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师初长成 | 看BNU优秀师范生用行动回答“何以为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师 Author 苟晓龙
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筑梦育人使命
有人问黄文秀:你是全国最优秀师范高等学府毕业的硕士,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偏偏要回到贫困山区?她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但总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有一群年轻的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他们与黄文秀的选择一样,毕业后,回到家乡,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他们在三尺讲台上,牢记嘱托、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中国教师》杂志2019年10月刊以专题形式,聚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公费师范生代表,看他们如何在培养中华民族“梦之队”的进程中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今天,我们与您分享苟晓龙和林蔚的教育故事。
苟晓龙:我的“明师”情结
苟晓龙
北京师范大学2011届公费师范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现为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数学教师,省级教学能手,校团委书记。
明师,是我的追求。
所谓明师,贤明之谓,自己活得明白,并能使人明白。
很庆幸,我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明师。
我的明师们
我人生的第一位明师其实不是老师,而是一名军人,他是我进入高中时的军训教官。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他自我介绍的第一句“我叫职素会”,语气、声调都清清楚楚。
职教官是第一位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给我启蒙的老师。在站军姿、休息、班会等时间内,他会给我们讲他所理解的人生意义、接人待物的原则等,原话已不记得,但影响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在高二被评为“十佳学生”制作展板写座右铭时,我写下了“人,不为一己而生”;在大学时,我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给出了“在成就他人中成就自己”的定位。
可惜,他仅仅带了我们三天,就收到军校录取通知书,前去报到了。对他来讲,这当然是好事,对我来讲,不能多受教诲,甚是遗憾。
我的第二位明师是我的高中老师,首次接触是在职教官之前,真正的影响是在日常当中。但曾答应过他,不提此事,所以就不写了。心中感恩,永远铭记。
我的第三位明师,是我的大学辅导员—魏炜老师。她的做事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我。可以说,魏老师是我所认识的大学辅导员里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她用了两三天时间,就把全年级一百六十多人的名字全记住了。大二时,在她的指导下,我和另外两位同学策划组织了班级教学大赛。比赛结束,评委点评时,李建华老师说:“这是我参加过的同类活动中,组织得最好的。”李建华老师是我的导师(当时还不是),也是我的偶像。当听到这句评语时,我内心里除了自豪和兴奋,更多的是感慨。正是魏老师对活动质量的高度重视,才促成了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
正是很多次这样的经历,我逐步形成了“只要是对大家成长有利的活动,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办好”的理念。在这些经历中,我也感受到,因自己的努力,让别人有所成长、收获快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我的第四位明师,是我的导师—李建华老师。每当提起李老师,我心中的感觉就特别复杂—钦佩、羡慕、感恩、愧疚……
钦佩与羡慕,是因为他卓越的学识与能力和那对教育发自肺腑的热爱。他对数学、数学教育、教育哲学等有着很多真知灼见,每次与他交流,都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感。他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做数学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他都在努力探索。
李老师主动要求为师范方向的本科生开课,周课时数是学校规定的副教授课时数的几倍。他一上课,就爆发出一种感染力,那是他对数学和对教育的炽热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表演,就如他对一条数学定理的评价“这是多么的天然”。
感恩自不必说,能成为李老师的学生,三生有幸。
愧疚,则是因为自己的愚钝与懒惰,至今在教育和数学教育方面都没有做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成绩,自己也没有取得足够的成长。
大学期间,我还遇到了很多明师。比如德高望重的张英伯老师,她不只是在大学期间关心我,毕业之后也一直关心着我的发展。张老师退休之后仍然活跃在数学教育一线,在数学精英教育领域做出了大量探索。
再比如只听过他一节大课却让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的赵希斌老师,他所说的“教育,要站在人的高度思考问题”,他所做的种种教育实验和观察,充分展示了什么叫“明师”……
工作之后,对我影响最大的明师是“教育自由谈”等公众号。读这些公号里的文章,我每每振聋发聩。
生而有幸,不断得遇明师。
我的明师之路
写下这个标题,就有点惭愧了,我离明师差得还很远,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达到。但目标总是要有的,实现不实现暂且不去管,努力就好。
我的明师之路第一步,迈开在大学校园里。
当时那一步,是迷迷糊糊的,自己其实不知道自己在迈向哪儿,只是有幸在明师的影响下,方向并没有大错。
当时主要投身两件事,一是学好数学,二是做好各项活动。
我本不擅长数学,高考志愿选择数学,仅仅是觉得作为教师,数学专业可能好找工作。这不尊重个人兴趣和特长的选择,直接结果就是大学过得很辛苦。
我在大学期间,特别是课业最重的大二、大三阶段,付出了比高三都大得多的努力—每天都去锁门最晚的教学楼自习,直到楼管大叔来催,包括周末。以至于宿舍同学提意见—早点回宿舍。
万幸的是,辛苦的努力得到了一些回报,我的专业课学习还算不错(一等奖学金没落空过),也得到了几位老师的肯定。对数学的理解也算是有所提升,刚刚达到我所认为的数学教师所应达到的最低水平。然而,终究还是学得不好,很多核心问题还是不能很好理解。前些天读到裴光亚老师的文章《作为中学教师, 我们为什么读大学?》,如芒在背。
做活动,主要是班级活动和支教。我是班委,在魏老师的影响下,我就想和其他班委一起,为大家的成长做点事。幸运的是,我们班委非常团结,想法一致(魏老师功不可没),做了很多事情。支教也是抱着为当地学生成长做点真正有用的事的想法去的,从中我们收获也很大。我自己最明显的转变,是从一个在班会课上发言都会腿打颤的“菜鸟”,变成了一个可以在公众面前激情演讲的人。真的是“在成就他人中成就了自己”。
我的第二步,迈在工作初期。工作之初,我就制定了目标,要为学生的真正成长而做出努力。这里面的关键是“什么是真正的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变化。
考虑到自己学生的特点,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真正的成长是形成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尽量创造一些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完成的任务。
后来,我的想法慢慢转变为,成长是指学会寻找人生的意义,并知道如何做出适当切实的选择。因此,在教学中,相关的讨论话题就多了起来。
然而,这些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何才能更快地和学生建立有意义的沟通,如何才能防止自以为是地给学生做出事实上不当的指导,如何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工作……
比如,当班主任时,刚开始和学生谈话,对有些内心世界独特的孩子,我往往需要半小时,才能和他建立起信任关系,才能开始有效沟通。有时候,学生会说我讲的话,好像很深奥的样子,可惜听不懂。于是,我告诫自己,万不可自以为是,要虚心学习,万不可自限于教师的视野,要广泛涉猎。到现在,有所进步,在指导学生时得到的认可越来越多。
曾经有学生在留言板上称我是他“最敬重的老师”,有学生毕业之后专门回来给我鞠躬。不带班主任之后,依然有很多学生来和我讨论人生的选择等问题。然而,我至今都没有形成令自己满意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系统,面对很多关键问题,仍然无法形成系统而准确的判断,对有些学生面临的状况,依然有无力感。
我的第三步,迈在2019 年参加教学能手评选期间。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教学能手评选。前两年也认真准备了,但都没有走出区赛。赛后反思,发现主要是因为闭门造车,陷入了思维闭环。于是在2019 年,我先是再次浏览了近三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和《高中数学教与学》等杂志,选择重点文章细细读,再以重点文章的参考文献和关键词为起点,不断拓展文献阅读范围。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找身边的教学专家交流讨论。最后才开始备课。备课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就再回到查文献和与专家讨论环节。就这样,从开始准备到省赛结束,历时四个月。看成果,取得了省级“教学能手”的称号;看成长,教学风格与教学思考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从以前对自己教学能力的盲目自信,变为现在的战战兢兢—越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与低能。不过,这种战战兢兢,应该是明师必备的吧。
明师之路,道阻且长,我才迈出去三步,“明”字的第一笔都还没写出来。不过,不管路有多长,一步一步往下走就是了。
渴望更多明师
之所以渴望明师,是因为我发现学校里不缺教学能力突出、师德高尚的老师,甚至有些学校里还有很多知名教师。然而,能真正对教育现象做出准确分析,对教育问题做出精确诊断,对学生发展做出正确指引,对自我发展进行准确自省,对身边同行做出准确引领的明师,还很少。太多的教师慢慢而不自知地陷入了自我封闭、自以为是。而我自己也惶恐地意识到,自己也有自以为很谦虚清醒实则骄傲糊涂的倾向。
倘若为师者不以明师为目标,何以对得起人师之名,何以对得起将信任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学生?倘若明师太少,会有多少孩子因此错过自我觉醒的机会,错过自我发展的机会?
因此,我渴望更多的明师。我期望在每一所学校,都能有为数不少的明师。他们,能够发现真正的教育问题,不被伪命题牵着走;能够关注学生的真正成长,不被表面的业绩牵着走;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明师,让教育充满科学精神与人文光辉。
成为明师,我们共同的目标。
林蔚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3届公费师范生。
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获宝钢奖学金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等荣誉称号;从教6年来,获浙江省高中历史课堂评比一等奖、全国历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奖项。
幼时的我与外公外婆生活在温州市洞头县霓屿乡下社村三条垅。外公是下社村小学的校长,每天外公去上班,我就跟着去学校,开启我一天的阅读时光。有时候,我也会从办公室偷跑出来找外公,看到他在上课,就既忐忑又兴奋地趴在窗台上听外公教哥哥姐姐们念字。每天晚上回到家后,我就像模像样地摆起家里的长条凳,邀请邻居家的哥哥、叔叔们来上课,奶声奶气地教着:“是fēi(飞)机,不是huī机。”现在想来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那段时光,构成了我对学校、对老师最初的概念,给我的人生打下了关于“教育”的底色。
我在外公身边生活了12年,耳濡目染地习得了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而让我下定决心要当一名老师的那个瞬间,却发生在外公的葬礼上。外公用他的葬礼完成了对我最后一课的教育。
那是阴雨蒙蒙的一天,大舅强忍悲痛,回忆了外公的一生经历。那时,我才知道外公作为霓屿乡教育事业的先驱人物为这方土地所做的努力:他创办了霓屿乡第一所乡村小学;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入学,他常家访,做家长思想工作,常为学生自贴学费、生活费;为了招到更多的优秀老师,在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他几次北上;除了创办乡里第一所乡村小学,他还积极参与乡里第一所初中的建设,甚至很多建筑石料,都是他自己亲自搬运的……那天,外公的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哽咽地在我耳边说:“孩子,你外公是个好老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听到了一个特别坚定的声音,原本对自己未来毫无规划和目标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也要当像外公一样的老师,我也想成为那个改变学生命运,让学生记住的好老师!
走上师范之路,源于对外公的敬佩和传承,源于对教育力量的感动,而让我的师范之路走得更为坚实的,则离不开在北师大4年的学习和生活。
因为热爱 所以享受
怀揣着成为一名教师的理想,我对我国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非常向往;因为对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种种充满好奇,我尤其喜欢历史。2009年1月,我报名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选报历史学专业,成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6月高考,不负所愿,我成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因为热爱教育、热爱历史学,大学4年,我享受学习、上下求索。每节专业课,第一排成了我的“专座”;图书馆闭馆时的音乐成了我的“睡前曲”;为了“蹭课”而抄写的课表,填写得密密麻麻;去国家图书馆、北京档案馆、国家博物馆路上的风景,我如数家珍。
享受学习,让我得到了许多。但我知道,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一等奖学金,仅仅是学海首航;虽然主持北京市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获得京师杯二、三等奖,但我深知查阅的史料还只是书山一角,习得的能力还微不足道;而在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实习经历,更是让我体会到“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离不开扎实的功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4年的知识积累,让我的师范之路走得坚实而宽广。
在北师大的4年,我不仅仅享受学习,还习得了作为教师,不应仅仅只是追求知识,还应该有更为高远的追求。因此,不论是作为团委副书记还是班长,不论是在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还是在“与世界对话”的平台上,我都在思考如何带动更多青年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2010年,我与学院分团委的师兄师姐们共同组织了首届“陈垣杯”历史知识竞赛,现在,这一竞赛已成功举办了8届;2011年校党史知识竞赛上,我作为情景剧部分的导演,带领团队将李大钊就义、淮海战役等事件一一呈现,得到著名党史专家张静如先生的赞叹;大学4年,我作为李大钊纪念馆的外文讲解员,为数十位外国友人讲解了李大钊先生的事迹……用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人的进步,这就是教育者的责任。北师大给予了我广阔的平台。在这,我承担责任,砥砺自我,让我的师范之路更扎实更久远。
在北师大的4年,众多优秀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什么样的老师是卓越的老师。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宁欣老师,清楚地在课堂上解答每位学生的疑惑,她告诉我好老师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功底;上古史专业的周启迪老师,自费前往埃及拍摄了众多照片、搜集资料,并自编教材,他告诉我好老师对自己的专业要“痴迷”;历史课程理论的马卫东老师,坚持为我们上大课,一上就是三四个小时,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激情地展示一个个优秀课例,分析一个个课堂设计中的妙处,他告诉我好老师对课堂要有坚守,历史课堂的魅力在于思辨……师大的每位老师都有对教育的独特思考,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感悟到了,作为教师,既要“学为人师”,更要“行为世范”。
扎实的专业学习经历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让我能不忐忑、有自信地走上师范之路,而让我的师范之路走得更加幸福阳光的,则离不开学生的微笑和支持。
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浙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成为教师,就是选择了一个“良心活”,很多工作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和指标,全凭心里的“一杆秤”。
我对历史教学爱得“痴迷”。我常常思考,到底应该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学到些什么。我致力于依托丰富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现场”,尽可能地理解历史。这样的教学实践需要大量的专业阅读支撑,因此我常为了备好一节课,“动手动脚找材料”到凌晨一两点,找到合适的资料时,那股兴奋劲甭提有多提神了。课后的反思、“复盘”同样重要,从教6年,我的教学笔记、教学反思本已经占满了整整一排书架。这种尝试让我和学生们能够一同感受历史学“求真”的历程,体会到历史学超越时间、空间的魅力,我越来越爱历史,我的学生们也真正地爱上历史。诚然,大多数学生并不会选择历史学专业继续深造,但我想真正的历史教育是,哪怕学生们忘了具体的史实、记不清历史人物的事迹,但是他们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对国家和人类命运能有更为深刻的关注和担当。
长期的积累,让我在2018年“大丰收”。这一年,我第一次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5月11号是我举行婚礼的日子;更巧的是,5月10号,我有幸代表温州市参加浙江省历史学科优质课评比。高三冲刺的压力,婚礼的各项烦琐事宜,再加上准备比赛的紧张感,一度让我没有信心,生怕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但是,我的学生说:“老师,你放心去比赛,我们一起努力!如果你不拿奖,你就对不起我们的自觉乖巧了!”学校历史教研组的各位同事们也给予我莫大的支持,温州市历史教研团队的各位专家们更是给予我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鼓励和同仁们的支持,让我恢复了信心和斗志。终于,我获得了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因为婚礼前一天还在杭州参加比赛,温州婚庆圈的朋友们称我为“史上最拼新娘”。2018年,我还获得了全国历史优质课评比高中组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等荣誉。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成长离不开自我投入,更离不开引路人和同路者,一定要多读、多问、多思考,以感恩谦逊的心投入工作学习中,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能从容地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尝试“住进学生心里”。接手新班级时,我会给所有学生写信,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想法,并希望他们给我回信,谢谢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等,我把这次通信称为“见面礼”;在每一个关键节点,比如升高三时,我会给每一位学生写一封个性化书信,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为他们加油鼓劲儿;教室后面放着一个“班主任信箱”,我常常能收到学生遇到困难时发出的“求助信”;此外,每一个学生的生日、农历新年,我都会给他们写信。学生给我的信里,字里行间,我能看到他们对我的信任,能看到他们在青春困惑时想要我“帮一把”的渴望。当学生有需要时,他们的心里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我,这是我莫大的荣幸。几年下来,我与学生的通信成为“传统项目”,积累了几万字的信件。这些都成了我和他们共同的记忆,成了我非常珍贵的财富。因为学生的信任,行走在师范之路上,我充满了力量。
因为投入,我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魅力;因为投入,我体会到了师生交往中的温情;因为投入,我看到了学生的微笑,而他们的微笑,让我的师范之路充满阳光。
刚工作时,我常常会想,我是一名好老师了吗?现在,我明白了,好老师是永无止境的高远追求;师范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一直走下去。
来源:《中国教师》杂志 2019年第10期
排版:许馨丹
责任编辑:张兆一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