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专题(二):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专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前行,40年波澜壮阔,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入了新时代。回望40年,续写新篇章,站在这一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本刊特别策划“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着重从住房制度改革与城市发展、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与美好生活等方面,立体地呈现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挑战与前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住房制度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推进良性互动,使得我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同样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本专题的“住房制度改革与城市发展”栏目,回顾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就其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张永岳等的《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奇迹:驱动因素与可持续性研究》一文认为,我国房地产业当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优化整合要素投入,向以房地产服务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演进。孙斌艺等的《房价变动的利率和限购政策混合效应研究》一文认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运用上,全国范围可采用利率政策直接调控房价,而限购政策需配以其他措施;就单一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双高的城市适合采用限购政策来抑制房价,而非双高城市则可利用利率和限购政策共同调控房价。易成栋等的《子女数量、性别与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选择》一文全面分析了子女数量和性别对住房数量、质量和产权需求的影响,建议住房供给侧改革应注重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市场和住房保障部门为有多个子女的家庭提供合适的房型,同时提升住房质量,以满足城市不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不仅体现于经济领域的高速增长和民众物质生活“翻天覆地”式的变化,也体现于政治变革和社会变迁等各个领域。其中,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来看,更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本刊近年来围绕“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先后刊发了若干篇基于不同视角和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成果,本专题“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栏目推出的三篇论文,是这一选题计划的延续:王向民等的《当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从结构分析到过程互动》一文,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及其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历程;张向东的《场域、边界及其产生的条件——评“项目制”研究》结合“项目制”的缘起及其在实践中的得失,分析了此问题的研究中多元研究范式的比较和反思性批判的意义;郭威等的《基于PPP 模式的公共服务完善:

作用、障碍与路径》一文则具体讨论了PPP 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积极作用、实践难点及推进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社会重大战略机遇期与转型期,我国的社会治理日趋专业化、制度化与科学化,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日益增强。“社会治理与美好生活”栏目,着重围绕“社会治理”与“幸福生活”两大关键词展开。其中张文明等的《都市郊区内生发展的个体要素表征———基于上海市9个村的实证研究》一文,从“如何提高城镇化居民的主体意识与本土认同感”这两大核心主题来讨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创造性的治理举措;张成岗的《中国居民社会治理满意度及其问题研究》、杨赞等的《基于居住选择与居住意愿的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微观研究》、范静波的《当前居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满意度感知结构研究》,则采用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具体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对社会治理的整体满意度,并特别通过对当前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满意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系统分析,深入揭示了这一满意度所显示的感知结构与相关问题。以上研究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治理成就与人民的幸福感,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中国社会未来更好的发展贡献了策略与智慧。


精彩回顾

“改革开放40 周年”专题(一)住房制度改革与城市发展

张永岳 , 胡金星 , 王盛| 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奇迹:驱动因素与可持续性研究

孙斌艺 , 余倩妮 | 房价变动的利率和限购政策混合效应研究

易成栋 , 任建宇 , 王优容 | 子女数量、性别与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