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职业教育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公布,我省职业教育在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我省职业教育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职业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多次就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辽宁作为全国职业教育重要地区之一,目前高职生已占高校在校生人数的33.7%,办好职业教育有历史、有基础,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特别是启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工作以来,我省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培育建设与我省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高水平职业院校68所、优势专业(群)284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人数达4.74万人。
技能型社会建设已成时代之需。从只学一种到“技不压身”,“一专多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变成行业“多面手”。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工作,基于我省首创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转换规则,对学生课程教学和证书培训的“双成果”进行认定,让学生通过学历证书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技多不压身,多一个技能就多一个机会,考试培训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能力的提升,拿到证书更是对学生能力的证明。”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1+X证书需要单独学、单独考,推行书证融通工作后,学校将“X”完全融合到“1”中,优化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做到同时满足“1”和“X”的要求,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学分银行的运用,学生还可以将课程学分存入个人终身学习账户,申请兑换相应的X证书。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88所院校开展书证融通试点工作,参加考试28948人,考试通过率73.7%。这一做法降低了学校管理及学生取得证书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真正实现1+X的有机统一、学生学习成果的积累和转换。
职教质量高不高,最终要用贡献说话。“培养目标是否满足社会需求”“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岗位需求”……我省针对职业教育各专业特点,通过专业信息平台采集评估数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展星级评估,并针对各校各专业实际情况生成评估报告,找到差距、找准症结、补齐短板,推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往往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订。去年,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31%,高就业率的背后,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聚焦服务主导产业,我省举办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通过制定个性化育人模式,把职业教育课堂搬到企业,采取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发挥师徒传帮带作用,建构了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辽宁模式,这在全国是首家试点。
“如果说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科学家,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工程师,那么职教本科培养的则是面向新兴产业、能够现场施工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简单说就是培养既懂得原理、又能看懂图纸、还会现场施工的工程师。”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是我省探索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的一大亮点。学生在“校中厂”“厂中校”内体验沉浸式学习,在教学相长、教产相长中实现对技术技能的消化吸收和再探索,学生“免培训、免过渡”直接可以到企业上岗,通过这一培养模式的创新,打通了职业教育就业“最后一公里”,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记者:明绍庚 编辑:白昊 检校:王宏伟、吴迪 审核:王晓领 责编: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