部要把CCCF升级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当成一件大事。只要中国计算机学会掌握办刊的主导权,可以与知名的出版社合作办刊。


目前,CCCF的专题文章原创性不够高,引用率也不高,与IEEE Computer和CACM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CCCF已有较好的基础,一定要争取更上一层楼。与14年前创刊时相比,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已明显提高,许多学者已进入国际前沿,应当通过CCCF体现出中国学者的真实水平。


CCCF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旗舰刊物,CCF现在有5万多名会员,在有关中国计算机科研和产业的发展政策和规划制定中应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刊物的名称是《通讯》,就应当起到学术争鸣和交流的作用。特别是目前美国对中国实行科技和产业上的“极限施压”,为了应对恶化的国际局势,我们的科研工作需要转换思路。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应更加重视自主的知识产权,更加重视安全可控的生态环境,更加重视依靠创新能力获得竞争的话语权,更加重视通过增加科技供给解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我们要不忘创刊时的初心,让CCCF真正成为计算机界激励自主创新的号角。


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企业会员不断增加,企业界对CCCF有不同的需求。过去我们主要考虑大学和科研单位的读者,今后应逐步增加对企业读者的服务。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另办一种针对企业会员的刊物,如果办纸质刊物有困难,可以尝试办一种针对企业会员的电子刊物。


李建中教授是一位资深的计算机专家,40多年前我就和他共事过,一起在清华大学参加DJS-140联合设计。我相信在他的领导下,CCCF一定会越办越好。

问: 您在高性能计算科研工作和产业落地等方面做出了卓越成就,工作一定很忙。您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如何在科研工作与生活上保持平衡?如何培养出好的个人治学习惯和素养?


李国杰:我在卸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以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兼任曙光公司总经理那几年,工作确实很忙,基本上没有周末之说,每星期工作7天,比现在流行的996还辛苦。工作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可能不是中国特色,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发现美国的教授和研究生也常常工作到深夜。但是,我并不认为出色的科研成果一定是靠延长工作时间熬出来的。也有人认为,灵感和顿悟往往是心情放松的闲暇时间冒出来的,因此科研人员还是需要对科研工作与休息时间做合理的平衡。我很欣赏陈毅元帅写的一首打油诗:“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我则异其趣,一闲对百忙。”当然,一闲对百忙不是指休息时间只占百分之一,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是人生常态。媒体上经常宣传模范人物加班加点,不顾身体,生病也不治,甚至英年早逝。虽然精神可嘉,但不宜片面提倡。

    

科研人员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闲暇的时间怎么度过确实能反映一个人的志趣和情操。现在的年轻人花不少时间浏览微信,离不开手机,可能不是好的习惯。如果在专业之外添加一些高雅的个人爱好,生活一定会更精彩。我空闲时间多半是阅读各种书籍,对我而言,在轻音乐中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关于个人治学和素养,我给青年科技人员推荐一本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校长徐扬生院士写的散文集《摆渡人》,他通过讲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来传达多年来在科研、教学、生活中的感悟,发人深省。

问:作为我国当代计算机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 您能否给青年计算机科学家一些指导建议和期望?在领导岗位上,如何组织团队,成功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如何让生活更加幸福,生命更富有意义?


李国杰:这个问题太大,几句话讲不清楚。与我刚回国的时候相比,现在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已经明显改善,今天的年轻科学家应珍惜如今的好时代,应做出比我们这一代更大的贡献。与数学、物理、天文、生物等领域的纯基础研究不同,计算机学科带有很强的工程性,不完全是采用PI方式。工程任务需要一个团队才能完成,如何带好一个团队,年轻的科研带头人往往感到困惑。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过于强势的领头人,往往事必躬亲,如同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骨干科研人员很难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整个团队也难以有大的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团队能干多大的事取决于团队带头人的胸怀。衡量一个团队的贡献除了看科技成果,还要看骨干人才成长的速度。回想当年创建的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20多年来不但研制成功一代又一代高性能计算机,更令人欣慰的是涌现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智能中心先后有几十位科研人员出国工作,留在国内工作的几十人中,目前担任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副所长、上市公司高管、估值上亿的创业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的领军人才就有20多人。我当智能中心主任时已经47岁,最有创新活力的年华在文革中耽误了,我回国时就下决心做人梯和铺路石,如今人才辈出,我可以安心退休了。


从生活的舒适性和稳定性而言,从事科研工作未必是理想的选择。一个人如果不能从科研的过程中(不是最后的成果和获得的荣誉、报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就不会感到生活幸福。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时,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向我的妻子倾述我求知的渴望,争取得到她的理解,在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复试的途中,在汉口一家十分闷热的小旅馆中,我挥汗给她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写了一句模仿元曲的话:“我事从来万般险,自古瓜儿苦后甜”。的确,我的前半生三起三落,波波折折,几多欢乐几多愁。现在回忆过去的一生,我觉得,科研人员的生活就如同一杯加糖的浓咖啡,苦中带甜。


作者介绍

周庆国

CCF高级会员、CCCF动态编委。兰州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靠计算、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虚拟化。

zhouqg@lzu.edu.cn

作者介绍

王 涛  

CCF理事、CCCF动态主编。爱奇艺公司资深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区块链。

Wtao@qiyi.com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