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院志|广东省人民医院: 打造管理 MDT 模式下的 DIP 样板

中国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院长 2023-03-02


通过行政MDT的模式,以院领导为首,组织协调各部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发挥“联合作战”模式的优势。

来源: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广东省全面推广DIP,当年就节约医保费用11亿元的广州市,一举成为“楷模”。


根据广州市医保局的数据,2018年职工医保获得结余的医疗机构152家(占比46.34%)。同时,患者的负担在降低。住院就医参保人群2018年、2019年的人均自负比例分别下降2.87%、1.26%。与2018年数据对比,共有3125个病种次均费用显著下降,占全部病种的31%,同时,药占比从2017年的31.47%降至2019年的24.08%。


取得这样的成绩,源自广州市科学制定了病种分值付费的精细化管理指标,建立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开展了支付与监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重点围绕政府治理、医保支付、医疗机构管理、资源配置等难题,突破了理念约束、利益约束、制度约束和管理约束,初步构建起了广州特色医疗保障治理体系。


作为广东省属的龙头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是根据新的支付方式积极推动院内病种精细化、质量化管理改革,通过构建集病案管理、病种分析、医疗质控及智能监控于一体的医保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取得显著成效。



行政 MDT 新模式

广东省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在顺应并积极推进医保改革方面达成了充分共识,形成了全院一盘棋。医院以委员会-医保处-临床科室三级作为医保管理体系,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按病种分值付费领导小组,统筹医保、医疗、病案、信息、财务等多行政部门联合管理,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理顺医保精细化管理流程(图1)。



为保证医疗运行平稳,医院提前研究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政策,读透政策并提出医院的应对策略。医院对前三年近40万出院患者数据进行病种分值、费率测算,并确定院内分值库,将费用控制、监测落实到科室和医师,使用大数据支撑下的PDCA等管理工具不断调整医保管理策略。重点管控辅助用药、高值耗材和消耗性耗材。数据测算成果实时指引科室,为避免到年底无法调整,制定全院、科室控费目标,指引科室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图2)。



同时,编制宣传手册,及时开展全院共性培训及各科个性化培训。如召开全院会议专题解读新政策;编制宣传手册,发放到全院二级科室;在医保正式分值库出台后,进行第二轮全院培训并对测算超额较严重的二级科室进行个性化培训。


信息化是医保支付管理的核心基础。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力建设智能信息系统,多系统互联互通,助力医保管理部门、医师实时智能监控及精准管理。目前已建立了按病种分值付费管理系统、医保综合管理系统、医保费用偏差监控系统、医师工作站智能提示系统、麻醉费用统计系统等一系列系统。


狠抓病案质量

众所周知,病案首页数据是DIP的基础之一,必须狠抓病案数据质量。广东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做好病案数据质量的几个关键点。


一是编码映射与转换是必要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标准一致、分组准确和结果可比,医疗机构必须要根据医保要求进行编码映射,以及对首页编码数据进行转换。


二是明确首页填报人员职责。住院病案首页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住院过程信息、诊疗信息、费用信息四大模块共116个项目,首页填写不仅仅是病案科编码员的职责,从办理住院登记开始到最终数据上报,填报涉及各类信息采集录入人员、临床医师、编码员和信息管理人员。


三是加强对临床科室培训。临床医师比病案科编码员更了解患者病历具体情况,并且其临床专业知识是编码员无法比拟的,因此患者的疾病诊断和实际开展的手术操作,临床医师比编码员更加清楚。


四是重视编码员培训与储备。编码员作为“翻译员”,必须将临床医师填写的诊断和操作信息准确翻译成ICD编码,同时编码员作为病案首页数据的最终“守门员”,必须严格遵守编码原则,既不能低编、漏编损害医院利益,更不能高编涉嫌骗保。


袁向东表示,病案管理部门通过对临床科室首页填写的培训,以及加强科内编码员队伍的建设,利用PDCA的方法不断提高病案首页的数据质量,既不能低编漏编损害医院利益,更不能高编涉嫌骗保,确保病案首页数据如实反映医院实际水平才是病案科的本职工作。“病案科只是一个业务部门,首页数据相关管控,必须要有信息部门的强力配合,以及由医务部门来主导,才能在临床一线有效落地。”他强调。


YUANXIANGDONG袁向东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广东基地主任、广东省医院管理评价质控中心主任、广东省医疗保险医药服务质量评价中心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国际医疗健康质量协会(ISQua)专家、国家医保局DRG付费国家试点专家组专家、国家医保局DIP专家、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医院质量管理与评价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医疗保险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DRGs质控中心广东省DRGs应用医院联盟负责人。

质量全流程管理

除病案质量外,医疗行为和医疗质量也将是支付改革中医院管理的重点。如DIP除针对疾病与治疗的共性特征建立分组外,还提取诊断、治疗、行为规范等的特异性特征建立辅助目录,分析医疗机构的病案质量、二次入院、低标入院、超长住院以及死亡风险等指标,以及各指标在不同的疾病、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发生的概率,形成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资源消耗合理性等的客观评价。


为应对支付变革,广东省人民医院积极做好医疗质量全流程管理,通过加强薄弱环节管控,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科级质量管理,完善医疗质控考评体系。


二是强化环节质量管控,加强围手术期质量安全管理。


三是严抓运行病历质量监管,完善运行病历质控信息系统平台。


四是完善危急值全流程闭环管理,建设特色VTE规范防治体系。


本文有删改,原文刊载于2021年《中国医院院长》第06期

文/本刊记者刘文生


点击 阅读原文 好运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