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映时间:2010年10月21日—25日
第七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前言
文/董冰峰
在我的记忆中,“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似乎距离现在非常近,即使它始终并没有成为“中国独立影像”正史的一部分,很多人回想和讲述起来,9年前(2001)的这个活动仍然是一个存留心中“大杂烩”或“业余”的代名词。因为活动几乎“不加选择”的囊括了1996至2000年刻意与主流保持距离的独立制作、影视专业的学生作品、艺术家的录像作品和实验纪录片及贾樟柯这样给独立制作带来极大信心和成功范本的明星;也因为它过早的已被主流所包裹和挟持,如蔓延开来的“DV”运动,又如凤凰卫视的“中华新青年DV大赛”等活动,使“独立影像”无法独善其身。
那个时候,“业余电影”这个概念,已经取代了90年代以来的“地下电影”和“独立电影”等描述,定义坚决的创作形态。这个描述,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对独立制作存在方式、价值趋向的认知,而另一方面又在某种暗示的情境中可以缓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要知道那个时候,没有获得任何合法支持和许可的“独立电影”活动是可以随时被官方叫停的。事实上,“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也是在尾声阶段被勒令提前结束。
非常荣幸,今年能够正式加入到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组织,策划团队中来。同时,带有某种历史回转的暗示般,今年的三位策展,董冰峰、杜庆春、卫西谛,分别是“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而当下面对的环境和现场却较十年前早已改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捉摸。这和我们十年来同时不断使用,不断分类和比较中的“独立映像”、“独立电影”、“独立影像”等概念一样,我们希望在明确的时间、地点,比如本届影展中尽量明确的去包容、判断和讨论关于影像制作、生存、反映或“展示”的更多的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而不必拘泥在绝对意义上的一种价值立场之中。
第7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分为“放映”、“展示”和“论坛”三个单元,可以说明和解释我们的工作述求和理念。“放映”单元的“十部竞赛电影”、“十佳纪录片”和“瑞士新电影”;“展示”单元的张元个展和8位(组)影像艺术家及导演的群展;名为“未来十年的中国电影想象”的“论坛”都是本届影展的主体节目。
我们也有理由,有信心对下个十年开始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