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1期 目录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资本论》雏形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删除
——马克思《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张一兵 1
全球史中的中国医学
主持人语:全球史中的中国医学
高晞 20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生眼中的异域新药:“中国根”
高晞 22
17世纪欧洲对针灸的初识与想像
——以威廉·瑞恩《论针灸》为中心
张树剑 33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杨渝 46
国际冷战史
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
——写在《经济漩涡: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出版之前
沈志华 53
哲学研究
道之辩
——以船山对双峰《学》《庸》解的评议为中心
许家星 61
“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论熊十力形而上学的两个步骤
段重阳 71
实践哲学中的自然、习惯与理性
——亚里士多德论品德培养机制
李涛 79
文学研究
小说研究系统的新构建
陈大康 89
“死亡”·“空洞”·“迷宫”·“外界”
——从雷蒙·鲁塞尔看德勒兹对福柯的接受和创化
吴娱玉103
马克思·奥雷尔作品的在华译介与五四“新女性”的兴起
——由陈独秀译作《妇人观》引出的线索
曹晓华114
法学研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萌芽
——以1927 年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为例
王立民 124
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判定中的人本逻辑
王国柱 133
刑事诉讼中程序与证据关系再审视
——评“程序二元、证据一体”理论模型
卫跃宁 刘柏143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子女随迁与农民工城市创业
王桂新 丁俊菘156
人力资本、城市社会包容度与流动人口职业发展
刘传江 周丹 李雪170
我国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模式及其演变
周皓185
\ 中文·摘要 /
《资本论》雏形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删除
——马克思《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文 / 张一兵
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摘要: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性目的,也是不断驱动它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必然是这一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原料和生产资料都不会自己发生改变,通过价值转移和补偿,在商品中仍然是一个不变量,价值增殖中唯一的变量来自工人的活劳动,并且,当它使用生产资料改变原料的活动发生之后,活劳动本身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已经包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关系颠倒,如同人创造了上帝,却自己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一样,明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产品,可是它实际发生了产品反过来支配和统治工人的创造性主体与被创造物客体的关系颠倒。这正是敌我性的劳动关系异化。
关键词: 马克思 ;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劳动异化
[全球史中的中国医学] 主持人语
全球史中的中国医学
高晞
中国医学在域外传播与应用,被称作“中医西传”,这是中国医学和医学史研究的传统课题,成果丰硕,中医界一度将中医药在西方社会的应用与学界的研究,视作是“海外中医热”。近年来国内甚至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特点,关注海外中医药的应用和普及,重视中医在当代西方社会的生存与影响。但是,中医西传是如何发生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历史过程?这个基本问题目前未曾有过学术梳理。
中国医学于16世纪被正式引介到西方世界,它既是商业全球化的产物,也是耶稣会士基督教海外扩张的副产品,目前中国学界的研究普遍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然而,这样的观察始终是将已进入欧洲知识界的中国医药和医学知识置于欧洲的历史进程之外,而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史实,16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由文艺复兴进入牛顿科学时代的前夜,欧洲的人文主义博物学家和医生在追溯古典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身体解剖、植物标本收集与分类创建了一个由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构成的“知识仓库”, 从而重建他们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在欧洲的科学界,作为博物学的“中药”和反映中国人“身体地图”的“铜人图”和“针灸学”则被视作为是一种外来的新持术、新方法和新知识。那么,欧洲科学家和知识界是如何看待并研究中医药学的?它们是新术还是旧技?欧洲科学家是如何理解东西方医学间的差异?他们又是如何在既存的知识框架下阐述中医的?其中又包含了多少想像的成分?这些异域的技术和药物处方以怎样的形式进入他们“知识仓库”。
本专栏以“全球史中的中国医学”为题,试图将中医西传置于欧洲科学与知识转型的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史视野下打通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壁垒,打破传统与近代、东方与西方的对立思维范式,采取传统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的方法,尝试以长时段、跨地区、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思路,考察16-20世纪早期东西医学知识体系间对话与互动的历史,从中医西传的知识源头考察欧洲知识界的接受史,并从欧洲科学史发展的学术背景分析科学家关注中医的视角,对一些实质性问题作学术探讨,揭示出欧美科学家眼中的“中医中药”和“针灸”的实际形象,以及他们所真正吸取的知识与技术。
本专题的三篇论文均是通过发现新史料,提出新问题,以达到修正旧答案的学术目标。随着物质文化和商业全球化研究的兴盛,16世纪进入欧洲的中国药物—“中国根(土茯苓)”吸引诸多海内外历史学家的关注,近五年来就有多篇中英文论文呈现,但均将“中国根”置于物质贸易和药物交换的视野下考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生眼中的异域新药:“中国根”》,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科学家、近代解剖学创始人维萨里撰写的第一部拉丁文“中国根”研究著作—《中国根书简》的研究,深入梳理了16世纪欧洲医学界对“中国根”的多元认识及其具有本地化特色的使用方法,通过对查理五世服药细节考察、维萨里与查理五世的关系梳理以及文本研读,讨论了《中国根书简》的写作动机。文章分析了这封书信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力量、学术权威等元素对医学与药物所施加的影响,从而阐释了“中国根”在欧洲传统医学向近代过渡与转型期所意外承担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作者提出了《中国根书简》的写作是维萨里“作为知识与权力隐喻”的观点。
《17世纪欧洲对针灸的初识与想像—以威廉·瑞恩〈论针灸〉为中心》一文选择第一部译成拉丁文的针灸专著进行文本分析,作者通过对图像来源的梳理、译者瑞恩知识背景和翻译思想介绍,提出虽然瑞恩是“针灸”一词翻译者,但他对中国医学是陌生的,无法完全理解经脉中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的内涵意义,他参考并利用了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来解释这些中医学术语,所以无论是对于图的描摹还是对经络系的解释都与中国医学的原来面貌有了较大的距离。作者以为瑞恩以西方身体知识作为基础来理解中国医学和“身体地图”,这一点在早期东西文明交流的过程中是一种常态,任何知识都是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
《黄帝内经》的西文翻译是中国医学走向西方的重要成果, 17世纪耶稣会士就以西文介绍了《黄帝内经》的思想,并翻译了零星内容,早期的译文有拉丁文、法文和德文等,英文译本出现相对晚些,但后来者居上,成为《黄帝内经》西译文本的主力,至今已有三十余种译本,目前海内外学者对于《黄帝内经》西译研究均集中在英译本上。《〈黄帝内经〉的两部英译本》一文,选取《黄帝内经》两部最早的译本为研究对象,其中一部是作者最新发现的文本,另一部被学术界认定为第一部英译本,但未见有专门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术语翻译的考证,指出译者的误读以及译文中存在的错误,并由此探讨译者的思想。该文通过两部译作的对较研究,揭示出《黄帝内经》西译的一个事实:《黄帝内经》在英文世界曾呈现出两副完全不同的面孔。
希冀这样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选题能对当今中医再次走向世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拓展 “中医西传”的研究视野。或许,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我们会挖掘出《黄帝内经》在西方知识界的多种面相,并发现中医或中医药在西行的道路上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医生眼中的异域新药:“中国根”
文 / 高晞
作者简介: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摘要:“中国根”即为中药“土茯苓”(俗名冷饭团),16世纪由葡萄牙商人带入欧洲,被欧洲医生奉为“神木”。《中国根书简》作者为何会选择“中国根”阐述他划时代的颠覆性科学思想,以此分析16世纪以来中医西传对文艺复兴的科学思维转变的影响;从知识权力和学术权威的角度,探讨在欧洲医学从古典向近代过渡、科学初兴时期,医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变革如何受到隐藏着的政治力量,如帝王意志、学术权威的影响,重点考察此时进入欧洲的“中国根”所担当的角色与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根", 冷饭团, 维萨里, 查理五世
17世纪欧洲对针灸的初识与想像
——以威廉·瑞恩《论针灸》为中心
文 / 张树剑
作者简介:张树剑,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教授。
摘要:17世纪下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威廉·瑞恩曾经在日本短期旅居,他于1683年出版了拉丁语著作《论关节炎》一书,其中有瑞恩摹绘的4幅铜人图,以及他对针灸技术的详细记述,这两部分内容于1974年以《论针灸》为题发表于英文期刊。这是欧洲第一份详论针灸的文献,其中对针灸理论与技术的记述渗透着瑞恩作为一个深谙欧洲传统与近代医学知识的学者的背景思想,他不仅援用了古希腊医学理论来解读针灸,而且用当时的血液循环理论去印证经络理论。《论针灸》是西方世界对东方针灸的初识,也掺入了欧洲医生对中国医学的想像,其影响延续至今。
关键词: 威廉·瑞恩, 《论针灸》, 铜人图, 文本解读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文 / 杨渝
作者简介:杨 渝,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副教授。
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翻译简史,通过对底本、术语和译文错误的比较研究,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和对中医认知的切入点,以期探讨中医知识西传中所存在的特殊面相。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早期英文译介, 皮尔斯·道森, 阿尔弗雷德·佛尔克
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
——写在《经济漩涡: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出版之前
文 / 沈志华
作者简介: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摘要:冷战的起源和发生,特别是苏联在其中的作用,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经济这个新视角,特别是苏联的经济观念、经济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逻辑链条,产生不同的历史叙事,从而对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冷战格局形成和展开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历史研究的责任在于说明冷战研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美苏双方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结果。事实上,通往冷战的每一步都有回转的机会和可能,但美苏走到最后一步还是掉入了冷战的深渊。
关键词: 冷战发生, 经济冷战, 美苏关系
道之辩
——以船山对双峰《学》《庸》解的评议为中心
文 / 许家星
作者简介:许家星,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学院教授。
摘要:饶双峰是朱子后学中最为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所关注者。针对《四书大全》所收饶双峰《大学》《中庸》解,王船山集中于与道相关之概念展开批判性诠释,以“忠信即道”反驳双峰“忠信之外有道”;以“道者率乎性,诚者成乎心”的道、诚之分批评双峰“诚即道”的诚道合一;剖析知与道、人道与天道、圣德与圣道、鬼神与道之关系,并就戒惧、慎独、敬等修道工夫对双峰说加以辨析。船山对双峰的批判解析上溯朱子及元代朱子学,体现了对朱子后学思想的重视与吸收,显示出双峰对船山思想的积极影响,表明船山学同样建立在层累式诠释朱子《四书》思想的基础上,而具有浓厚的朱子学底色。研究补充了对《读四书大全说》核心内容朱子后学之评的不足,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船山学,把握朱子学传承发展的思想脉络。
关键词: 王船山, 饶双峰, 《读四书大全说》, 道
“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论熊十力形而上学的两个步骤
文 / 段重阳
作者简介:段重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
摘要:“体”作为熊十力对宇宙万物之根据的追问,尽管有着“本心”和“实体”的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不应被理解为其体系的内在矛盾,而是呈现为形而上学建构的核心问题。对普遍者(恒转—本心)和最高者(一元实体)的阐明以及二者如何共属一“体”构成了熊十力形而上学建构的核心,前者指向了“摄用归体”,后者指向了“摄体归用”,而起始处在于以“用”或者“行”言“相”,并经由“用”的不同样态而获得对两种“体”的把握。“摄用归体”和“摄体归用”是形而上学的两个步骤,前者提出了最高者和普遍者的问题,后者则表明如何把握最高者和普遍者以及二者之关系。熊十力以体用论的方式回应了这些问题,阐明了一条不同于佛学和西学的形而上学之路。
关键词: 熊十力, 体用论, 形而上学, 心
实践哲学中的自然、习惯与理性
——亚里士多德论品德培养机制
文 / 李涛
作者简介:李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摘要:关于如何培养品德或美德的问题,在古希腊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讨论,最终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品德培养机制,存在机械论与发展论两种解释模式的争论。一个更完整的发展论的解释,可以揭示这一伦理学理论背后的潜能—运动—成全框架的形而上学基础,分析其中自然作为潜能、习惯使之成型和理性使得完善的发生机制;并将重点放在自然之潜能、自然与习惯的生长和协调、习惯与理性的生长和协调这三个阶段。通过对实践哲学中这三个因素的分析,也将清楚地展现关乎伦理的自然美德、习惯美德与完善美德的培养阶段。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理念,与中国儒家《三字经》中强调性、习、教的教育观也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品德培养, 自然, 习惯, 理性
小说研究系统的新构建
文 / 陈大康
作者简介: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摘要:研究都有相应的系统为支撑,其性质取决于研究者的设想与思路,反之,该系统包含的元素及其间相互关系,决定了研究进展与最后成果形态。古代小说研究论文数以万计,绝大多数为作家作品分析类,或由其组合而成的宏观研究,它们都由同一类研究系统所支撑。其实,古代小说可研究的内容相当丰富,相应的研究系统也应多样化。以已有研究系统的调整与重组、情节主线外信息的系统构建,以及跨越作品的零散信息的系统构建等为例,可以对小说研究系统的新构建进行探索。
关键词: 古代小说, 系统构建, 小说元素
“死亡”·“空洞”·“迷宫”·“外界”
——从雷蒙·鲁塞尔看德勒兹对福柯的接受和创化
文 / 吴娱玉
作者简介:吴娱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摘要:20世纪60年代,福柯对文学葆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鲁塞尔。他认为鲁塞尔通过制造读音相似、意义不同的句子展开情节,他离间了词与物的对应关系,让文字丧失表意的功能,成为一场自由嬉戏的游戏。语言不再是表象世界的工具,而成为它自己,那么文学也不再叙述故事、表象事物,而是进入一个词语不断增殖的迷宫。德勒兹延续着福柯未完成的道路继续生发、不断改写,造就了新的隐喻:“作者之死”变为“欲望机器”,词语“空洞”化作“差异重复”,“迷宫”思想成就“褶子”诗学,“外界”空间转为曲线“逃逸”。德勒兹受福柯的影响,认为鲁塞尔是伟大的重复者,最大程度地将差异纳入其中,以此延展出他的差异思想,构建一种全新的迷宫诗学。于是,文学以背离自身的方式从话语的裂缝中绽出,承担了反抗主体、解构理性的重任,显现出无限的革命性和先锋性。
关键词: 雷蒙·鲁塞尔, 德勒兹, 福柯, 欲望机器, 迷宫诗学
马克思·奥雷尔作品的在华译介与五四“新女性”的兴起
——由陈独秀译作《妇人观》引出的线索
文 / 曹晓华
作者简介:曹晓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摘要:《妇人观》是陈独秀发表在《青年杂志》上的第一篇译文,原文来自法国作家马克思·奥雷尔(Max O’Rell)的幽默文集《女国漫步》(Rambles in Womanland),该书记录下了奥雷尔对西方“新女性”态度的转变。以奥雷尔的文字为契机,来自西方的“新女性”概念在中文语境中完成了语义修正,参与推动了五四“新女性”的诞生。陈独秀、刘半农通过对奥雷尔作品的翻译和改写,刻画出“新人”背景下“新女性”的大致轮廓。稍晚《新青年》刊发的“女子问题”专辑与奥雷尔的文字再次互文,体现出女性先驱“发声”的某种局限。而民间对奥雷尔文字的借用则折射出五四前后不同社会群体对“新女性”的想象。马克思·奥雷尔作品的在华译介丰富了五四“新女性”兴起背后的跨文化语境。
关键词: 《妇人观》, 陈独秀, 马克思·奥雷尔(Max O’Rell), 跨语际实践, 新女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早期萌芽
——以1927年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为例
文 / 王立民
作者简介:王立民,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就重视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推动人民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最早建立的大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对建立当时的上海人民民主政权发挥过重要作用,对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与那时的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制度齐名,共同形成中国近代最早的“三株珍贵”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今天,有必要寻根溯源上海市民代表会议制度,为完善当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有益的资源。
关键词: 中国近代法制史,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市民代表会议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判定中的人本逻辑
文 / 王国柱
作者简介:王国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
摘要: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判定中人的地位和作用目前还存在认识分歧。人的主体性是人工智能生成物构成作品的必备要素,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标志。人工智能不具备创作意图,人可以将创作意图体现于人工智能生成物之中。人的情感不易被人工智能所模仿和表达,应当以人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的创造性贡献作为判断人工智能生成物独创性的依据。构成作品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应当具有“对话”功能,为了防止作品结构消解、避免作品“对话”功能缺失、防止著作权法激励错位,应当摒弃人工智能生成物独创性判定的“外观主义”路径。同时,也应当探索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生成物保护策略,坚持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独创性来源于“直接使用人”的基本立场,避免受众对人工智能生成物和普通人类作品产生混淆,在维护著作权价值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物, 独创性, 作品, 人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
刑事诉讼中程序与证据关系再审视
——评“程序二元、证据一体”理论模型
文 / 卫跃宁, 刘柏
作者简介:卫跃宁,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刘柏,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有学者提出的“程序二元、证据一体”理论模型面临着显著的可行性障碍。作为程序与证据关系集中典型的举证责任规则,有着程序性基调、权力制约性与权利配置性、在程序法和实体法之间的链接功能以及与法律事实的紧密关系,据以透视程序对证据的基本规制形态。证据、程序规则具有抽象性,证据制度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技术性规定的建构性等特征。程序与证据关系的演进趋势与恒定因素统一于程序对证据规制作用的不断强化,体现着法律价值目标和政策指引的底层作用。陈光中教授“动态平衡诉讼观”基本理论与价值,阐发、强调了刑事诉讼法领域内诸多重要平衡关系的动态建构的意义。因而“程序二元,证据一体”主要障碍在于过分强调证据的相对独立性,实现“证据一体”必须基于相类的程序环境土壤。
关键词: 刑事程序与证据相关关系, 监察调查, "程序二元、证据一体", 监检衔接
子女随迁与农民工城市创业
文 / 王桂新, 丁俊菘
作者简介:王桂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丁俊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随着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的不断增强,子女随迁对家庭中父母行为决策的影响日趋普遍,而创业作为农民工在城市中最重要的就业形态之一,是农民工事关生存的重要行为决策。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第一,子女随迁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创业概率,在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选择性偏误等问题后,可以使农民工在城市的创业概率提高33.24%;第二,子女随迁对农民工“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机会型”创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第三,子女随迁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的影响机制表现为:子女随迁——增强农民工在城市的身份认同——促进农民工创业;第四,鼓励子女随迁可以获得促进农民工创业和城市社会融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一举数得”之效应。以上发现为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创业探索了一条新的渠道,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子女随迁, 农民工, 创业, “生存型”创业, “机会型”创业, 身份认同
人力资本、城市社会包容度与流动人口职业发展
文 / 刘传江, 周丹, 李雪
作者简介:刘传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周丹,通讯作者,湘潭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雪,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
摘要:精准识别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影响,对于实现劳动力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城乡包容性融合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4—2018年共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城市社会包容度与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关系,并对不同单位体制和流动范围进行异质性分析,其结果发现:内在的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职业前景上;外在的城市社会包容度可以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职业发展水平,并会强化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促进效应,且个体层面社会包容度对职业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私营和外资企业、农村—城市上行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对维系社会公平、构建包容性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人力资本, 城市社会包容度, 职业发展
我国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模式及其演变
文 / 周皓
作者简介:周皓,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摘要:年龄别流动率包括水平与模式两个方面。在说明数据基础、界定流量流动人口定义后,利用1990年以来4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两次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考察流量流动人口与全部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差异,描述我国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历时变化与特点,得到的结果表明:(1)流量与全部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5—15岁学龄段的下凹槽形状和峰值年龄后的年龄别流动率下降拐点不同两个方面;(2)近二十年来,年龄别流动率的水平呈全年龄段普遍提高,模式呈峰值大幅提高(尖峰形)、峰值后拐点变化和参与流动的最高年龄推迟。以上结果说明,未来人口预测应以流量流动人口为参数基础;应以整体性视角和差异性视角理解与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应构建综合性、全年龄、全方位的流动人口政策体系,以系统的制度安排来全面保障流动人口的权益。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量流动人口, 年龄别流动率, 性别, 人口普查
大暑节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微信公众号|ECNU_xbzs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