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樵山学子上央视,文化自信听少年这样说→
北滘中学国华创新班高一学子熊思哲登上央视少儿频道《中国少年说》。(节目片段)
2月12日
初中就读西樵中学
高中就读北滘中学国华创新班
的熊思哲
登上央视少儿频道《中国少年说》
现场朗诵了自创的《沁园春•国华》词作
受到三位现场成长见证官的点赞
并寄望熊思哲能带领
更多的中国少年了解古诗词
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节目中,熊思哲更写下了
中国少年要以传承文化为己任
这样我们就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得到未来更多的发展
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诗词篇章
发现诗词的魅力
字字赤诚字字含情字字哲思
“‘词’这种文学体裁,是在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兴起的呢?”在央视舞台上,跟其他少年的开场白不一样,今年15岁的熊思哲采用一个问题形式开始了他的演讲。
熊思哲。
“很多人说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写词、读词呢?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读诗词、写诗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精致、美好,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可以在词句中,品读人生百态,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篇章。最好的化妆品是非物质的化妆品,就是诗词。”节目中,熊思哲带领着大家领悟了词的独特魅力,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熊思哲说,词能让人身临其境,字字含情。比如当我考试没考好时,会写下了“昨日金榜开张,不住心头悲伤,勉自笑曰:‘何妨?’,惆怅,一曲终时人断肠。”又比如,熊思哲在老家干完农活后,真正体会到了农民之苦,创作了《相见欢》:“夏日回乡上田,无片风。万里泥泞未耕牛一头。割旧谷,抛新秧,几时收?试看多少苦累农民受。”
节目中,资深媒体人吴伯凡在点评道:“中国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最好的化妆品是非物质的化妆品,就是诗词,它能让你散发出一种物质的装饰不可能有的那样的风采,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平淡的美好,这就是你所说‘词就是生活’。”
成长见证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攸佳宁则感叹:“希望能在熊思哲的带领下,让更多的中国少年都可以更多地了解古诗词,了解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让我们对生活的这种热爱更深刻。”
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家庭熏陶
据悉,熊思哲初中就读于南海区西樵中学,后来考入北滘中学国华创新班,目前在国华纪念中学就读高一。在这里,让熊思哲这些兴趣爱好广泛的同学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学校每周都有社团活动、兴趣班,学生会、校团委均由学生自己负责,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显身手。每当我走进校园,我都会以合格国华学子十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出了校园,我就是学校的形象。”
除了学校给予的广阔平台,熊思哲的深厚文化底蕴还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其曾外祖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安采茶戏的民间传承人,熊思哲几乎是听着他拉的二胡长大的,也从小在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把这种传统乐器发扬光大的梦想。
在熊思哲大一些时,熊思哲的母亲开始让他诵读一些国学经典,《论语》《诗经》《老子》这些经典奠定了他的文学基础。“我至今还记得清楚当时背诵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也使我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把国学经典发扬光大的梦想的种子。”熊思哲说。
熊思哲的父亲则在其成长过程中给了最好的陪伴。“他带着我去各地游玩,我们几乎探遍了广东省古村落和古建筑群,参观过广东古代每一位状元的故居,了解了他们的故事,还参观了江西和广东的多个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的足迹还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熊思哲说。
生活无处不诗词,未来计划出诗集
熊思哲表示,自己从小就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从民族音乐开始,一步一步地接触国学经典、中国书法、历史人文、古诗词等传统元素,从了解到热爱它们,慢慢的自己也开始尝试自我创新、创作。如今,他已经基本掌握了篆、隶、楷、行、草等字体中一些名家的写法,并集各家之所长,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并且坚持学习传统民族乐器。
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熊思哲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诗,从此一发不可收。他会用诗词来记录自己的游览,比如游览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熊思哲写下了:“自从张君通西域,千载释道始入传。”游览完鸣沙山月牙泉,熊思哲吟出了“四面风沙环境险,一泓清泉似月牙。”在广东的潮州古城,熊思哲写出了“状元堂,驸马府,开元寺。千年古城,绝世繁华今犹在。”的词句……如今,熊思哲已经写了不下100首诗词曲。“未来我打算出一本诗集,将它作为人生成长的一种记录。”
“我认为写词并不是一件难事,并不一定要遵循那些很繁复的要求,它是你内心世界和你生活的感悟一种载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程高格,自成名句。”他希望大家不仅发现诗词的魅力,更要发现“生活无处不诗词”。
在熊思哲看来,中国少年就应该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有使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2022-02-16
2022-02-15
来源 | 佛山日报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