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 与昆曲相约《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

2015-12-23 马媛 央广新闻


12月28日起,《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将推出“戏曲季”,在清音婉转中,讲述男旦的绝代芳华,领略昆曲的绰约多姿;在民歌曲调中,回味二人台的乡音乡情,说尽广西彩调的泥土芬芳,感受湖南花鼓戏的明快风趣······一派风流余音绕梁,倾听戏曲艺术的沧海桑田。


昨天,绝代芳华、万种风情,

一代名旦,笙歌婉转

今天,洇湮江南、缠绵昆音,

悠悠情思,绕断柔肠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大家或许还记得《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点过四出戏:《家宴》、《乞巧》、《仙缘》、《离魂》,贾府为了保证元妃有戏可看,还专门去姑苏买了一班唱戏的女孩子回来。


这四出戏便是昆曲,来自乾隆年间流行的传奇本子:《一捧雪》、《长生殿》、《邯郸梦》、《牡丹亭》。当时,正是昆曲鼎盛之时,上至王卿贵族如贾府,下至市井小民,对昆曲的热爱,由南到北,举国若狂。


有多狂热呢?白先勇曾撰文说,昆曲清唱在当时可是个全民运动”,就像我们现在唱K那么流行。


不仅如此,有人还时不时地举办个《我是歌手》昆曲版或者《昆曲好声音》,参赛者成千上万,选拔出来的头筹可得获“艳夺樱桃”等美称及大把赏金。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就有这样场景的描写:


风流名士杜慎卿在南京名胜地莫愁湖举办唱曲比赛大会,竟有一百三十多个职业戏班子参加,演出的旦角人数有六七十人,而且都是上了装表演的,唱到晚上,“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飘渺,直入云霄”。城里的有钱人闻风都来捧场,雇了船在湖中看戏,看到高兴的时候,一个个齐声喝彩,直闹到天明才散。



难怪贾府为了元妃省亲会大动干戈,干脆买一个戏班子回来。人家怎么也是妃子,总不能让人家混在人海人山里听戏去罢。


烟雨蒙蒙,何处寄情愁?600年辗转,几载浮沉?


转身回眸,便是风情万种;

袖手一挥,便有情深意浓。


被誉为百戏之王、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一路传承,已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让它凝聚了文化精髓,对南北唱腔优点的吸取,各地文化语言的融合,也造就了它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可称为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佳酿,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




昆曲最早萌芽于南宋时期。据传,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南方有一种小戏十分流行,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被称为南戏。


到了元代末年(600多年前),在中国江苏省昆山县一代,有个叫顾坚的人,改进和完善了这种南曲声腔,绘就了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


娄江魏良辅《南词引正》一文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灯镇),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不过,这时的昆曲还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等流传到万历年间时,昆曲已经由苏州为中心开始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了北京。


后来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昆山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在总结南北曲传统基础上,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的特点和长处,创造出一种细腻轻柔的腔调,称为“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


从此,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甚至从民间清曲走向了皇家殿堂。


拥有了水磨腔的昆曲不仅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而且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在当时,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于是,在明万历到清乾嘉之间,昆曲独霸中国剧坛,足足兴盛了两百年,其流传之广,历时之久,非其他剧种可望其项背。




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这不仅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当时的进士及第、士大夫阶级都以写昆曲剧本为雅事。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写过传奇《续琵琶》。


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23yi13l2&width=500&height=375&auto=0

风云骤变百年辉煌却如昙花一现


然而,昆曲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虽使得它走到了王谢堂前,却也让它日益走向繁难的境地。




18世纪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彩调、花鼓戏等纷纷在戏曲界争夺了一片天,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20世纪中叶,昆曲败落之势更显,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流行的京剧。


昆曲在长达200年的辉煌期间,剧目纷繁,精品迭出,曾创作了1000多出剧目,1800多出折子戏。然而,清末时昆曲日渐衰落,昆曲的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只留下800余出折子戏艰难挣扎着传承。后来只剩下了400余出。唱昆曲的人,也只剩下了十几个传字辈儿的传人。


王恂在《昆曲的命运》这样写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代昆曲演员只继承了近200余出折子戏,改革开放后培养的昆曲演员继承的折子戏只有近百出,目前青年演员真正经常性上演的剧目只达十余出。传统剧目流失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



从被尊为“盛世元音”,至清中叶后日渐衰微,再发展到近代一度从舞台上绝迹,回看昆曲一路,颇有沦落之感。在昆曲最为衰微的时候,昆曲艺人曾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如今我们该如何拾起这昔日的璀璨?如何担起这传承的重量?


12月30日


声音带你穿越到江南水巷

再听一次

昔日的歌啼婉转

情思悠扬




记者:邢晓春

编辑:马媛、刘辰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