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郎园为什么一直坚持做“无用”的东西?

铅笔 首创郎园 2020-08-24

在最美人间四月天里,我们想聊聊,郎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郎园品牌,从郎园vintage肇始,如今有了品牌输出的新园区——郎园park(位于石景山上庄大街18号)郎园station(位于朝阳区东北五环内半截塔路15号),郎园走出了一条从地产开发商到文化品牌运营商的转型之路。


郎园转型之路


郎园运营团队,从地产开发商转型而来,真正的脱胎换骨源于2014年。当时大多数地产开发商还在想办法卖房子,郎园运营团队已经在思索:守着核心地段的郎园vintage,如何摘掉“郎园不就是一个好地段的园子”这种刻板印象的帽子。在寸土寸金的CBD,即使我们已经把一个文创园的租金租到5A甲写的水平,也依然仅仅是个“房东形象”。


显然,是这种“我们还应该再干点儿啥”的不甘心,让这群内心有点儿文艺范儿的团队开始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做园区氛围、做社群、向真正的文化人学习做文化、向互联网团队学习做运营……



到如今,郎园在业内终于被我们折腾成了“一个另类”——总是有很多团队来学习,并且羡慕郎园活跃的文化氛围、羡慕郎园有那么多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有不明就里的人羡慕郎园是国企“有钱任性玩儿得起”……我们也总是把郎园在做的事情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同行,很多同行也想学习,但回去以后一算账,还是算了,先把房子租好了再说吧,毕竟饱暖才能思淫欲,风花雪月是实现温饱以后才能干的事儿……


好吧。先澄清一个误解:郎园真的是“有钱任性玩儿的起的大国企”么?诚然,郎园运营团队是首创置业下属的一个运营团队,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以“创业团队”自居:一般人印象中的国企应该是朝九晚五、工作慢悠悠、不知压力为何物的,而我们的工作节奏简直比创业团队还创业团队!做文化内容的小伙伴儿,几乎节假日很难休息,这一点在我们最近招聘时尤为明显——很多奔着郎园好玩儿又是国企来的fresh boy&girl,一听说“周末几乎不能休息”,立马一腔热情化作了内心的盘算:妈呀,这真的是国企么?好玩儿原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除此之外,郎园对运营成本的严格控制、对团队人员的复合式要求,也让人觉得郎园并不是“有钱任性”。同所有做资管和做运营的团队一样,郎园深知运营需要干细活儿、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运营上的每一分钱,都是要看到产出的,不同的是:相对于很多对建筑和改造情有独钟的运营商来说,开发商出身、曾经动辄投资几十个亿造城的郎园运营团队,更愿意把钱花在人身上——“运营的本质就是运营人”,这是郎园一直坚持的观点。


郎园是什么?



回答“郎园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郎园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郎园运营团队曾经专门开过一个高级别的头脑风暴会,想搞清楚,郎园品牌到底是什么。


郎园做的事儿,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开发商了:没有一个地产开发商会花那么多精力去做那么多看似对租房子毫无关联的文化活动。我们自己很清楚:郎园是一个空间运营+文化内容运营的综合运营商。但其实,如今的郎园,在有了郎园park、郎园station等品牌输出的文化园区项目以后,空间都是别人的,郎园用运营的价值开始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脱离空间之外,运营本身成为了有价值的东西。那么,郎园已经变成了一个轻资产的文化运营品牌,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内容运营品牌的是,郎园不仅拥有实体物理空间/园区的运营能力,而且拥有软性文化内容的运营能力:郎园的电影自习室、郎园大师课、讲解音乐会、无边界公益平台、郎园菁喜堂……每一个扎扎实实的文化内容背后,都是对空间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它们让一个空间变得更加有生机、更加饱满,同时也更有人情味儿。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郎园有什么核心竞争力,那就是郎园运营团队这群人,以及这群人营造的团队文化:包容、开放、不断学习,像是一个“最强大脑”,把一个个钢筋砖瓦水泥的空间活化成一个“人可以自在生活的地方”。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用的行动:郎园运营团队用自己对文化产业的独到理解,让空间和文化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郎园如何理解运营?


郎园用三年多时间梳理“运营的本质”,认为运营的本质是运营人。在北京运营一个园区,本质就是运营一群心有不甘的都市人群。


我们希望,通过郎园的运营,能够给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都市人群一种向往。如果想用一句话来说明郎园运营的意义,那就是:郎园代表了一种都市精英人群对正常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期待。



这些精英人群,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每天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但他们偶尔也希望休闲一下,作为一个普通人,和家人、孩子一起享受一些个人时光;他们可能是医学、心理、金融、法律、物理甚至天文等各个领域的知名专家,每天的日常工作是一台又一台做不完的手术、每天需要聆听各种各样受到创伤而支离破碎的内心世界、每天都被一个又一个case的deadline连环夺命催、每天有无数的公文和email需要反馈、每天面对的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公式&仪器和各种游离于我们日常生活视界之外的东西……他们可能在各自专业领域之内纵横捭阖,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们仍然需要放松和快乐。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一个环境、一种场来启发,郎园无意之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文化内容为资产赋能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管理,究竟属于哪一个行业?地产,抑或资管,或者文化?都是,又都不是,这是个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业态。跨界,是这个领域最大的特色,物理空间本身不能自成为场景,只有有了内容、有了人、有了情绪的流动和情感的充溢,才能成为打动人心的场景。有了具象的场景,才会有故事,有商业价值以及等等后面的市场化的东西。


很多资管界的同行来看郎园以后,都会产生疑问:郎园为什么花那么多精力、成本来做那么多看似跟资管不相干的事?如果一定要回答,那答案就是:这些都没什么用,但能让人愉悦和欢喜,能让人真情流露,以一个一个鲜活的灵魂的姿态在这里活跃。




当今中国都市人的思维方式太过功利化,我和我的同事也曾被“为什么要做这些?对我们有什么用”所困惑,甚至无数次在园区散步、在庆丰公园午后遛弯儿的时候探讨这个问题。后来,想不通,不想了。确实,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上来说,这些投入都是沉没成本,没什么大用,做一场电影自习室或者讲解音乐会,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收入,就算在微店上卖几张门票,也完全抵不过请老师、租音响、维护场地损耗的费用,有时候我们还心血来潮做一场完全公益的下午茶、晚自习、花艺沙龙。


其实做这些,也不完全是没有收获:我们收获了真性情的流露和置身其中的感动——当你看到那些平日里在工作中叱咤风云、强硬派作风的所谓“成功人士”和几乎跟自己孩子一般大的95后一起交流对代沟的见解时、当你邂逅很多文化名人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同席参加郎园的文化活动时,当你看到他们在一堂文学大师课上跟老师就“儒释道文化对现代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时、当你聆听平凡如你我的他和大师们一起追忆80年代的文学氛围时,当你一转身看到一群陌生但又分明近似的灵魂共同营造出的感动时,就会觉得,所有的这一切,都值得。


打破平庸,把“无用”进行到底



在春如四季的帝都,四月的郎园,玉兰花已开始凋谢,榆叶梅正含苞待放,点点绿意不知不觉贴着泥土、顺着墙角蔓延在整个郎园。


正是人间四月天,郎园将以持续的精彩,将“没什么用”的文化内容进行到底——传统的、现代的、时尚的、小众的,不同文化在这里绽放光芒、互相交融,共同铸就了独特的郎园!

郎园4月活动ing&预告

3月29日-4月5日9:00-19:00

“希腊摄影师拍北京”图片展

@兰境艺术中心

点击进入活动详情

两位来自希腊的著名摄影师——乔治·多帕斯和伊万尼斯·玛瑞诺鲁,历时十天,深入到北京城市深处与市民生活中,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北京。此次在郎园展出的120幅精选作品,从古老的魅力之都,到北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再到如今不断发展的活力之都,呈现出两位希腊摄影师眼中的精彩北京。展览持续到4月5日,每天9:00-19:00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4月24日至5月6日将移至希腊展出。


4月6日-7日11:00-18:00

“INDIE COFFEE FEST独立咖啡节”

@郎园vintage北门广场

点击进入活动详情

由郎园与伍德吃托克联合主办的独立咖啡节,全球范围内邀请优秀精品咖啡机构及品牌,一起呈现出一幅精品咖啡全貌地图,并设有咖啡论坛、大师拉花表演赛、咖啡Workshop等环节,呈现出多元与专一的一代独立咖啡精神。

4月7日15:00-18:00

郎园昆曲大师课&清音会

“从《牡丹亭》到《长生殿》”

@虞社演艺空间

点击进入活动详情

      郎园大师课特邀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魏春荣、王振义,并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老师、国家一级笛师李文利老师,一起举办一场“从《牡丹亭》到《长生殿》”的昆曲讲座加清音会,解读昆曲中的那些爱情密码。


郎园大师课:朱亦兵的大提琴世界

@虞社演艺空间

点击进入活动详情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建国以后唯一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中国人、33岁即担任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系列重要国际比赛评委中唯一的中国大提琴家……朱亦兵头上的音乐光环不计其数,本人却特别幽默而平易近人:4月9日,朱亦兵老师将带领他的大提琴四重奏作客郎园,用讲+演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带来顶级的视听享受。


4月14日-15日全天

郎园大师课:白先勇讲《红楼梦》
@虞社演艺空间


       著名台湾作家白先勇做客郎园大师课,为我们讲解《红楼梦》与我们的文艺复兴系列活动,解读一卷石头记中的呢喃低语。

活动详情,敬请关注郎园号外后续推送

4月14日16:00-21:00

林墨x多巴艺术展闭幕酒会

@兰境艺术中心


       林墨是一位在中国享有盛誉之后为追求更高艺术境界而去西方学习、持续创作的中国艺术家,在西班牙拥有非常传奇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于2011年任卢浮宫中国当代绘画展艺术总监;作为西班牙艺术家的多巴,则被中国文化所吸引,长期生活在北京,从中国文化中汲取艺术养分进行创作。林墨与多巴的双人展在过去的三个月,曾在欧洲多次展出。4月14日,将再次回到郎园,进行国内展。

活动详情,敬请关注郎园号外后续推送

4月15日14:00-17:00

郎园无边界公益:为白血病儿童慈善义卖

@兰境艺术中心


       为了更好的呼吁社会大众对白血病儿童的关注,让更多的白血病患儿得到救助,4月15日,郎园无边界公益将携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夏天基金在兰境艺术中心举办会2周年慈善义卖活动,届时,将由前GUCCI集团亚太区行政总裁——邓婉颖女士的绘书画作品、白血病儿童绘画作品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的珠宝、书画等进行现场拍卖及公证。本次活动所拍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救助白血病儿童,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活动详情,敬请关注郎园号外后续推送

4月20日19:30-21:30

郎园电影自习室:《黑虎的眼泪》

@虞社演艺空间


       由郎园电影晚自习携手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简称:VCD 影促会)联合发起的放映活动:这是一群影迷发起的民间放映,我们尊重影像创作的独立态度和美学的可能性,为爱好者提供一个有温度的交流场景,为多元文化立场之间的对话提供一个中立性空间,也通过自身平台挖掘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作品,在为其提供放映机会的同时助力青年影像艺术家持续创作。

活动详情,敬请关注郎园号外后续推送


郎园,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创实验区内重点园区品牌,专注于北京核心城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代表项目为位于CBD核心区的郎园vintage,前身为北京万东医疗设备厂。

因运营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活跃、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示范效应,每年接待政府视察、国际化参观接待、全国各地同行参观交流200余批次,吸引CCTV、BTV、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主动曝光二十余次,2017年获得“北京十大文化消费地标”、“北京市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大运河文化带特色项目”、“十大城市更新片区改造案例业内第一名”等荣誉。

目前郎园品牌旗下拥有郎园vintage、郎园park、郎园station等项目。


线上x线下全面互动

更多新鲜活动资讯

敬请关注郎园号外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郎园最新动态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