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过去,总会到来
文 | 面包婶
摘自 | 《让我们相逢在更高处》
“为得到的被珍惜,为失去的被纪念,为梦想、勇气和担当,为从无到有的一切。”
1
2010 年,女儿面包刚刚出生,我还是一个产后微胖的新手妈妈,每天穿着宽松的针织衫,拎着吸奶器和便当盒挤公交车,两点一线往返于公司和家之间,在我驾轻就熟的晨昏忧乐之外,我的先生却在每天的早晚愈发明显地感到规律性的头晕,一天比一天难以入睡,易激惹。那年夏天,我们跑遍了上海所有的三甲医院,四处求医。在华山医院拿到的核磁共振报告显示——他的颅内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囊肿。我们俩看着报告,谁都没有先开口。在走进门诊复诊之前,他突然回头对我说:“以后就麻烦你照顾我爸妈。”我在诊室门口泪如雨下。
然而那个囊肿并不是我们以为的真正病因。那一年中秋前夕,我先生的重度抑郁爆发。他失控打碎了餐厅木门上的玻璃,满手是血地跑了出去。我抱着女儿,在我们蜗居的那间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跪在满地的碎玻璃上,直到无法流下再多一滴眼泪。我先生最终被确诊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比抑郁症更难以治疗的一种心境障碍疾病,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六岁。
我们租住在浦东一个老旧小区,每到夏季墙皮因为阴暗潮湿开始脱落,在安静的夜里能听得见簌簌落地的声音。附近有一个花园,夜太长,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我会拉起他去花园里走走。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一圈又一圈。每转一圈,他总是周而复始地问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找不出一个答案可以安慰他。
在那之前,我也不知道竟有这样一种病痛会通过啮噬人心来灼蚀生命。我曾以为,抑郁只是伤春悲秋不够坚强,直到当我亲眼看着身边这个我决心把一生托付给他的七尺男儿,已经无法从花园走回自己的家。在一条距离不足两百米的路上,他几次停下瘫坐在地上,无视所有路人的异样目光,放声痛哭却仍然无法排解心中难以承受的痛苦,最后只能将整个身体匍匐在地面上。我知道他在用全身上下最后一丝意志力抵抗崩溃。
我们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甚至占卜算卦。每一次医生调整用药,都可能导致新一轮的情绪波动或出现未知的副作用。每一天症状晨重晚轻,希望以日为单位燃起又破灭。没有人知道这一切将会持续多久,我和所有知情的家人约定好,要准备好漫长而坚定的陪伴。
终于,在换了三位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后,我先生的情绪开始逐渐好转。我送了他一本笔记本,请他在每天感觉好些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心境变化。每个周一下午,是我们去医院复诊的日子。医生告诉我,我先生是他见过的最“专业”的病人,他每天坚持对自己的情绪波动评分记录,还为自己绘制了情绪波动量表。
但其实,他做的远不止这些。病情稳定后,他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书都买回家,把能搜索到的国内外相关论文和资料都整理打印出来,重点部分用彩色记号笔一一标注并做了笔记。每一次复诊,医生都惊讶于他对这种甚至许多临床医师都尚未足够重视的疾病又有了新的了解。
就这样,复诊时间,从每周一次,逐渐延长到两周一次,一个月一次,两个月一次。两年前,医生已经建议可以逐渐尝试减量停药,可直到今天,我先生仍然在坚持每天服药。六年来,从未间断一天。我明白,他的坚持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我们共同的一切。
2
在搬离那间五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那天,我们两个相视而坐,在心中与这徒然四壁默默告别。因为除了这四面斑驳的白墙,再没有旁人能亲眼目睹,那些身后的日和夜,两个年轻人如何用血肉之躯一夜夜穿过去再一日日熬过来;一起浸透过多么漫长的黑夜,才又一起等到再次升起的晨霭。
这几年,也曾有过纪录片拍摄、出书和采访的邀约,但我都一一婉拒了。我曾有顾虑,随着这个故事的传播,可能会让我先生被解读为柔弱不堪的一方。如果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煎熬,最终淬炼出了一个强者,那个人是他,而不是我。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履行了婚礼上曾许下过的誓言,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疾病还是健康。
曾有一个黄昏,下班后我经过每天路过的天桥,站在那个走过无数遍的十字路口,一瞬间竟不知道究竟应该走向哪个方向。我怔怔地站在天桥中间,看着这个城市里路人行色匆匆,万家灯火初上,车水马龙一刻不停留,而我不知道生活的出口到底在何方。我回到家,推开门,看到我的公公婆婆——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抱着他们唯一的儿子一起失声痛哭。我咬着嘴唇对自己说,我要做那个不在他们面前流泪的人,我不能够感到心碎。
我们在人生的最低谷里,开了一家淘宝小店。那是当时的我唯一能企及的创业尝试,因为我们没有任何资本也没有什么资源,但我需要一份工资以外的收入和更多可以照顾家人的时间,为漫长又未知的将来做好最糟糕的打算—— 如果我的先生再也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我也不能再继续工作下去。那时的我们,在这个城市除了一张婚床之外一无所有,却从来没有放弃相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我把这家小店珍视为第二个孩子,以一个母亲为孩子甄选自用为原则严选分享每一件产品。我为每一件产品拍照、上架、写商品介绍。每天早上 7 点赶到公司,预先完成一部分工作,为的是在下午腾出一部分时间回复客户的咨询。我们租的房子太小,没有足够的空间放货,于是把床板拆下一块放在板凳上搭成简易的货架。我会在每天下班回家的公共汽车上核对订单,因为那时每一张快递单和发货单都是手写的,生怕把手机号码和门牌号写错。
在开店伊始的三年中,我没有吃过一顿安静的晚饭,只要听到旺旺的叮咚声就会立即坐回电脑桌前,只为了第一时间答复客户的问题。我没有度过一次完整的周末,在面包三岁前我只带她去过一次公园。
在我先生抑郁最严重的时候,只要还能站得起来,他还在帮我打包。曾经有一个很小的包裹,可是那天他却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把胶带完全打好。我看到他每拉出一段胶带,就要停一会儿。他俯下整个上半身趴在桌子上,小声说着:“心里那个魔鬼,它又来了。”我就站在他的身旁,我真的很想很想从他手里拿过那一卷胶带,可我没有那么做。我看着他一次次地停下,一次次地再开始,直到把那个包裹最终完整地包装好。我们什么都没有说,但彼此明了。
3
面包第一次学会走路的那天,我回到家里看到她的第一眼,是她抱着一个小小的快递箱子从卧室里蹒跚地走出来。那时她才刚刚一岁,已经知道把所有包装好的快递包裹往门口搬。面包两岁时,我们的工作室从卧室搬到了家附近的一间公寓里,那栋楼的楼下是一个风道,经过时,大风吹在她的小脸上,她吓得嗷嗷大哭。后来每次经过那里,我都把她抱起来,面包会使劲儿把脸紧紧靠在我肩上。冬天房间里很冷,冻手冻脚,我买了一个“小太阳”放在那儿聊胜于无。那时我刚刚买了一台二手的针式打印机,面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背对着小太阳取取暖,站在打印机旁每等哒哒哒的声音响过一轮,就踮起脚尖帮我拿出打好的快递单,然后再扯一联新的塞进去。在她的帮忙下,快递单常常被打印得歪七扭八。
就这样,我们一个指节一个指节地把曾经扼住我们喉咙的大手渐渐掰开,一步一步从命运的最低谷走了出来。至今,这家小店已经成为淘宝网母婴行业金牌店铺。感恩每一位关照我们的客人,感恩命运高抬贵手,也感恩我们终究没有放弃没有失散,直到扭转乾坤峰回路转。
一路走来脱胎换骨,经历了平静下的暗流、黎明前的夜路和繁华外的寂寞。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说,平凡如斯,亦能抵达。
4
今天,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还是赤手空拳去披荆斩棘的年轻人,心里还有沸腾的热血和期待的远方。
今天,我们要站出来活给所有患有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友们看。请相信你自己,请相信你身边的人,请相信你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不要害怕,请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不要退缩,请坦然接受,勇敢面对。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不要放弃。
今天,我们想以无比真诚的心意诚恳呼吁: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症的同事或朋友,请给他多一些关怀和宽容,再微弱的善意都有抵达人心的力量。请试着待他如同待一位情绪上患了感冒的朋友。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亲人,请相信他、陪伴他、帮助他,一如从前,甚至更多。
今天,我们想向每一位帮助过和正在帮助我们的人一一致谢。感谢父亲母亲爱我们,并爱我们所爱。感谢朋友雪中送炭。感谢同事照顾包涵。感谢医生妙手仁心。感谢所有客户的支持和关爱。感谢团队伙伴肝胆相照。
再回首那些曾经的悲伤、痛苦、脆弱、迷茫、卑微、无奈、克制与忍耐,落在纸上只有这样短短一篇。但如果言辞也有重量,今日一文等于我流过的所有泪水之和。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请在艰难之中保持尊严,自强自赎。
谨以此文,致以我最勇敢的先生。
图文出自王潇、趁早团队作品《让我们相逢在更高处》。
王潇、李尚龙、伊心、咸贵人、面白等大咖分享26个让所有人勇敢前行的故事,讲述各自攀爬人生山峰过程中的低落与狂喜、相遇与别离、收获与舍弃,不论如何,总有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们继续向上,站在更高的峰上看最美的风景,永不放弃。
相信这些人生故事能够击破你内心软弱的角落,激发改变自己的强烈意愿与勇气,从而度过孤单、无助与迷茫的时光。
来源:北京紫图图书 zito_64360028
转载请注明本文编辑整理:身心灵(shenxinlingdao)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身心灵 微信平台!
如果本文不错,请给朋友看看,传递正能量!
如果本文让你驻足,请记得点下方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