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已成中风高发人群?那些人为的恐慌饶了我吧 | 沸腾

王言虎 沸腾 2019-08-03

90后焦虑了,中风了,中年危机了,可以承认有这样的事实,但也请别端出“唯90后如此”的口吻。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文 | 王言虎


90后在互联网舆论场上成了一个扎心的存在。近两年来,类似《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的眼已经瞎了》之类的网文层出不穷……以至于第一批90后已经不愿意看到“第一批90后××”的字样了。

 

毕竟,如果这些说法都是事实,90后估计差不多半只脚已经“踏进棺材”了。但他们显然不是。

 

在“第一批90后体”消停了一段时间后,最近关于90后的不利消息再次袭来。前两天,有人说,第一批90后已经长出老年斑,今天,就有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中风高发人群。真是坏消息不断。

 

 ▲第一批90后快被写死了……


这份名叫《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指出,中风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以缺血性中风为主,令人惋惜和担忧。

 

然后就有媒体严肃指出,“这意味着,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了,中风真的不再是‘老年病’。”

 

90后也中风了,不由感慨人生实难。不过且慢,这名记者的算术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35岁以下人群”对应的可不只是90后,还有85后。最大的90后,现在才29岁。

 

而根据常识,年龄越大中风的风险越高,所以所谓的“35岁以下人群”,更有可能中风的是30岁以上人群,年龄不到30岁的90后中风概率恐怕比35岁以下的85后要小得多。

 

根据一句“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就推断“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虽然有一定合理成分,但逻辑上的断裂也是显而易见的。90后们大可不必听风就是雨,姑妄听之就好。

 

简单来说,所谓“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更像是一起由偏差性解读引起的误会,相信最初发出这条新闻的媒体无意制造“90后焦虑”,但媒体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解读,远离那种唯流量导向下的爆款制造路数。

 


实际上,根据专业医学解读,中风表现形式有多种,并不是只有大众普遍认知的“半身不遂”这一种,譬如口舌打结、说话不清、偏身麻木,也都属于中风的症状或前兆,而这并没有到严重危及个人生活的程度,只要及时就医、调整生活习惯,就不会对个人产生什么影响。

 

但大众认知的不全面,与“第一批90后”的标签加持,无可避免地加剧了这种论调在舆论场中的恐慌情绪。

 

不少90后对照自己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停给自己施加“可能也要中风”的心理暗示,但多数情况下,这也只是属于“想多了”,自己吓唬自己。

 

有没有中风的90后?我要说没有,这是无视客观事实,甚至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

 

 ▲网友用“震惊体”对抗“第一批体”。


但你非要根据一个有缺陷的推断与泛化的概念,说“90后成中风高发人群”,说你是“耸人听闻”也没毛病。

 

可能是80后已经熬过了被讨论的阶段,刚刚成年的00后还没有生长出足够多的讨论价值,所以90后就集中了所有的舆论火力,成了一个个“惨人生”的素材。

 

他们从头发、眼睛到肾脏,再到大脑,浑身上下被拿着放大镜看了个遍,“第一批90后”堪称“惨烈”。

 

但以年龄划分一个人群,以先验的标准去给一群人贴标签,恰恰是最不靠谱的人群划分法。

 

一者,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共通的东西,90后掉头发了,胃不好了,人格开始油腻了,难道这是独属于90后的专利吗?

 

二者,90后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你瞎了,人家一目十行;你胃垮掉了,人家能吃下一头牛;你出家了,人家荷尔蒙还茂盛得都要溢出来了。一棒子挥倒所有人,梁静茹都给不了这个“勇气”。

 

90后焦虑了,中风了,中年危机了,可以承认有这样的事实,但也请别端出“唯90后如此”的口吻。

 

否则,当90后这口老井被汲干,00后又得被迫登场,本着“一蟹不如一蟹”的祖训,那时候00后将被编派得更惨。但这场“话语陷阱”里,又有谁会是赢家 ?


编辑 新吾   校对  李世辉


推荐阅读:

副县长嫖娼遭三拨人敲诈百万,一出现代版的“现形记”?| 沸腾

逆行小哥“崩溃式宣泄”:喊出了多少都市奋斗青年的痛点 | 沸腾

豪华活人墓:为信仰而建,还是为虚荣而建? | 沸腾

攻陷电梯的洗脑广告,我劝你们善良 | 沸腾

不完美的苏大强才是我们父母的本来面貌 | 沸腾


更多新闻请下载新京报APP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