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预热篇

2015-12-22 马媛 央广新闻

12月28日起,《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将推出“戏曲季”,在清音婉转中,讲述男旦的绝代芳华,领略昆曲的绰约多姿;在民歌曲调中,回味二人台的乡音乡情,说尽广西彩调的泥土芬芳,感受湖南花鼓戏的明快风趣······一派风流余音绕梁,倾听戏曲艺术的沧海桑田。


如果说,《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工匠季描绘了一幅江南美景,即将播出的戏曲季则将带我们走进一片繁花似锦。



他们绝代芳华,流波婉转,身姿摇曳,在一片光影中,留给世人一声惊叹;他们饱受贬谪、非议,又享尽追捧。


雌雄莫辩的乾旦艺术


一曲霸王别姬,张国荣身影翩翩,水袖玲珑,歌啼婉转,将程蝶衣的爱恨情仇、坚韧倔强演的淋漓细腻,凡观者,无不动情。



而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这个角色,便是乾旦,也就是俗称的男旦。


男旦,简单的说就是戏曲里男扮女装、男唱女腔的角色,但它却不是反串。早在汉朝时期,戏曲文化便已成型。那时,女子被禁锢,虽可参与歌舞,却不能施脂粉登戏台。


但是戏曲里,却有不少女性化的角色,于是,男旦这个角色由此而生。这些长相清丽、举止娴柔的男性优伶从此成了独一份的东方情怀。


历史长河里的浮沉辗转


虽然,在中国京剧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男旦是其中举足轻重又辉煌夺目的一部分,但是,在梅兰芳出现前,这种红火却无法掩盖男旦们地位的低下。


比如,《红楼梦》里宝玉以玉玦扇坠相赠的蒋玉涵,艺名琪官。琪官当时也是一时之名伶,放在今天就是偶像巨星,但在当时,却是酒席上助兴的“倡优”。




民国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整个戏曲界也发生了急剧变化: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一批杰出的男旦艺人的崛起为男旦伶人争得了应有的尊敬,而男旦也与老生一起,并列为京剧舞台最重要的行当(在此之前,旦角是老生的配角)。男旦正式进入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




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旦角名伶竞选,经投票选出了“四大名旦”。

答题时间到


1、问答题:


四位号称“民国四大名旦”,你能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吗?




2、填空题:


当时四大名旦的师傅,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的一代名角王瑶卿对他们的点评是:“____的相、____的唱、____的棒、____的浪。”



(答案见文末)


虽然后来对女性“不得参演”的禁令解除催生了一众优秀的女旦,但男旦却更加红火,极为受追捧。徐志摩的妻子,一代名媛陆小曼便曾为捧角,一掷千金,经常听戏到夜半。


陆小曼与唐瑛对戏过“戏瘾”


相信很多人提起当年的大都市,脑海中还会隐约浮现出在灯红酒绿的街巷中,那一座座精致而又热闹的戏楼子。



生于红尘,掩于红尘前路却彷徨


耐不住岁月流转,时代变迁,近千年的笙歌婉转,水袖玲珑渐渐掩于红尘之后,与我们渐行渐远。


直至今日,尽管男旦并没有绝迹于中国舞台,却仍逐渐被无情地边缘化。


细数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男旦,总共不过十余人。而其中较为著名的青年演员有中国京剧院的刘铮、杨磊,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尹俊、牟元迪、董飞。


中年一代的佼佼者则是“梅派第三代传人”胡文阁。


而作为退休已久的老艺术家,除了梅葆玖仍不时登台外,其他几位已逐渐淡出舞台……就是这老少三代人,沉重地肩负起了中国男旦未来的旗帜。



三代贵妃:梅葆玖(中)、胡文阁(右)、巴特尔(左,他是十岁的蒙古族京剧神童,是最小的“男旦”)



巴特尔在演出中


甚至,有艺术家宣称:“男旦早已是衰落已久的艺术形式,不应当出现在今天的舞台上”。


京剧对于世界来讲,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京剧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中国人的乡音。曾经沧海的古老戏曲艺术传统中蕴含深邃的思想,渗透国人的血脉。正如,作家、戏曲研究家徐城北所说:“它不应仅仅定格在老唱片、老照片和老报刊之中。它所内在的活跃、奔突着的生命力,应该长久滋养着梨园,给现实世界以启迪。”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执着于唱作念打,

精雕细琢的男旦已传承了千年。


世间百态在婉转的啼唱中道尽,

万种风情在翩翩的身影里摇曳。

每次演出,是表演、是艺术,更是庄严的仪式。只是,这一切,终将走向何方?

12月28日起


让我们一起在时光转角处回眸模糊远去的光影,倾听历史的回响,探寻古老戏曲文化的出路与传承。




答案:

1.问答题:上图四大名旦从左到右依次是: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尚小云

2. 填空题:四大名旦的师父,被称为“通天教主”的一代名角王瑶卿对他们的点评是:“梅兰芳的相、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


来源:本文部分资料来自新浪网《是是非非说男旦》一文。

记者:王葳

本期编辑:马媛、刘辰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