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当替父从军的孝女变成了女权主义斗士 | 沸腾
这个花木兰很“迪士尼”。
▲《花木兰》电影海报
文 | 陈子非
历经波折,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继9月4日在流媒体Disney+上首映后,9月11日也在中国大陆首映。
虽然饰演花木兰的刘亦菲,终于为我们带来了一位真人版迪士尼“中国公主”,但不同于电影在北美获得不错的口碑,《花木兰》在中国国内上映后,口碑褒贬不一。中国大陆是《花木兰》的最大票仓,《花木兰》在中国的口碑,势必会成为其票房好坏的关键。
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经典样本,电影《花木兰》有哪些优缺点,显然值得探讨。
主题表达与时俱进,审美却显“陈旧”
真人版《花木兰》并不是迪士尼第一次改编《木兰诗》。
1998年、2004年,迪士尼分别将其改编成了动画电影《花木兰》和《花木兰2》,二者都取得了口碑与市场的双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既是一个替父从军的孝女,也是一个身经百战、建立赫赫功勋的巾帼英雄。她的身上,始终体现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里所提倡的“忠孝”“保家卫国”等思想观念。
动画片对这一精神内核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动。经过好莱坞的精心加工和包装之后,动画片版花木兰,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女性形象,在经历了自我认同危机后,最终实现了个人价值,获得了成长。
而真人版《花木兰》又在动画片的基础上,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动。
比如,花木兰不仅仅是个人主义英雄,她也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斗士,充分张扬着女性的价值。
电影里,花木兰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性别、并认可自己作为女性的力量,才能施展“气”,而巩俐饰演的女巫仙娘则构成了花木兰的对照,她是男权的受害者,无奈地屈服于男权,但花木兰选择了反抗,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从仙娘到花木兰,我们能看到当下主流女性思想的体现和女性进步的缩影。
但可惜的是,虽然主题表达与时俱进,但《花木兰》在审美上过于“陈旧”。
首先,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北魏,但《花木兰》中的历史“一锅乱炖”。
最被大众吐槽的一点是,电影在福建土楼取景,当时的福建属于南朝的区域,历史区位错误。并且,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北魏时代哪里的土楼?选择土楼,或许也只是满足了西方观众对于欧洲古堡的假想。
又比如,电影中出现的后宫场景,也完全是欧洲贵族的模板,一大批后宫女子竟然与大臣一起上朝堂;花木兰相亲时的妆容和桥段,也有些魔幻化。
此外,《花木兰》也是一部战争片。但因为电影是PG-13的分级,所以战争场面的刻画并不出彩。除了雪崩场面外,其他的对于看惯古装剧的观众来说,没什么新鲜感。电影的动作设计,也是古装剧里常见的吊着威亚的飞檐走壁。
西方观众还可以看看热闹,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电影中的武打设计还是十几年前的水平。
总的来说,《花木兰》虽然在女性思想的表达上与时俱进,但其他方面表现出了审美上的倒退:主题不够宽阔,人物塑造扁平,服化道失真,动作设计不抢眼。到头来,很容易落得个“泯然众古装片矣”的评价。
▲《花木兰》电影海报
文化挪用的前提是真正了解文化、尊重文化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大陆成了全球第二大票仓,好莱坞电影愈发注重中国市场。
这样的情境下,好莱坞大片常常来中国取景,出现华人角色,使用中国演员,电影中的中国形象以及华人形象越来越正面化。
但华人仍旧难以在好莱坞大片中担纲重要角色,她们(女性居多)充当的是花瓶式的功能,角色可有可无,存在只为讨好中国市场。
比如《金刚:骷髅岛》中打酱油的景甜,《生化危机5》中的李冰冰,《独立日2》中的Angelababy。
因此,这一次迪士尼斥巨资拍摄中国故事,全片均由华人演员担任主演,确实是不小的“进阶”。
但假若迪士尼对中国市场有充分的调研,对中国观众的审美和口味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电影或许不会出现“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错位与尴尬。
对比国内市场的反应,《花木兰》在欧美影评界得到了更多好评。
这并不奇怪,某种意义上,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借助中国元素,讲述了一个西方观众爱看的故事。迪士尼或许认为有中国元素,就能吸引中国观众,但审美上,其实依照的还是西方观众的口味,所以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也就在所难免。
这些年来,迪士尼一向习惯于文化挪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迪士尼就开始对一系列世界经典作品(以童话和传说为主)进行追忆、援引、合并和重组,并转化为动画片,《阿拉丁》(1992年)、《风中奇缘》(1995年)、《花木兰》(1998年)等,都是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文化挪用,既体现出胸怀的开阔,但也体现出了好莱坞在文化上的强势地位——它们看重的故事,最终都会变成它们想要的故事,并且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好莱坞挪用后的很多本土元素,都变得似是而非了。
像《花木兰》中一再强调的“气”(chi),电影中,这是种强大的力量。
但这种“气”到底是什么?是气功?还是玄幻的东西?西方观众可能会认为“气”是一种类似于功夫的玄虚的东西,但中国观众会觉得不伦不类。
迪士尼的讨好,更多是对市场的讨巧,但在文化上仍欠缺充分的了解,最终只是拍出了一个西方观众喜欢、中国人却有点陌生的“东方故事”。
《花木兰》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口碑情形,对迪士尼乃至整个好莱坞都是重要提醒:挪用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实现文化交融和传播,对中西方而言都是好事,但这需要对故事来源地的文化与审美的足够了解,避免知皮不知骨。
西方视角能否讲好中国故事?能。
前提是,西方视角能嵌合中国眼光,读懂东方文化。
□ 陈子非(媒体人)
编辑:陈静 实习生:李坤晋 校对:李立军
推荐阅读:
“卖水暴利论”:别被道德先行的“利润原罪说”带偏了 | 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