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诞默想:马槽中那一位软弱的上帝

李晋&马丽 今日佳音 2019-05-24
  


12月24日 

主你知道;

因为你都经历过。



婴孩

 

    人类的婴儿要长到六个月大,视力才会与成人相似。这么大的婴孩在照镜子看到自己 的样子时,一般会惊讶、琢磨、然后兴奋不已。他(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已经在形成复杂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这种自我意识是上帝唯独赐给人类的一种奇妙恩赐,是动物所不具备的。婴儿每一阶段都呈现出极复杂的变化,体现在表情、声音、手指抓物和精细动作上。婴儿在理解力、反应力和自我意识上的发展,让人不禁惊叹上帝创造的精细和大能。


    但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却在体力上更软弱、依赖他人照顾,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进食和行走。要知道,很多哺乳动物在出生一天后,就可以独立行走进食了。论到人类的婴儿繁育,俗语说,“三翻、六坐、八爬”,意思是三个月的宝宝会翻身、六个月宝宝会坐起、八个月宝宝会爬行。作父母的辛苦,一部分在于每天盼着新生儿可以显示出每一个小本领、达到这些里程碑。我们可以从婴儿身上同时看到能力与软弱。这种反差仿佛揭示出上帝在创造中一种刻意安排,让人在依赖父母照顾、依赖环境时,可以建立起稳固的家庭关系。

 

焉能忘记

 

    有趣的是,世上第一个人亚当并没有经历过婴儿期,他受造时就有以成年人的身量和体力。亚当在乐园中倚靠上帝的供应,他的恩赐让他足以管理伊甸园,但不需要倚靠其他人。他一生的开始,比世上其他任何人出生的啼哭都要刚强。


    那么,上帝为何让第二个亚当(耶稣基督)以一个婴儿的样式进入这个世界,并且慢慢长大?为什么没有像造第一个亚当那样,直接赐给他成年人的身体?最明显的一个答案是,圣婴耶稣的出生是为实现一个古老的预言,即他要由“童女所生”,作为“女人的后裔”,是他选民的救赎。除此之外,当我们默想出生于伯利恒的婴儿耶稣时,还会想到什么吗?

记得我们在飘雪的冬天把刚出生三天的儿子从医院接回家时,心情非常紧张,生怕我们照顾不好这个头骨柔软、娇嫩脆弱的小生命。连给他穿衣服、换一个抱他的姿势,都非常小心翼翼,生怕弄坏这个瓷娃娃一样的新生儿。他需要我们照顾,这正是我们与他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基础。他的软弱呼唤我们进入一种骨肉交融的亲密中;软弱是亲密关系的入口。当玛利亚经过生产之痛,将耶稣生在世上,她怎么知道事实上是这位创造她的生命之主,降卑在她怀中?作为犹太人,她应该熟悉上帝借以赛亚说过的话:“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多么奇妙,当玛利亚记得定时乳养婴儿耶稣时,她会记得上帝应许不会忘记她!每个圣诞节,广播总会放一首现代赞美诗“玛利亚,你知道吗”(Mary, did you know?)


玛利亚,你知道吗,

你的宝贝有一天会行走在水上?
玛利亚,你知道吗,

你的婴儿有一天会拯救我们的儿女?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来,是要让你得更新?
这个你生育出来的孩子,很快就要拯救你。
 
玛利亚,你知道吗,

你的宝贝会让一个瞎眼的看见?
玛利亚,你知道吗,

你的婴儿会用他的手平静风浪?
你知道吗,

你的孩子曾经在天使踏步的地方行走?
当你亲吻你的小婴儿时,

你就亲吻了上帝的脸。
 
玛利亚,你知道吗?
瞎眼的要看见,聋子要听见,

死人要复活,瘸腿的要跳跃,

哑巴要说话,说出对羔羊的赞美。
玛利亚,你知道吗,

你的男婴是所有造物的主?
玛利亚,你知道吗,

你的男婴有一天要主宰万国?
你知道吗,

你的孩子是天堂完美的羔羊?
你怀中抱着的这个熟睡的婴儿,

就是那伟大的“我是”。 


不可拒绝的降卑

 

人类的能力会随着生命周期而改变,衰老的过程也会让人感受到软弱无力,甚至伴随着一种羞耻感。例如,当一个人衰老到不能自理时,意识到“我不能自己上厕所”,会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人在失去能力时,只能接受自己软弱的现实。神学家巴刻(J.I. Packer)在年老体弱,重病缠身时,写了一本小书,《软弱之道》,说到,当人软弱的时候,会产生自卑感,他称之为查理.布朗综合症(家喻户晓的漫画史努比的主人公),会产生无价值感和无力感,随之带来抑郁和沮丧。巴刻写到:


 

巴刻《软弱之道》

“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原罪以骄傲,肆意妄为和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个人,所以人都渴望自己因强大和出色而被人羡慕,一旦发现这一愿望无法实现,就会感觉自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并在心中埋下苦毒…”[1]


    但当大能的上帝以软弱的婴儿样式来到人间时,他等于是“倒空”了自己的能力,反而倚靠玛利亚和约瑟的照顾,以亲密的“人子”样式,俯就降卑在自己百姓中间。马槽里那个婴儿是多么软弱,他需要人来照顾,他是不可拒绝的。上帝以一个婴儿的脆弱向人发出邀请。世人只会用强权来征服,而不可能用软弱。这本身显明上帝的大能,不在乎人所定义的权力和强势。婴儿和大能的反差,也出现在圣经最后一本书对救赎历史的总结中:在启示录12章,妇人和龙的争战也涉及一个新生男婴,而且这个婴儿有掌管万国的权柄(“妇人生了一个男孩子,是将来要用铁杖辖管万国的”启示录12:5),与以赛亚9:6中说的“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遥相呼应。

 

    为什么上帝让耶稣基督以婴儿的啼哭进入世界?或者有人可能会纳闷,无罪的圣婴耶稣,以他的神性,会和一般人类婴儿那样啼哭吗?初代教会针对诺斯替主义思潮为耶稣基督人性(包括肉身)的争辩是很有必要的。上帝不轻视我们具有肉身的现实,实际上,他亲自取了肉身,来到我们中间。希伯来书2:17说“他必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正如一首英文诗歌中唱的,“在这个婴孩里,我们看到所有婴孩。”耶稣一生的成长轨迹,都与他百姓认同(identify with his people):他因选民,“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希伯来2:14),与其他婴儿一样出生,作为长子,第八日受割礼,与犹太人一样。他生在马槽,长在贫寒之家,与穷人相同。他幼年曾下埃及,又被“从埃及召出”(马太福音2:15),像以色列民的历史经历一样。他为了“尽诸般的义”,而在约旦河受洗(马太福音3:15)。他经历忧患,与困苦人相同。他受魔鬼试探,与灵性软弱者相同。他被亲友背叛,与孤独无助者相同。他像罪犯一样被审判、处死,与罪人相同,也与受冤屈者一样。因人人皆有一死,他也“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希伯来书2:11总结说,“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


在1943年朋霍费尔牧师被关在纳粹的监狱中,他给所有的囚犯写了一首祷告词:


上帝啊,我在清晨呼求你/帮助我祷告
单单思想你
我无法独自祷告
内心尽是黑暗
但在你那里有光
我孤单一人,你却不离弃我
我内心软弱, 你却不离弃我
我心如火烧,与你同在却有平安
我心中满有苦毒,与你同在却有忍耐
你的道路难测,但你深知我的道路。[2]

 



是的,主你知道;

因为你都经历过。

[1] 巴刻《软弱之道》刘光宇翻译,(上海三联书店,2016),第42页

[2] 中文见梅斯塔斯,《朋霍费尔》顾华德翻译(上海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

李晋,现加尔文神学院博士研究生。2012年之前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史方向的博士候选人,2015年获加尔文神学院道学硕士。

 

马丽,现加尔文大学亨利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年获牛津大学教育社会学硕士,2010年获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2016年获加尔文神学院神学研究硕士。

 

李晋、马丽夫妻两人同为社科和神学类译者,译有《自然正义》、《托克维尔的政治经济学》、《致年轻加尔文主义者的信》、《宽容的不宽容》、《思想的境界》、《慷慨的正义》等书。他们也是研究学者和作家,两人合写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发表于China Source Quarterly,收录在Christianity in Chinese Public Lif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一书及《田野归来: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合集和公共媒体《财经》、《端》、《明报》等。 


来源:普世佳音

?查看更多功能操作说明发8收听当天的“每日箴言”发8-1听昨天的“每日箴言”发ss搜文章诗歌经文讲道发章节或文字搜圣经经文或发首页圣经奉献社区留言与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