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U课程思政云享会 |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课程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本期的分享人是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建素副教授,她讲授的是本科生通识课“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课程(也包括本科专业课“循环经济与生态工程”和研究生课程“Industrial Ecology”)
图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课程育人概念框架
一、立足新时代新挑战,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
资源与环境挑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由于资源短缺和区域分布不均,区域间竞争和社会矛盾不断,甚至酿成重大冲突。大学生尚未接触社会现实,对所面临全球危机察觉甚浅。在本课程中,瞄准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恶化这一全球性重大问题,按照生态学规律构建社会经济体系的生态文明理念,选择了以物质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流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作为课程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可持续发展”战略角色中。在课程引言中,首先请同学们回顾择校、择专业的情景,分享疫情中的感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个人愿望深受社会、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能否实现个人愿望?是否要经过漫长的过程?由此及彼,推演人类发展的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从第一讲的“环境现状如何”议题着手,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人类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重大挑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祖国建设需求,才是唯一明智的人生抉择;引导学生跳出自我,从社会的“服务对象”转变为社会“服务者”,形成服务祖国需求的民族之魂。
二、系统架构课程内容体系,完善多学科复合知识肌体
传统课程中普通存在着学科割裂现象,曾造成单一学科角度认识事物的局限性、片面性。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全面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成为育人的又一难点。在本课程中,以环境问题为导向,以物质循环流动为核心,将课程整体设计为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实践应用的三层结构,而各层又进一步分成若干子议题,整体上形成包括14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程议题。又借助“苹果树”中“果”与“叶”、“枝”与“干”、“树木”与“森林”和外部“环境”间关系,比拟各课程议题间、知识点间、相邻学科间内在关系,如图2所示,将文、理、工多学科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多学科复合知识体系和交叉学科思维视角,提升课程服务社会生命力。尽管学生来自几十个不同专业,但都能在课程的某一环节、某一内容找到了自己专业的位置,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在循环经济中应承担的服务目标和责任。以“知任”来引导后续学习方向,主动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未来“擅任”的健康肌体。除此之外,还能通过课程的大框架,知道该怎样与其它专业配合,有效促进学科交融和团队意识,形成同向同行,协同作战的健全肌体。
图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型企业”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
三、开展研讨式教学,促进思考力、创新力、执行力三力合一的生存活力
未来形势变化莫测,思考力、创新力、执行力成为应对各种挑战的有力武器。在课程中,强调问题导向性,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不仅整个课程以应对环境问题为导向,整体设计为从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实践应用的三层结构,而每一讲也都围绕某一特定课程议题展开,形成课程、章、节间多层次的科研议题问题网络,彰显“思考”的逻辑性、系统性、整体性,提升学生思考力,帮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各项问题的解决中,强调研究方法的创新性。针对不同课程议题,通过分享国际经典研究过程,引导学生从单一学科知识向多学科复合知识迈进,体验科学研究新方法、新理论的形成过程,塑造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科研品质。在每讲课程结束前,给学生提供研讨议题,通过课堂小组讨论,选定研讨主题,拟定研究方案。课下实施科研过程,形成研究报告,并在后续课程返回课堂进行汇报。从“喂养”转变为学生自己“觅食”,体验研究设计与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克服现实困难,拉近设想与实践距离,有力提升执行能力。经过以上多方位能力培养,三力合一,引导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积极创新、规范执行的良好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生存活力。
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树立全球视野下生态文明格局
培养人才,科学应对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是课程育人的又一重要目标。本课程借助“学生议题”环节,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研究方法用于自己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分析。从第一讲“环境问题现状如何?”就引导学生进入资源与环境危机现实中,了解全球资源储量、分布和环境质量恶化程度,建立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间对立统一关系。伴随课程内容逐步深入,逐步思考该环境问题中表现突出的“物质”是什么?该物质怎样服务人类?需要什么条件?对资源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可否循环再生?物质循环再生是否具备技术、经济可行性?如果可行,又将需要怎样的政策管理保障?在实践层面,主要涉及哪些生产部门和生产企业?他们应该怎样管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仅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科研角度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人与自然”间、不同社会经济领域间的生态文明格局。与此同时,在学生议题分享中,学生们还发现了我国不同地区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推演到全球层面,通过铅金属的人为流动案例,引导学生体会全球资源、技术、人口、消费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能引起的资源垄断、技术竞争、贸易政策等重要议题,帮助学生准确认识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自觉自律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课程思政,任重道远。未来在课程中仍将继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瞄准典型案例,提升课程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为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致谢
本研究获得北京师范大学“2019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重点课题——高校思政与课程育人融合机制研究“的支持。
(作者:毛建素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今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启动全校范围、持续全年的教育教学大讨论。大讨论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包括“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等五大议题。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新闻链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点击图片,进入BNU2020教育教学大讨论专题
-bnuweixin-
来源:教务部(研究生院)排版:范珂心责任编辑:吴佳芮